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治 《人才瞭望》2014,(6):63-64
企业管理的核心为用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在今天企业竞争激烈的商海中,谁拥有的人才多谁拥有的市场份额就多,谁就能主导潮流。谈到企业用人之道,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一个极会用人的人,三国鼎立唯曹操所在的魏国强大是有原因的。假如今天曹操是一个企业的老板,那么他的择人、用人就值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用人之道,他十分清楚"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相似文献   

2.
为将、为帅之道,首在用人;而用人之道,难在用“难容之人”。何为“难容之人”?“难容”者,即通常用人者“难以容忍”之人也。 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典,不难发现曹操正是善于用“难容之人”的人。其实,曹操其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颇具进步思想的人才学家,其在识人用人的个案更是堪称典范。一次,他与袁绍对话,充分显现其不同凡响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歼灭袁绍主力,奠定了重新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其胜利不是偶然的.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军统帅曹操和袁绍的个人对决.性格决定命运,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具体反映在用人和决策的差异上.曹操之所以最终取得胜利,首要在于其高瞻远瞩的用人哲学,关键时刻得到对手的关键人才,双方一得一失,大大缩小了差距.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赵翼曾评论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持,以成鼎足之势”。在东汉未生与死和血与火的较量中,得以胜出而雄霸一方,善于选才用人是关键所在。三国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曹操。在其“唯才是举”人才理念的指引  相似文献   

5.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从中给予我们以崭新的启示。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  相似文献   

6.
用人首先要求用人者先要使用好自己,创人先创己,用人先自用。用人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用人者的素质,取决于用人者谋略和决策;用人者也有一个被用的问题,这是因为领导者一般都有两重属性,对于下级是领导者,而对于上级则是被领导者。用人者也具有两重属性,即被用和用人的属性。所以用人者在其用人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用的问题。自用,就是在用人活动中自己使用自己。它包括三个方面:一、用人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素质、现代的观念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7.
识人才能用人 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用好一个人。这句话对任何一个单位领导而言,都是真理!惟其如此,才能力戒盲目用人。因此,现代社会中流行"识人才能用人"的口号。 怎样才能识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领导必须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发掘真正人才。人才如犹冰山,浮于水面者仅30%,沉于水底者达70%。 归纳知人之难的原因,首先是客观障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社会上提出了所谓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有的学者还特把它写进了其专著之中。用人究竟是应该坚持“任人唯贤”、“唯贤是举”,还是应该“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呢?世俗莫能辨,不少人模模糊糊地以为二者意同,也有人明确认为唯才是用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用人原  相似文献   

9.
用人在领导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才使用得好,事半功倍;使用得不好,不仅浪费人才,而且必然贻误事业。因此领导者必须掌握用人的方法与艺术,科学管理好人才。一、人才的使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首先面临的抉择,是"用"还是不用。接下来是"怎么用"或"怎么不用"。对于绝大多数下属来说,领导者是愿意"使用"他们的。使用是"用人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用人行为。因此,人才的使用是领导用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看似是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乱世之奸雄。而事实上,作品中的曹操性格是复杂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作者将人的完整性完全在曹操身上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晏建怀 《人才瞭望》2017,(19):54-55
人才的任用, 从来都是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用好人、用对人,既能体现管理者水平,又能对团队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如何用人,在用人上如何处理亲疏关系;是任人唯亲,还是举贤不避亲, 一直是人才使用中的难题.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们,在用人方面也有成有败,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12.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巧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果方圆分离,则用人效果会明显降低。领导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与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虽然可能会一团和气,但是由于缺乏竞争而难有大的贡献。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  相似文献   

13.
企业有企业用人的规则,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润产出,使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用人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企业用人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战略任务,涉及范围很广。内容不断更新。企业对此应有长期打算。它要求企业从观念到规章制度以及相关部门运作方式都必须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全面系统的完善。1、建立企业用人机制.规范用人制度(1)确立市场经济的用人准则用什么人如何用人,企业的用人机制关系到人力资源的质量和配置的效益。企业的用人机制根本上受制于企业体制.许多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有很大自主权,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选用人才较少外界的干扰这是一大优势。民营企业在健全企业用人机制方面可进行以下一…  相似文献   

15.
方秋国 《人才瞭望》2006,(10):81-8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谁是最佳CEO?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9——200年,袁绍与曹操战于官渡。袁绍拥军十万,曹操仅领兵二万;袁绍粮草充分,曹操粮草匮乏。双方实力对比十分悬殊。依常规,胜利应在袁绍一方。但战争的结局却突破常规,胜利属于了弱小的一方。曹操因此为历史写下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群雄中的霸主地位。 袁绍为什么在巨大的优势面前输掉战争而曹操却在绝对劣势下赢得战争?其关键在于用人。  相似文献   

18.
用人贵适时     
有些领导用人,不太注意用人时机的把握,往往将人才最"闪光"的时期错过,使人才的最大优势和潜能未能充分发挥;或者,在最需要人才时没能抓住有利机会和时机起用人才,从而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 适时用人,让人才"闪光"。用人适时是指领导者应当注意用人的时期及用人的时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时期,这一辉煌时期是用人者和人才"合作"的结果。人才之所以能发出自己的绚烂的光彩,是与  相似文献   

19.
陶潜有诗云.“督戎神力世间无,敌手谁知出隶夫?始信用人须破格,笑他肉食似雕瓠!”这首诗蕴藏着一个破格用人的生动故事,说明了破格用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贺卫  王浣尘 《人才开发》2000,(11):18-20
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其领导力就体现在人才开发上,而人才开发是由观人、用人和育人三部曲所组成。因为知人是择人的基础,择人是用人的关键,而只知用却不知爱,则害人又害事,爱人则是用人的保证,爱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育人。观人要准,用人要信,育人要诚。 一、观人之道 用公平而客观的态度去评估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并将人才以“适才适所”的原则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上任职,知人善任,是培养领导力的第一件事。领导者如果没有慧眼识英雄的目光,被领导者决不会被激起干劲,而且不愿与之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