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语、汉语是汉藏语系中两种十分重要的语言。藏汉语结合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集中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藏汉语社会语言学结合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接触。本文从语言成分借用、双语兼用、混合语等方面对近60年来的藏汉语接触研究进行梳理,指出其成绩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词的大量产生是现代汉语语言系统变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语料库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的领先学科。文章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新词各方面的语言信息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全面探讨了新词的产生与语言系统的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语言学理念的观照下,汉语方言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原始中原汉语在迁徙中,被当地语言生态环境化的产物;汉语方言的现代演变即强势方言化和普通话化既是语言生态系统内构成要素的优胜劣汰,又是内部各种有机体——语言之间的竞争和协调;而汉语方言濒临灭绝的趋势则同生物界的物种消失导致生态失衡一样,也会导致语言生态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分析英汉语语言结构的异同,从宏观层面来分析,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本质不同。从微观层面来分析,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省略现象和语句衔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并顺应这些差异,可以防止或减少表达错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当代汉语的一些语言特征逐渐在英语中显现。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汇语义层面,也出现在词法句法层面。语言接触理论可以解释其成因和内在机制。汉语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和思维隐喻观,从词汇、句子、语篇层面分析了汉语语言中基于身体体验的拟人化和拟物化语言现象,揭示了拟人化和拟物化背后的体验互动和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7.
共性-个性-共性:语言学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语言不仅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语言的共性广泛 存在于语 言的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层面。传统语法出于规范的需要强调语言的共性而抹杀语言的 个性;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倡尊重语言的个性,反对用一种语言的结构去套另外的语言;当代 语言学 则倡导在语言共性的背景之下审视语言的个性,或考察各种具体的语言以什么方式体现了语 言的共性。汉语研究只有顺应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才能揭示汉语的真正面貌,才能对普通语言 学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过于依靠权威的文献(如《说文解字》、《切韵》),忽视汉语的非文献资料(如当代方言以及语言的文化、社会及心理层面).文章试图把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从文献研究扩大到非文献研究,并尝试证明今天的方言和对语言的文化层面的分析是如何同古代汉语和韩汉音的比较研究紧密相联的,希望借此来培养更多的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优秀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9.
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视角,以《道德经》及其英译本为个案样本,分析总结了汉语词、句、章三个层面的模糊语言个性。通过比较原本与英译本得出汉语模糊性具有语言经济性的结论,通过比较汉语译者与英语译者的英译本,说明本土译者具有汉籍英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汉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少数民族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在词汇层面除了借贷和底层化之外,尚有一种方式,即在词汇的较深层面上趋同而在语音层面仍用本民族固有的成分。发生这种影响时,语言间地域上的相同或邻接似乎是一个重要条件,语言影响的方向也并不限于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有时源流关系颇难辨认。  相似文献   

11.
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清时代 ,是中外跨文化交际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跨文化交际 ,语言问题首当其冲。出于政治、通商和文化交往的需要 ,英法德俄等国 ,都先后开展了汉语教学和研究。 19世纪西方各国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其对象是汉语官话口语 ,其方法是此时已相当发达的西方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 ,他们编写的汉语教材和词典 ,用西文符号对汉语口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描写 ,比较接近实际 ,又不乏理论创见 ,是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资料“富矿”。近年发现的有关文献所反映的情况 ,对某些重要结论提出了挑战 ,亦可让争论多年的某些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汉语教学是一个大问题.第一,需要对汉语和汉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再思考并加以规范.“对外汉语”、“第二汉语”的说法有负面效果,不适宜继续使用.第二,汉语教学由于对象的不同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应当注意到人家国家的政策和人民的感受.第三,区分语言和言语在汉语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言通,不是语言学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英源类词缀的产生是语言接触对汉语构词层面影响的体现,它的产生和发展融合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构词特点。汉语中的英源类词缀促进了汉语派生构词法的发展,是外来语素成功融入汉语大系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曾经提出的“诗家语”,以及外国现代文学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特别重视的“诗语系统”,指的都是与实用语言相对的、作为诗歌审美意识的艺术符号的诗性语言。汉语诗性语言是汉语历史地形成的功能变体,是历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汉语发展汉语而形成的。研究汉语诗性语言,分析它的词义的构成,从诗学的角度看,是探讨汉语诗歌本体的言说结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属于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异受语言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影响,又反作用于语言生态平衡。汉语字母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变异现象,在英语及其他拼音文字中比较少见。结合生态语言学理论研究可以发现,该现象符合一定的语言符号系统变化和语言生态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汉语的生态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失控性的使用会造成过度字母化,为汉语带来混乱,使汉语生态系统处于可能的失衡状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兼顾生态性和规范性原则,既不违背生态发展规律,又体现积极的引导性。  相似文献   

16.
英语热潮下对汉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学习热潮在我国不断高涨,相比之下,汉语却受到不应有的冷漠。汉语的书面形式———汉字不仅扫除了不同方言之间交流的障碍,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中华民族身分标志之一。在当前学习英语的热潮中,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要从语言政策层面和民族意识的高度确立汉语的地位,才能在新世纪重铸汉语辉煌。  相似文献   

17.
历史比较语言学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20世纪以来,我国语言学家运用这种科学方法对汉语进行了研究,构拟了上古和中古的汉语语音系统,初步制定了汉语和有关语言的亲缘关系,比较各地区方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差异,进一步推广普通话.使中国的语音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汉外语言对比是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实用价值的研究领域。以往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多集中于形式方面的研究,而意义方面的研究则很薄弱。人类认知所具有的共性和特性的双重属性,正是我们进行语言对比分析的有利条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加强和深化语言认知层面的汉外对比研究,应当成为今后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流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并提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法理据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汉语特殊语音是超出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集中体现了汉语运用和演变的复杂情况,是汉语言研究的特殊视角。汉语特殊读音研究应该综合应用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音转理论和现代西方鼍通语言学的音变理论,还要结合社会心理、民族习惯、语言接触等语言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