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剖析了伊犁州乡镇企业发展状况,指出其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许多困难,今后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搞好乡镇企业,使其成为振兴农村经济、推动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日趋增多的农村党、政领导提出“农村城市化建设”问题,不少地区已经把它列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超常规、大动作合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不仅加速推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而且也是富裕农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是农村深化改革和发展市场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但是,各地在实施的进程中,受长期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城市乡隔离“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在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农村人口压力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遇到了许多引起人们关注的、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地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农村改革和发展为前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走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实行城乡一体化、工贸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发展乡镇企业道路。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提供的资料,1993年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1994年已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0%以上,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于70%,已步入后城市化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起步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全区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略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农村城市化,它是指由所从事农业为主的居住较分散的农村或乡村,向以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居住相对较集中的城镇或城市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究竟由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转变,这种转变有何内在规律性,这就是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搞清这一问题,有助于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纵观近几年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其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人地矛盾人地矛盾即农村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日益尖锐,构成了农村城市化的源动力。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436亿亩,与清康熙28年(1700年)相比,虽然…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农业矛盾日益凸现的今天,如何彻底改造传统农业、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型农村产业、建设新农村,将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解决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边缘学科领域.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入手,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吸纳人口能力,从经济效益与容纳人口能力两方面考虑问题,从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文章应用大量的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大幅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银行1988年各国的发展数据显示,国际上人均GNP达到320美元(低收入国家)、1380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19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324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和1708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5%、56%、58%、62%和78%.1997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除上海是一个城市不宜与国家直接相比外,郊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在此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日益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受到多方面的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利用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四区域的相关面板数据,就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不好,活力不足,究其原因甚多,但最主要的是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落后、缺乏竞争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得到发挥,与乡镇企业形成明显的反差。在经营机制上,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经营宗旨上的差异不论哪一种形式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宗旨是相同的,即赢得效益,追求利润、追求利润是企业的自然属性,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要是企业就必然要追求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规律。乡镇企业对这一“规律”的认识非常深刻,有利则于,无利则不干。能坚持做到一以利定销,以销定产… 相似文献
13.
一、政企不分,导致边界摩擦加剧,交易成本增加,效率低下。乡、村两级企业是乡镇企业经济最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原始资金来源于乡政府、村集体两级的积累,也就是集体成员创造的财富。而乡镇企业的所有权又不可能具体到每个集体成员,只能由乡政府、村集体代替行使所有权,委托厂长(经理)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这样就产生了真正所有者缺位问题。所有者缺位,使乡镇企业既无来自产权主体的持久驱动力,也无来自所有权的自我约束,其经营行为必然会以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也就不会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合理反应。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实证分析了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业生产率与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具有抑制作用但缺乏弹性,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对城乡收入比具有扩张作用却富有弹性,这是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重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兴起的农村小城镇,实际上是当地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和聚集地,由于乡镇企业是目前农村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体,因而只有在乡镇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逐步向小城镇集中的情况下,小城镇才能发展壮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17.
18.
苏浙乡镇企业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统计》2002,(4):24-36
本文从外部的环境变化、发展的模式、观念、产业产品结构及改制作法等方面差异入手 ,对江苏乡镇企业增长落后于浙江的原因作了比较全面、深刻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