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撰写的一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实地研究的著作。一、历史唯物主义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方法论基础。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第一次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理论运用于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恩格斯首先从总的社会联系中科学地划分出了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制度和阶级结构变迁之间内在的、历史的、逻辑的联系,从而找到了一把理解社会变迁的钥匙。同时,恩格斯又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现状—趋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12):26-30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考察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受雇佣劳动所剥削的工人阶级社会保障缺失的事实,从价值取向、责任主体、保障内容等方面展现了其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的社会保障思想。当前,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外关于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一直追溯到城市的产生这整个时期。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广泛使用起来是在190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个时期中,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城市化理论著作,但是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已有不少论述,,有些论述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都有论述。第二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社会统计分析,理论上的渊源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自然主义学派,二次大战后风行于欧美。近年,我国一些社会学工作者引进了这种借数学关系来分析社会关系的调查分析技术。但我们也发现这种调查分析技术有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缺陷。不久前我们学习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为我们树立了辩证分析的榜样:深受剥削和压迫的英国工人阶级,普遍地出现了酗酒、犯罪等堕落的现象。假如统计一下那时工人中的酗酒人数,这也许会占总人数的极大比例。从表面来看,工人的前途是黑暗的,道德的彻底沦丧似乎会成为他们的必然归宿。然而恩格斯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工人阶级的觉醒,看到了他们革命的彻底性,看到了他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数学方盐容易引起的另一个错误,就是往往会用社会事件之间表面的联系来取代其  相似文献   

5.
《论住宅问题》是晚年恩格斯运用《资本论》的基本观点撰写的一部极富现实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在驳斥米尔柏格和萨克斯解决住宅问题的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与权宜之计的同时,晚年恩格斯以实质正义理路超越了永恒公平原则,从中形成的住宅理论超越了各种乌托邦设计与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确认了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前提,彰显了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命运的宏愿.回到晚年恩格斯住宅理论的必要性在于澄明如何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公众利益,进一步探究如何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实质正义原则,这也是我们在当前解决中国住宅领域的复杂问题时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以及人们对实现住宅公平正义的理想愿望,同时确认我们时代需要的政治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廖学盛 《求是学刊》2007,34(3):123-12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创立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说明,“历史的进化像自然的进化一样,有其内在规律”[1](P391)。人类历史的进化表现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依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构成唯物史观的基石。关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和内容,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不断丰富而深化、发展。1887年,恩格斯在《美国工人运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模式,即社会主义构想的任务。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  相似文献   

8.
1978年东德《哲学文摘》E第3期刊载G.登克评介P.安德森所著《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的文章。《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美因河畔,辛迪卡特出版社1978年出版,共186页)一书作者P.安德森是个英国人,生于1938年,是《新主义评论》杂志的发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吃、穿、住是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需要。解决人们的住宅问题,一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劳动群众的住房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 1.现有住房数量不足。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城市的住宅与人口都比较少。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职工人数与城市人口都迅速增长了,原有的住房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到1976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平米。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在城市住房已能达到人均8平米。但与发达国家比,与职工对住房的实际需要比,我们的住房数量还是太少!住房数量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住宅问题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 (一) 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看,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6页)。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6页)。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阶级的政权,这个阶级要掌握全部新的国家机器”(《列宁全集》第29卷,第467页)。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英国出版新的《恩格斯传》英国伦敦弗兰克·卡斯有限公司1976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了W.亨德森的新著——《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传》(两卷本,共八百五十三页).据这本书的"作者介绍"说,亨德森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以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第三卷是继《资本论》第二卷问世后,于1894年年底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编辑出版的。恩格斯指出:“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著作,在学术上甚至超过第一卷。”它将给人们以雷鸣电闪般的印象,因为它第一次从总的联系中考察了全部资本主义生产,完全驳倒了全部官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恩格斯写道:“这个包含着最后的并且是极其出色的研究成果的第三卷,一定会使整个经济学发生彻底的变革,并将引起巨大的反响”,“只是由于这一点,我们的理论才具有不可摧毁的基础,我们才能在各条战线上胜利地发动起来。只  相似文献   

13.
朝鲜《勤劳者》杂志1979年第5期关于全社会知识分子化的方针,是争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最终胜利的一项战略任务。全社会知识分子化,就是在使社会全体成员工人阶级化的基础上,把他们培养成为达到大学毕业程度的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印度古代社会土地所有制的观点是很明确的。1853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贝尼埃完全正确地看到,东方(他指的是土耳其、波斯、印度斯坦)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恩格斯完全赞同马克思的观点,并对“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甚至没有达到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呢?”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一观点在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在1879—1880年间研究了科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后,基本上没有改变。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指出,古代亚洲的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制,他写道:“如果不是私有土地的所有者,而象在亚洲那样,国家既作为土地所有者,同时又作为主权者而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问题,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关心这个问题,并为我们留下了理解和经过实践实现这一原则的极其宝贵的指示。一八四七年恩格斯写《共产主义原理》时就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消除分工给个人造成的片面性;新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全面发挥。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这一思想作了非常明确的叙述:在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16.
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3年第2期载文,介绍《经济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报道说: 25年来,《经济科学》在苏联的经济学期刊中已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杂志确定了优先解决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问题的明确方针。杂志在深入研究同共产主义建设实践紧密联系的迫切的经济理论问题方面作出了贡献。《经济科学》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及  相似文献   

17.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袖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邓中夏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工人运动,同中国工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理论家。在中国工人阶级为探寻自我解放之路的黑暗时期,邓中夏曾经赢得了广大工人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被誉为工人斗争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邓中夏以他毕生的精力从事中国工人运动。1930年6月在莫斯科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工人运动的历史──《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书中,邓中夏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的历史,第一次公开提出在中国“现代式的”工会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基本理论是“社会批判理论”。他的哲学观点是在海德格尔、黑格尔.弗洛依德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弗洛依德的学说结合起来,把美学与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探索西方社会革命的道路和前景。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已不再以历史转变的动力出现,“一种维护和改进现存制度的压倒兴趣,把当代社会中最发达地区从前的对手联合起来。”(马尔库塞:《单面人》第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下引此书不另注。)阶级斗争淡化了,“帝国主义的矛…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90年第12期报道,从1991年1月起原由进步出版社出版的《工人阶级与当代世界》杂志将改为《政治研究》杂志。新杂志的主编是哲学博士И.K. 潘京。新刊物将从多方面,尤其从社会方面,去探讨政治性问题。在内容上《政治研究》既要保留原刊物的传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由于战争中的破坏,住宅大量丧失,再加上自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发展需要雇用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住宅供需矛盾突出,住宅不足一直是困扰日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仅就日本政府在解决住宅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以及今后改革的要点作一简单介绍。一、70年代日本的住宅政策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结束翌年的1975年,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住宅景气的恢复,并发行了巨额国债作为建房资本。其基本目标是经过努力,所有国民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