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时阔 《南都学坛》2003,23(3):47-49
《红楼梦》中的李纨与尤氏分别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玉”字辈大奶奶。两人地位相似 ,年龄相仿 ,但身世、品行迥异。李纨早年居孀 ,恪守封建礼数 ,谨言慎行 ,以凄凉酸楚的一生 ,换来的仅仅是毫无意义的浮梦虚名 ;尤氏虽执掌家政大权 ,却庸懦无行 ,人情冷落 ,在贾府中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红楼女子多薄命” ,两人都是作者刻意塑造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2.
邓桃莉 《南都学坛》2005,25(4):41-43
人有言说自我的本能。在现实世界里,李纨的“寡妇”身份使她丧失了话语权,她只能“竹篱茅舍自甘心”。在大观园的理想世界里,李纨寻找缺失的言说权,展现了个性自我的另一面,活泼、青春洋溢、富有才情,同时,李纨还把言说内容延伸至“课子”上,最后却“枉与他人作笑谈”。在男权社会里,李纨是虚空的言说者。  相似文献   

3.
李纨在"金陵十二钗"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李纨自出场,曹雪芹便通过对李纨身世和其所受教育的介绍,明确强调了李纨的"德"。她也因为德行而受到众人的尊重。进入大观园之后,李纨也逐渐显露了一些才气。李纨是十二钗中结局最为特殊的一位女子。曹雪芹设置李纨这样一个形象有其特殊的含义。通过李纨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的曹雪芹对于女性德与才关系的态度与观念。本文从曹雪芹介绍李纨出场时的"女子无才便有德"一句出发,分析李纨形象体现的"女性才德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批评背景、历史与现实三个不同角度试图揭示出海斯特并不确定的"另一面"的某些特质.体现在这一人物身上,许多的界限被打破,小说亦即历史;对事物非此即彼式的理解无形中被瓦解;尊严、激情、自由等成为海斯特为代表的美国新夏娃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不仅以其伟大理论、伟大事业载入史册,而且以其伟大人格载入史册。爱国爱民是邓小平人格的底蕴。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人格的精华。无私无畏、敢作敢为、不屈不挠、宽容宽厚是邓小平人格的重要特征。邓小平的人格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精华,是邓小平个性社会化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学习邓小平的人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亲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心理说、升华说原理剖析了《红楼梦》中李纨的形象塑造,指出李纨并非形如搞木,其性格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压抑而被迫进行了移情与升华,使得一颗鲜活的心不得不包裹在槁木似的外表里。从而指出封建礼教、伦理对正常人性的摧残的残酷。  相似文献   

7.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礼"、"天理"与"人欲"的较量中,李纨的行为语言昭示着:正常人欲的强大力量和美好人性的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世界史学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但司马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却不仅仅是《史记》,还有他忠于理想、忠于事业、百折不挠、忍辱负重、爱憎分明的魅力人格,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际汉学界山水美学论文大多以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哲学术语为核心话语,追求原创,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既有以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气优先论”“水首生论”与中外文论结合,揭橥山水美学研究路径的哲思;也有检视中国山水景观源流与西方“景观”差异的力作;更有从中国古代山水作为诗画大家“游、居之所”出发,用后现代话语阐释中国山水及其诗画“读什么”和“怎样读”;或对“通感”与山水诗画之“兴”的探讨。由此形成海外中国美学研究一种特色。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人格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性 ,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作家,其咏梅词一方面呈现出宋代梅文化的民俗状况和文人的嗜雅风尚;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咏梅词的窠臼,使咏梅成为表现女性情怀与抒发今昔身世之感、乡关家国之思的新题材.她的咏梅词作丰富并拓展了宋代梅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梅花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格远韵之寒梅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最高典范 ,它真实地记载着作者丰富复杂的生命情感历程 ,是作者个体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物化表现形态 ,也是作者精心营造的一个纯美境界—理想的人格、人类的挚爱、和平温馨的生活和美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一、对日本京都大学藏《金瓶梅词话》残本,作有详尽著录;二、对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本《金瓶梅》词话影印人、影印次数、影印地点、影印部数作有周密考证。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极其特殊的人物,曹雪芹是按中国典型的文人雅士来创作妙玉的,在妙玉身上少有闺阁气息而多文人雅风,曹雪芹通过玉、梅、茶塑造一位崇尚自然、高洁白恃、不拘礼俗、自由放任、我行我素、落拓不羁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可久散曲中写梅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小山笔下的梅花意象一改坚贞、孤傲、无畏的传统内涵而为清逸、衰飒、幽独 ,它不再是凌寒傲雪、骨气铮然 ,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压抑孤寂、顾影自怜的情调 ,由此透析出小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国花",即是指受到全民喜爱并成为本国象征的花卉,以这种标准来判断,唐时的牡丹和宋时的梅花都是独领风骚,可以称为一朝之国花了.这种全民性的观赏兴趣表现在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便是唐代咏牡丹诗和宋代咏梅诗的兴盛.论文分别讨论咏牡丹诗和咏梅诗盛行的物质基础,时代心理对咏花诗的选择性审美,以及这两类咏花诗在被审美观念选择的同时,对大众审美文化产生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使得牡丹与梅花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晋宋之际,佛教净土之阿弥陀佛信仰极为兴盛,生活在此时的陶渊明势必会受其影响。陶渊明与信奉净土思想的慧远、周续之、刘遗民、张莱民等交往,也会受其思想熏染。陶渊明所受净土思想之影响外化于作品,《桃花源记并诗》就是其载体。探索这种现象,对于研究陶渊明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红旗下》民俗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直接描写满族生活的作品,其满族民俗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中,语言习俗方面的满语遗存,北京话的运用,与骑射习俗有关的八旗制度,辫子、旗袍等服饰习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称谓、礼仪、育儿等方面的习俗,尤为突出。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不但记录了他早年的生活,更倾注了他对自己民族的全部热情。  相似文献   

19.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本文通过对黑、白、红三色词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中所表现出的语用不同,对其文化内涵差异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史料,概述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电影《赤壁》,肯定其为观众提供视觉大餐的成绩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努力;对其在理解历史的高度、人物性格把握、情节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若干缺陷,则予以实事求是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