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马锡珍 《中国民族》2007,(10):32-33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审美独特风范的“这一个”。回族舞蹈的发展也必将是在当代精神的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这一个”的形式美创造。  相似文献   

2.
刘华 《民族学刊》2017,8(6):23-29, 102-103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式,由于在对待这门学科的前在立场及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在人类学的学科实践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即中国早期人类学家把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来重新注释、解释整体性观念下的“中国”——此“中国”并非仅仅是民族国家系列中“一国”的政治地理概念,它还包含着从自身历史与文明中承继而来的对生命及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文化最初是中国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从上海培育、发展起来,并且主要与上海开埠有关,渐渐地作为一种现代中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蔓延传承。海派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并且是处于流变之中的文化,具有较强较广的历史包容性。它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嫁接,是指一种产生于近代以后的上海城市之中,最为典型反映上海这一独特的工商业大都市文化风格的特点和个性的城市文化,在形式上既表现为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文化,如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也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和制度文化,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的内在容量及其发展变动的历程体现了时代变化、社会生活与制度的变迁,呈现出地域人群的人文传统、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等,对该地域大学生思想念、社会行为、品格塑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同胞以本民族生活为“蓝本”,“就地取材”集体创造而来的口头文化遗产,凝聚着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思想精髓。几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逐渐凝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也在“多元”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性,这在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便有诸多例证。以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民间文学为例,分析其在说唱语言、表现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的黑龙江区域少数民族共同性,及其在精神品质方面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性。这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区域民族共同性与中华民族共同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ethnic grou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thnic group这一术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术语的流行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同时,该术语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认同政治”的“族类政治化”特征。本文就这一术语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流行的国情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一些分析,以期为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实践提供一种思路。文章认为,在理解和借鉴西方学术界有关ethnic group的概念及其理论时,如果简单地做出民族(nation)是政治概念、族群(ethnic group)是文化概念这一泾渭分明的判断,而忽视西方国家在应用这一术语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指称对象,就会因脱离国情实际而导致对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的误读和应用于本土研究中的误导。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种和而不是分。这是一种不同之和,"一带一路"之和,文化自觉之和,一种容器隐喻意义上的"鼎和五味"之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这样的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由此而呼唤一种"一带一路"的人类学,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需。在此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去重新发现人类文化自身所拥有的互惠之和。  相似文献   

7.
陈平 《民族论坛》2003,(9):59-60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档案事业的全过程,是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纵观我国档案事业史,从“秘不示人”到“向社会开放”,从“传统载体”到“电子文件”,都是档案事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上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结果。针对新形势,机关档案应发挥自身作为记录机关工作、生产活动中形成,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的优势,发挥档案作为人类社会进行精神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一种智力资源的作用,努力做好机…  相似文献   

8.
青海回族"花儿"的爱情观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口承语言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儿”是青海各个地区的回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 ,也是他们喜怒哀乐、爱情观、审美价值观等的真情表白。它具有深厚的艺术性 ,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海回族“花儿”的描述 ,对他们的爱情观作一粗浅的表述 ,以期为今后的“花儿”研究奉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江华 《民族学刊》2019,10(1):31-38, 105-107
“羊瘪汤”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异味”食品。有关该食品的历史记载说明该食品在其上千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因其所承受的“污名”而成为地方社会与族群寻求认同与社会整合的工具,而在全球化时代,这一食品也被改造成为振兴民族文化与旅游消费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贡觉 《西藏研究》2006,2(3):63-66
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都反映了“神造人”的世界性母题,体现了早期先民们对自身起源之谜的大胆探索,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另外,二者都揭示了劳动与人类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透露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藏族人类起源神话带有最素朴的唯物色彩,但已有后期佛教思想明显改造的痕迹,其“善”与“恶”对立统一的二元论思想构成了藏族文化哲学思维的基础;古希腊人类起源神话带有强烈的抗争精神,其精髓是西方“渎神”精神、悲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The emergence of an African racial nationalism in Tanzania was as much an intellectual re-articulation of basic categories of identity as it was a response to the racial inequities of coastal East African society and European colonial ru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llectual agency of African thinkers who operated within structures of thought that understood civilization as something diffused from outside of Africa—either in the form of Swahili Islamic culture or the European civilizing mission. Writers and poets within Tanzania between the 1920s and 1940s came to assert an African racial identity by inverting the norms of Swahili society that valorized patrilineal descent from the Middle East. Instead, they argued that Africans can only become civilized and realize their nation/race by honouring male ancestors from inside the continent. In practice this meant that African writers demanded to exercise greater control over the sexual behaviour of African women, whose fidelity to racial purity, they alleged, was critical for Africans to realize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advan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debates, African writers working within the idiom of descent retooled the intellectual building blocks that would support the African nationalist movement in Tanzania during the 1950s and after.  相似文献   

