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2009年浙江、江苏、上海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2010年浙江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就业:帮助30成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0万人. 养老和基本生活保障: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规定领取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2.
一、“十五”时期全省就业的总体情况2001年至2005年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就业28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达24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累计达45.2Z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依次为4.7%、4.9%、42%、4.47%、4.42%,均低于国家确定的控制目标。同时,坚持统筹城乡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402万人。  相似文献   

3.
妇女篇 实现平等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基本实现平等就业.十年来四川省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接近劳动年龄人口女性所占比例.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女性比例37.5%,比2000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基本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2010年末,四川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527.6万人,医疗保险女性1002.1万人,失业保险女性192.4万人,工伤保险女性210.7万人,均比2000年大幅度增加.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4.2万人,其中女性217.1万人,占44.8%,比2000年提高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四川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构的基本形成,四川城镇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人数增加。据2004年城镇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全省城镇就业人口为1086万人,比二季度增加10万人,从2000年以来,四川城镇就业人口总量增加均在10万人左右。2004年四川城乡就业人口达到4691万人,就业率为73郾25%,城镇就业率为53郾87%,城镇就业率比乡村低29个百分点。在城镇就业人口中,男性为606万人,占55郾8%;女性为480万人,占44郾2%。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就业率比女性高16个百分点。尽管四川就业…  相似文献   

5.
一、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就业情况分析 从就业规模及创造的GDP来看,第一产业是全省就业的蓄水池,非农业部门不需要的劳动力基本都滞留于此,2002年从业人员达到1572.9万人,占三次产业就业总量的3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02.02万人,占就业总量的29.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358.53万人,占就业总量的32.9%.三次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之比为:9.4:50.2:40.40.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20,(1):26-27
就业总量继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城乡就业总量为48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城镇就业人员1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1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35.1∶27.3∶37.6主要就业指标超进度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6.8%失业人员再就业30.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4%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5.1%。  相似文献   

7.
全民医保现状 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三个制度共覆盖755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6.6%;2009年要实现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30万人,相对于全省2140万城镇人口,年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达到85%.  相似文献   

8.
四川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和城镇下岗失业状况较为严峻,做好创业就业服务工作,推动全省妇女创业就业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此,四川省妇联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实施目标:2009-2011年帮助全省100万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每年完成品牌就业培训10000人。2009年实现返乡妇女技能和教育培训200000人,随后每年递增10000人;  相似文献   

9.
一、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一)各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反映全区就业人数稳步增加1.全区就业人数稳步增加.2010年全区就业人数为1184.67万人,同比增加42.2万人,增长3.69%.其中城镇就业人数465.19万人,增加25.69万人,增长5.85%;乡村就业人数719.48万人,增加16.51万人,增长2.35%(全区和城镇就业人数中不包括城镇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10.
一、包头市就业的基本形势(一)就业形势总体好转,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底,全市劳动力资源156.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40.78万人)的65.0%。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看,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14.24万人,比上年增加1.71万人,比2000年增加3.74万人;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由2003年的72.8%上升到7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7%,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公认7%的警戒线。2005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490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相似文献   

11.
1998-2007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国有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增加692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2347万人,年均增长1.07%。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国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全国有失业人员16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541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23万人和81万人。2.就业人数的增加集中在城镇。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开拓。2003年,全国城镇有就业人员2563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增长3.47%;与2000年相比,增加24…  相似文献   

12.
2000年,随着市政府净增10万个就业岗位措施的落实,本市从业人数出现小幅增长。 一、净增10万就业岗位计划胜利完成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本市从业人员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使从业人数减少;而城镇私营和其他城镇劳动力的从  相似文献   

13.
建立城市失业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状失业高峰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失业率在某一阶段持续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对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我国近几年公开失业率每年达8%以上,98年下岗未就业达450万人,到99年增加到600万人,99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2384万人,比98年增长22.18%,在当前经济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双重压力下,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使现阶段失业周期性出现。8%失业率统计的对象包括政府公布的登记失业人数,下岗人数与未登记失业人数的总和。近几年,我国包括下岗职工的总失业…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15,(1):26-27
2014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014年末,全省城乡就业总量为48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5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万人,乡村33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3万人。城乡就业结构为31.7:6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190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6.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127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164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1万人。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2001年末辽宁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02年一季度末,辽宁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人数,比上年末又分别减少了17万和16.2万人左右。有关部门预计,2002年仅国有工业企业就要减员分流54万人。当前,人往哪里去以及如何缓解就业压力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8,(5):43-43
随着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2007年底,在全省43.07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4.92万人,比上年增加0.78万人,增长5.5%,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比重为34.6%。其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6.52万人,占全省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43.7%。  相似文献   

17.
《贵州统计》2009,(4):84-84
2008年,贵州全省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人数大幅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上下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将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上年的256.4万人增加到323.3万人。生育保险覆盖率由上年的46.09%提高到49.55%。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4,(2):26-27
2013年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全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45万人 截至12月底,全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1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6.81%、150.68%、169.1%。  相似文献   

19.
论城镇外来农民工的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控制大大放松。大批外来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目前 ,在城镇就业的外来农民工的人数已经达到 30 0 0— 50 0 0万 ,其在城镇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已经超过 15%。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城镇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准确地统计城镇外来农民工的数量 ,就成为各级统计部门所面临的问题。目前 ,城镇外来农民工的统计 ,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即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和由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司进行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在农户抽样调查中 ,…  相似文献   

20.
一、城镇工业就业紧缩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所有制结构特征 按所在经济单位性质对就业人员进行划分,共为4类: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995~2001年,4类经济单位工业就业人员共减少了143.25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的职工减少了117.36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的职工减少了47.35万人,其他经济单位的职工与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分别增加了20.64万人和0.82万人(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