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10月初,辽宁省旅大市召开了"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校图书馆馆长大庭修在会上作了题为《日本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现状——以前近代为中心》的报告.报告说:在日本,既有关于中日关系史的通史研究,也有关于断代的专史研究;有的是从一个领  相似文献   

2.
199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江泽民主席作为中国的国家元首于1998年11月首次访问日本,获得圆满成功。这次访问对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20余年间中日关系在《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之际 ,重温条约的内容和精神 ,令人深切感到 :坚持条约的宗旨和原则 ,坚持发展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中日关系 ,是开拓和发展新世纪中日关系的正确方向。当前 ,中日两国需要共同努力 ,认真、切实地把握和坚持这一正确方向 ,使两国关系继续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一、坚持中日友好 ,共同维护和平《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年来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两国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总的来说 ,中日关系的发展是健康和良性的。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4.
2019年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即位,日本进入令和时代。在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从正面还是负面看,日本皇室的作用都不容忽视。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梳理日本天皇制的历史变迁与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重点回顾1992年明仁天皇访华的历程,论述德仁天皇及日本皇室成员同中国的接触、交往及对中国的态度,特别是对隋唐以来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和概述,有助于把握日本皇室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给日本令和时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中日关系的百年历程 ,并预测 2 1世纪的前景 ,无疑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就中国的日本史 (包括中日关系史 )的研究现状及其 2 1世纪的发展趋势 ,作一简略的论述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一、鸟瞰明清时代~ 2 0世纪 70年代中国的日本史研究   (一 )明清时代的日本史研究  众所周知 ,中国的古代史籍中有关日本的记载 ,最早可推溯到范晔的《后汉书》。包括《后汉书》在内 ,直至 2 0世纪初完成的《清史稿》为止的十六种官修的正史中的日本传 ,反映了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对日本的认识 ,以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正史…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20周年。在纪念20年前发生的、在中日关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这一重大事件之际,人们不禁再一次想起已故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名言:“饮水不忘掘井人”,不禁再一次念及那些为推动中日友好,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而奔走操劳、呕心沥血的两国的先辈们。  相似文献   

7.
符浩同志是我国外交界的前辈,曾任我国驻越、驻日大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大中日友好小组主席。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中日关系史仅仅是书面的东西,而符浩同志却是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历史的见证人。不久前,笔者采访了符浩同志。  相似文献   

8.
作者张凤鸣,1950年生,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俄关系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系“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项目,入选《东北边疆研究》丛书,于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在中俄(苏)关系史及中国东北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与以往相关论述不同,《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一书是将17世纪中叶至1949年期间双方经济关系史单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发生、发展、演…  相似文献   

9.
文理 《日本学刊》2003,(5):144-153
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以《条约》缔结 2 5周年为切入点 ,对中日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就中日关系中的历史、民族主义问题、传媒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并就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所谓“外交革命”、“对日外交新思维”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坦诚看法。(一 )反霸、和平是《条约》的精髓与会者所有论文几乎一致对《条约》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学术文集——《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和《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一书,由日本战后70年编委会编。该书从政治、外交、安全(日美同盟)、经济、社会、文化、思想、中日关系等多个领域,对日本战后70年来的轨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编。该书根据"聚焦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两国长期交往中,由于地理关系等多种原因,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近代时期以来,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上,这种关系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综观近代中日关系史,其中的大部分历史事件,都同东北地区有密切关系。至于中日甲午战争、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举行第二届"日本研究论坛"。创设于2015年的"日本研究论坛",是中国日本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本届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分别以《国际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与大国博弈》为题发表精彩演讲。二战后,日本积极重返国际社会,奉行"国际协调"路线,在当今世界格局与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中国加速和平崛起、国际影响日隆的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 ,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去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又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合计达到 6 2 2亿美元。但是 ,在政治领域里却摩擦不断 ,而且国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正在不断加深 ,国民感情在不断恶化。这严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下面 ,仅就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现状及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对思考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有什么助益 ,则不胜荣幸。一、9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认识 ,始终受到国际环境、自己国内和对方国内状况的影响。   1972年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友好和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16日,第三届"日本研究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日本研究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学刊》编辑部在社科院全面推进创新工程的背景下创设的中国日本研究高端学术平台。本届论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七七事变"80周年和中日关系愈益复杂的时间节点召开,目的是从世界视域、多维度地审视日本和中日关系,适应新形势,在问题意识、研究课题、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丁民 《日本学刊》2003,(4):41-50
去年中日两国人民刚刚庆祝中日恢复邦交 30周年 ,今年又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周年。笔者长期从事对日工作 ,曾亲自参与缔约工作 ,亲眼目睹了 2 5年来中日关系的巨大发展。在纪念《条约》缔结 2 5周年之际 ,抚今追昔 ,深有感慨 ,并对新世纪的中日关系的发展怀有深切的希望。一、复交后中日两国所面临的重大外交课题1 972年 9月 ,田中首相访华 ,经过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 ,最后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 ,确定正式恢复邦交。至此 ,中日才正式结束了两国关系近百年来相互敌对的不正常状态 ,并使两国关系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中日两国关系的读者,《中日关系面面观》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论文集所汇集的文章和鼎谈录,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时,环绕“日中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的总题目,由  相似文献   

17.
“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实质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 1 1月底 ,中日两国政府在江泽民主席访日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中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本文拟就“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及其实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趋势做一展望。一、背景 :两国关系的重新调整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中日关系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此为背景 ,1 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共同确立的关于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平友好的诸项原则频频受到日本一些势力的挑战 ,中日关系在迭起的政治摩擦中出现了滑坡局面。这些情况表明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阶段。细…  相似文献   

18.
阎保平  姜德福 《日本研究》2004,(4):94-96,F003
20 0 4年 9月 3日至 5日 ,中国日本史学会与大连大学共同主办的“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会议在大连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商务印书馆、《世界历史》编辑部等近 5 0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认为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 ,两国关系有过一段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良好时期 ,但由于两国间复杂的历史问题和“全球化”条件下的现实问题 ,当前的中日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为了两国之间继续保持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19.
“路 ,在开拓”,这是刘德有同志在这部著作最后一小节写下的醒目的小标题。的确 ,在艰难地缔造中日友好关系的过程中 ,中日两国都有过不少的开拓者 ,但是 ,在过于繁忙的这些人中 ,用文字记录开拓这条路的艰难旅程的人却为数极少 ,着实令人有些遗憾。刘德有以他亲身经历过的许多重大事件 ,绘声绘色地详尽记述了中日两国开拓者走过的漫漫路程 ,也记述了他本人在参与这些工作中的感受 ,从而弥补了这一不足。《时光之旅——我经历的中日关系》一书 ,堪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时光之旅——我经历的中日关系》一书于 1 999年 1 0月由商务印书…  相似文献   

20.
在中日政治关系走出僵局、需要乘势而上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改善势头的关键时期,冯昭奎、林昶合著《中日关系报告》(时事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一书的出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可说是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