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毛 《社区》2010,(29):54-54
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素来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起床看不到母亲.江米芬心里就空了,她会挨家挨户去问,在每片小树林寻找,在山径边大声呼喊。  相似文献   

2.
自他记事时起,就没有见过母亲。邻居们说,她是厌倦了小山沟里的穷日子,一个人悄悄地走了,连声招呼也没打。父亲却从没责怪过母亲,默默地拉扯着他。13岁,他有了新的娘,他也想努力讨好她。只是他的后娘,打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3.
康良 《北京纪事》2011,(10):63-65
批准考学:我请首长吃牛肉拉面 王铮从小就徜徉在艺术的怀抱里。母亲是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老师,王铮打小就常看体校里的那些女孩子练艺术体操、球操、圈操、彩带、棒操,看得她眼花缭乱,天生喜欢跳舞的她也忍不住去模仿。就这样,她进入了体操队成为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照片     
母亲一生劳苦。她40岁有的我,生下我70天,父亲就撒手人寰。从此,母亲开始了她漫长的寡居生活。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位和善的老太太:满脸的皱折,如弯曲的小溪,刻记着那悄然流逝的磋砣岁月。母亲很疼我,我不记得挨过打,也没有挨过骂,只记得母亲给我讲趣事,我给母亲挠痒痒,母子相拥而笑,其乐融融。由于生活的艰难,我最终还是跟了四叔,尽管母亲舍不得。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8,(12)
她总觉得自己命不好。3岁,父亲因车祸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她,含辛茹苦,十岁,母亲带着她嫁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司机酗酒,常常会打母亲,她记忆中的童年那么灰败。母亲为了她离了婚,她和母亲从此相依为命,后来,她争气,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今年快四十岁了。母亲勤劳,长年累月的劳动使她额上有了深深的皱纹。母亲灵巧,会做许多让人羡慕的活。母亲善良,为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在我的成长中,我为母亲的长处感到欣慰,也默默思考着,要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人。农村生活,活儿总是那么多,没完没了的。母亲是个勤劳又意志坚强的人,她每天起床很早,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收拾妥当,她就上地去了。春天,她陪同爸爸一起安排地里的活儿:整地、栽洋芋、种苞谷呀什么的。夏天,爸爸出门打工去了,农活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锄地、打农药、割麦子……收种两忙的秋天,母亲就更辛苦了:…  相似文献   

8.
智生 《北京纪事》2011,(11):97-99
没脸没皮的瘪子 我打小儿跟在母亲身边。母亲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我。母亲管我很严,晚上吃完饭,归置完家伙,我就竖起耳朵听,外面胡同里的孩子们一喊:“噢!藏母哥喽!谁玩藏母哥?藏母哥,打红点,谁不玩,小王八……”  相似文献   

9.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  相似文献   

10.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周星驰才7岁。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被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凌宝儿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乖巧懂事,尤其是周星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母亲,她遭受了最大的不幸:22岁的儿子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作为母亲,她毅然肩负起儿子的梦想,放弃在日本辛苦打拚出的事业,甚至卖掉在上海的房子,发起了"绿色生命"的公益性组织.  相似文献   

12.
母亲菜     
卫宣利 《社区》2008,(32):60-61
结婚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母亲便欣喜得像个孩子,逮着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她说,园子里的青菜都泛青了,油绿油绿的,中午去掐一把回来,洗了下锅,一锅的鲜啊;她说,今年菜贵,我每样都种了点,菠菜,香葱,西红柿,黄瓜,辣椒……再过两个月,你就不用买菜了;她说,你有空就回来一趟,自己种的菜都吃不完,你还买着吃?再说,  相似文献   

