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安娜与蘩漪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与蘩漪是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她们都反抗封建道德 ,追求个性解放 ,渴望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们在追求个性解放中充实着自我 ,又在拼命挣扎中慢慢耗尽个体生命 ,以悲愤结束其一生。她们的悲剧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造成的 ,也取决于她们自身的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主要人物安娜的悲剧必然性形成中,作者隐晦的写作立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的永不满足的欲望所导致的情感游离和错位,则是悲剧的最终动因。 相似文献
4.
安娜、蘩漪形象悲剧意识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与蘩漪这两个独具特色的知识女性形象,渴望追求爱情,却因缺乏独立自我,无法摆脱所处的生存困境而走向悲剧结局。本文比较她们在婚恋、结局方面相似的特征,探索其形象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5.
安娜与子君为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与社会抗争,最后都在所处的时代社会中倒了下去。相似的追求与结局反映出相似的悲剧根源:同样背负社会的沉重打击,同样单纯为爱而放弃了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其悲剧在今天仍具有启示义。 相似文献
6.
赵彦青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3):136-138
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大众传递正向的价值观,从而在生活中开展有益的实践内容。《虹》是一部基于西方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无视自然生态的丑恶行为。作品中选用平实的生活故事展开叙述,从社会个体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逐步向大众诉诸一种精神幻想从萌生到破灭的悲剧感。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全方位向读者解读《虹》这部作品中悲剧色彩的体现内容。 相似文献
7.
伍红霞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Z1):163-164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9.
《水浒传》“梁山”叛逆群落的悲剧性内在于“梁山”自身。蕴含于“梁山”首领宋江形象中的忠与叛逆的矛盾冲突与蕴含于“梁山”群体形象中的义与叛逆的矛盾冲突之间的同构互渗,是构成《水浒传》悲剧性质的基本根源。从整体性的高度看,《水浒传》又是统治者与叛逆者共同的悲剧,这是由二者共有的两种悲剧性内涵(悲剧的实体性内涵:社会与历史周期律之间的冲突,悲剧的观念性内涵:人性与奴性的冲突)所决定的。而从作者的观念世界与《水讲传》小说世界的内在联系看,水泊“梁山”既是作者抗上意识的行化,也是作者乌托邦理想的折射,同时也是作者忠义价值观念的投影,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水浒传》的悲剧也就是作者施耐庵观念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11.
陈醒哲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58-61
第一个将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完整地带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人,是英国苏格兰医学传教士司督阁(Dugald Christie)。他在中国行医办学长达40年之久,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培养了大批现代医学人才,使民众对西医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西方医学技术、医学教育与医事管理制度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东北的西医逐渐走出依靠捐赠的困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嬿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78-80
在被西方文论界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15年后,一颗侦探小说的新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文坛上。她就是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新推理之王"之称的米涅.渥特丝。这两位虽然生不同时,但同是作为英国侦探小说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常常有人论及她们的相似与传承关系,其实两者在小说创作的很多方面大不相同。本文拟从人物塑造、社会主题,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克里斯蒂和渥特丝进行比较,并探讨她们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三次买车三次卖车的经历,展现了其悲剧命运。祥子悲剧的产生,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人力车夫祥子个人奋斗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除了有女性代表形象的光彩照人一面的同时,内心还潜藏着“自私”这种人性弱点,并对其“自私”本性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永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0-53
安娜和康妮是西方文学史上两个颇具争议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反映了在女权主义运动冲击下渐趋开放的时代特征。但是,她们两人最后的结局却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位作者不同的妇女观:安娜的惨死体现了托尔斯泰比较保守的妇女观;康妮的结局体现了劳伦斯相对自由、开放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7.
悲剧主要通过崇高的对象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之中遭受厄运或者被毁灭从而由表层的被否定而跃向深层的否定之否定,这样悲剧就达到了对人的实践——创造的自由的间接肯定,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本身得到升华。各种悲剧冲突展现了人类争自由的社会实践过程,展现了人类社会由不自由向自由的目标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悲剧的结局有肉体毁灭型、精神损伤型、和解团圆型三种,这些悲剧的结局通过否定的方式间接肯定了人类实践——创造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悲剧观念对传统悲剧观进行了深刻的反叛与变革,成为独立的、带有鲜明的现代特征的文艺思潮。其变革集中体现为由外部冲突的实体悲剧转化为以异化为主题的内在哲理悲剧,这为悲剧观的流变带来正与负的双向效应:一方面,悲剧意识由外部向内部深化,对悲剧内里的沉入和形而上的反讽话语缔造了现代悲剧精神;但另一方面,也使现代悲剧遭遇了现代悲观主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三百多年以来,台湾这块土地上反复上演着分离与回归、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悲剧,在这个历史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台湾文学笼罩着浓厚的“悲情意识”。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文学创作者对本地区遭受的苦难的感怀与书写,也是台湾民众对自身坎坷命运的反思与倾诉。这种情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苦难意识一脉相通,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但是,由于长期的分离和殖民统治,台湾民众对大陆产生了疏离感,再加上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使当前许多台湾作家创作上出现狭隘化和政治化的倾向,“悲情意识”被过分渲染,拉大了台湾作家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距离,这些必须加以克服,才能保证台湾文学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