12.
马锦卫 《民族学刊》2012,3(5):60-64,94
华夏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彝族以龙、虎为图腾。在中国的英雄史诗中,史诗与"龙"和龙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支格阿尔姓氏中龙"尔"[lu]的缘起;汉藏语系语言中龙"尔"[lu]的源流;龙"尔"[lu]是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力量;龙"尔"[lu]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内容,以解读《支格阿尔》等英雄史诗蕴藏的文化内涵为主线,对英雄史诗中龙的精神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龙的精神就是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精神,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勇敢、无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writers of Middle Eastern background, such as Iraqi‐born Yitzhak Bar‐Moshe, who writes in Arabic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Hebrew, Iraqi‐born Sammy Michael, Egyptian‐born Yitzhak Gormezano and Iraqi‐born Shimon Balas, challenge the processes of adverse essentialisation and racialisation of Mizrahi Jews by the European Jewish hegemony in Israel. These writers identify themselves as portrayers of a Mizrahi self‐representation and their works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1960s, 1970s and 1980s. The paper examines how writers who represent themselves as Mizrahi — a self‐representation which has been engend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ir interpositions in the domain of Israeli literature — point to possible courses of intervention in the field of Israeli literature dominated by the Ashkenazi or Eurocentric hegemony. These courses of literary intervention become possible not just because Mizrahi Jews are depicted as a third‐world group; but also because they occupy another position — a ‘third space’ or ‘in‐between’ position. While they belong to the ‘Jewish nation’, Mizrahi Jews were part of the Arab/Third world. Thus, it is their ‘in‐between’ position that locates them at a privileged site to challenge European Jewish hegemony in Israel by attempting to entrench within it an antagonistic and defiant Mizrahi presence.  相似文献   

14.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15.
今人学者对斯基泰人有狭义和广义之说。在古典作家眼中,斯基泰人只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代称,其族群范围随记载者主观视野而变化。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发现斯基泰人并非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族群,而是一个部落联盟式的政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覃影 《民族学刊》2010,1(2):74-85,163
在现存明清一类以罗洪先《广舆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舆图中,四川政区往往画出一个巨大的湖泊—马湖,大致与湖广境内的洞庭湖、江西境内的鄱阳湖的水域面积相当,在长江水系的几个主要湖泊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代表黄河源的"星宿海"有一一对应出现的关系,这一现象在地图史上颇具典型性,笔者称之为"马湖现象"。经研究发现,马湖作为一个大湖出现在地图上,主要集中在明代,尤其以受到罗洪先《广舆图》影响的中外系列地图最为显著,承继了元代朱思本《舆地图》对黄河源参照物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出现马湖与星宿海(黄河源)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马湖被夸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明以来马湖所属政区、聚居民族与水陆交通道路的重要性;地图史上的"马湖现象",实际反映了元明以来地理学家们对黄河源与长江源孜孜不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碑刻文献是体现回族社会思想意识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三类有代表性的碑刻文献,对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梳理,以实例举证的方式从认同国家政治制度、遵从与恪守国家法律、认同国家发展道路三个重要维度来考量回族根深蒂固的国家认同,由此展现自古以来回族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及其对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早期,江绍原是最先引进国外人类学方法系统研究月经礼俗与迷信的拓荒者,他对中国人“天癸观”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正是在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影响下,一大批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医学家先后讨论过与妇女月经禁忌有关的话题.这些研究旨在说明,月经现象虽然常见,但由于人们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月经的性质、功用和意义方面产生了诸多迷信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rticul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Russia during the Napoleonic Wars. It examines this expression by focusing on the work of Ivan Terebenev, who produced 48 popular prints known as ‘lubki’ between 1812 and 1815. These images represented one of the first attempts by a Russian artist to redefine Russian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wake of Napoleon's invasion. By mocking the French emperor and emphasising the strengths of the Russian peasants, Cossacks and the Russian spirit in his images, Terebenev established themes that would continue to appear in prints in future Russian wars. Moreov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ception of these images in Russia as a means of exploring how Russians who encountered them thought about their Russianness. Terebenev's images of 1812, a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Russian visual cultu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0.
回族散居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不仅与其他兄弟民族间友好相处,而且在经济、文化、地缘等方面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回回民族历经上下千百年,更是在不断地反对民族压迫和抗击外强入侵的斗争中,谋求生存,获得发展。新式回族文化教育运动印证这一点,在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回回民族团结抗争、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共赴国难的精神气魄和不屈不挠的热血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