13.
短暂与永恒     
大海是一幅迷人的画卷。在打满阳光的海滩上,孩童们光着小脚唱着跳着拣拾五颜六色的贝壳,@鸥载着歌声追逐着点点白帆,船JI在温柔的洋面上拖起一网网银色o收获。大海是一名威武的战士。在狂风肆虐之际,她高高地昂起头,挥舞滔天的巨浪,发出震聋发联的怒吼。风有多大,浪峰就有多高;风有多响,吼声就有多亮。大海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不但孕育了万物,更是人类的摇篮。为什么海水是咸的?那是人类告别大海时,母亲大海流下的泪水。在这域苦的泪水中,大海又为她的儿女们酿造出用之不尽的宝藏。彩虹是一座桥。它一脚立于天的这头,一脚…  相似文献   

14.
身教     
母亲独自把他带大. 母亲是个爱恨鲜明的人,这样的人做事果断决绝,能担当,所以她调教的儿子没有阴柔之气,从小虎头虎脑的,很有朝气. 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在医院打完点滴下楼的时候,一个人呼啸着狂奔而来,紧接着后面有人喊:“抢包了,抓小偷!抓小偷!”楼梯上的人下意识地纷纷避让,母亲健步上前,轻轻伸出一只脚就把小偷绊倒了,有几个人把小偷按住,丢包的人赶上来骑在小偷身上就打,母亲大声喝住:“不要打他!”  相似文献   

15.
父母总爱在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面前提起我,在他们心里,上了名牌大学,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我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骄傲。与此相反的是,我却很少在同事们面前说到他们。在这个流行"拼爹"的时代,他们那么平凡,甚至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卑微的底层劳动者,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甚至免不了会在心底暗暗埋怨他们。直到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他频频说起自己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他说母亲很漂亮,母亲很能干。我们都知道他来自农村,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对老太太的印象渐渐变了,幻化着老太太成为李双双似的美丽妇女。有一天,同事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因为他的母亲来了。等见到他母亲,我不禁在心里笑骂,这小子,真会吹牛。他的母亲,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太太,像一粒风干了的枣子。见我们去了,老太太讷讷地连招呼也不打就往厨房里躲。同事把母亲拉出来,挨个儿给她介绍,这是小李,这是王姐。他的母亲很局促地笑着,同事却一直亲热地搂着她,亲切地叫着妈,并且问我们:“我妈是不是很漂亮?”“我妈炒的菜是不是很好吃?”我们味同嚼蜡,嗯嗯地应着。同事看出了我们的不以为然,在母亲洗碗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母亲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农村的日子对一个单身女人来说有多苦呀,可她不靠别人施舍,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供他念完了大学。  相似文献   

16.
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乡文水县有个西庄村,在这个三四千口人的村子里,传颂着翟果仙几年如一日,悉心陪护照料久病卧床的母亲的佳话。果仙现在45岁,弟妹九个,她排行老大,从七八岁开始,她就成了家务繁重的母亲的好帮手。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她不是照顾弟妹,就是帮母亲洗锅做饭。初中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仍时时关心着父母。十年前,母亲患了糖尿病。当时果仙的女儿在外地上学,她所在单位供销社实行了承包制,她不顾家庭经济需要,毅然决然离岗回家,昼夜守候在母亲身边。1995年后,母亲病情逐渐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料母…  相似文献   

17.
朱云 《百姓生活》2010,(11):30-30
最近,母亲总喜欢带我去她的朋友家,每次出门前,她都会嘱咐:“丫头,打扮得漂亮点啊。”每每这时,我总能瞥见母亲站在一旁打量我,看着我化淡妆,看着我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当我容光焕发地站在她面前时,她会笑着说:“走吧,我们现在就开路了。”  相似文献   

18.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比我小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九岁,小妹倚在门上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19.
谁该示弱     
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于是将母亲接到家里来住。母亲来了之后,照顾孩子之余。她还能兼顾给我们做做饭。和以前一下斑就忙着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相比较。我和老公现在下班就能吃到现成的饭菜,而且花样翻新,滋味丰美。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了问题。母亲爱孙心切,只要孩子想吃爱吃,花销多少她都不会计较,也从不考虑营养是否均衡。于是,我责备母亲不该由着孩子。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秘密     
林海音 《社区》2012,(35):24-25
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既然决定带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拍拍身上的尘土。我们的生活,很快在她的节哀之下,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