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技理性问题研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理性问题是目前国内哲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为了将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科技理性问题进行了两次深入的研讨①,现将讨论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多维视野中的科技理性概念汪信砚教授认为,科技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理性”(Reason)一词源自于拉丁文Ratio(计算,账目,理由等),它既指人们依据一定规则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理由和根据。当然,“理性”时常也指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作为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理性也就是由人们的活动体现出来并实际地支配着人…  相似文献   

2.
论《尤利西斯》中的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大胆创新,通过各种语言变异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英国文体学家利奇提出的8种变异形式在该作品中均有体现。如该作品中的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和书写变异等4种语言变异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语言变异不仅极具表意功能,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奇特化”的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陌生的美。  相似文献   

3.
成分异置是近体诗最重要的句法变异现象,其基本成因有二韵律规则对句法结构的客观制约;语用上对诗句词序的主观调动.韵律对句法的牵制体现在整体句法格局和具体结构选择两个层面上.其中节奏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是"双字头"、"三字尾"起着潜在而强有力的作用.诗人为交际和诗性需求对诗句结构的变异处理,包括因话题化、焦点化、认知化、诗语化而形成的错位.总之,古典诗句句法结构变异是韵律规则和语用规则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告英语中语言变异的表现形式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是一种独特的语体,特殊的语用目的决定广告在语言方面必须有所创新,语言变异是广告英语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法,包括量的变异和质的变异两方面,通过语音、拼写、词汇、句法等变异手段实现其目的。  相似文献   

5.
“反思”概念作为胡塞尔现象学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同黑格尔的“反思”概念存在着特殊的反思关系。胡塞尔由本质现象学还原的研究向现象学还原先验化领域的突进,引发了现象学反思哲学化的深度模式建构及其展开,即通过对一种“变异的反恩”的反思回溯到无须“最终论证”的“原意识”的理性吁求。  相似文献   

6.
语言变异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校园语言就是这种变异的一个体现,校园语言变异主要表现在: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语言变异是广告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形式,以符合广告别出心裁、过目不忘的特点.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语言变异在广告语言中的体现和运用,以及广告语言变异的特点,旨在正确理解和看待广告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外作家的气质类型及吴敬梓的创作经历的考察入手,提出吴敬梓是一位理性型的作家;他所创作的《儒林外史》也因此成为理性型的小说。其理性化的特色既表现为思考的深刻性、人生主题的普遍意义,还表现在作者以“常醒的理解力”借助形象传达理性内容,具体说来,它呈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结构的完整性,二是人物统一于主题,三是细节和语言的理性色彩。无论是结构、人物,还是细节和语言,都清晰地体现着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意图,都是作家理性的外化结果。但是,《儒林外史》中的理性并没有损害艺术形象,而是灌注着“生气的情感”,这就使作品既具理性特色,又是一部伟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9.
尼采认为,“理性”源于逻辑的虚构,其内容是错误的堆积。首先,“理性”的基石──逻辑是不可靠的,世人对逻辑的迷信是“理性迷途”的开始;其次,靠逻辑营造起来的整个“理性”的认识体系也是不可靠的,而这一体系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特别是基督教的道德体系更是骗人的谎言。在他看来,“肉体”或“生命”才代表着真正的“理性”,才是人类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出发点。他的“非理性”提倡的就是尊重“肉体”,高扬“本能”。  相似文献   

10.
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的概念》一文中,论述的神话中包含了启蒙,启蒙陷入了神话的观念表明,启蒙和神话在关于世界的二元性、思维的同一性以及必然性的观念方面的一致,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启蒙和神话在解释历史方面有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人类必须通过自我牺牲才能够生存。在神话中,这种自我牺牲表现为祭祀制度,而在启蒙中,则表现为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是一种狡诈的理性,西方文明的道路就是依靠狡诈的理性来获得自我生存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道路必然会在我们的进步中伴随着退步。要摆脱这种报复、轮回的必然性就是要认识到神话和启蒙中的狡黠的理性的危害,并从中把握积极的启蒙的要素。《启蒙的概念》不是反文明、反理性和反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变异,是英语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赋予诗歌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魅力,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变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语域、书写、语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建筑流派也同样变化着,本文通过对建筑外墙的表象变化的论述,引出建筑流派的变化,阐明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建筑哲学的变异,墙的变异可谓当代西方建筑流派变异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作为一位“多产多奖”作家,善于运用多变高超的语言艺术使得其作品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而在她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充斥着大量的语言变异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矛盾表达变异方面。多种变异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审美特性,也显示出她炉火纯青的语言造诣与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以《金陵十三钗》为例研究其变异修辞特征,透视其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探讨了荒诞派戏剧与宗的情绪,指出这种“情结”是西方基督教化中理性与信仰的情绪发展到现代的一种变异现象,即理性变为非理性,信仰陷入危机;而这种变异又深刻的影响了荒诞派戏剧的悲剧主题、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使荒诞肖戏剧与宗教结合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观察的理性”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最长的一节,但却被研究者们长期忽视。本文区分了黑格尔讨论科学的三种进路,并从《精神现象学》的主题出发,把该节解释为黑格尔从 “意识形态”分析的角度对科学的特性进行的哲学反思。基于对“理性”意识形态的分析,黑格尔揭示了科学认知的自主性、无限制性和概念自觉,以及科学认知的实在论基调和发现 (而非发明)的逻辑。在“观察的理性”的具体讨论中,黑格尔揭示了科学描述和分类的本质,以及科学规律的普 遍性这一特征在不同学科那里的复杂性。而黑格尔对面相学和头盖骨相学的批判还揭示了当代脑科学里也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物质主义对应思路的谬误。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当今的我们理解科学的特性来 说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偏离语言常规使用的社会变体,属于语言变异现象。网络语言变异给传统语言规则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体现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权利变迁等文化价值观。然而,根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语言游戏论”,尤其是家族相似性和社会建构理论,网络语言的变异实属语言变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语言不需要遵守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的传统智慧,但是这一智慧只有在当今中国才上升为整个国家的发展观念。和谐是衡量发展的一个公正尺度,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体现;和谐是一种重要而积极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社会摩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能为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含着和谐理性,而统一战线与科学发展观在和谐理性方面高度契合,和谐是科学发展观与统一战线共同的价值理性。统一战线就是以人为本做人的工作,就是在承认多样性和多元主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大团结、大联合,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目的是实现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统战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理性,需要着重做到“内外和谐”、“前后和谐”、“上下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关系,更是一 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存、共在、共同发展的关系.师生关系的状况关 系到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进而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近年来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冲突的案 例却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师生关系紧张、冲突的具体案例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扭曲变异 进行现实透视,发现中小学师生关系的扭曲变异主要表现为———亵渎生命、互不尊重、情感淡漠等;从理性主 义、教育功利化、教师权威、学生权利等多个维度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扭曲变异进行分析,并呼吁师生关系回 到原点———生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良好师生关系的理性诉求,即存在意义上相互依存、人格意义上相互尊 重、过程意义上精神相遇、情感意义上相互理解与关怀、生命意义上相互珍爱.  相似文献   

19.
作为偏离常规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变异广泛存在于各种语体之中。网络语言,日益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其特征常常呈现出时代性、幽默风趣性和方便快捷性。在归纳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特点的基础上,文章揭示了其三个变异规律,即普遍性规律、创新破坏性规律、简洁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特色小镇发展中也暴露出了“房地产化”、过急过快、经营混乱等众多问题,建设特色小镇需要理性思考。从“行动—规则”视角对特色小镇背景、内涵、成功及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个体行动和行动协调所形成的自组织系统,特色小镇的特色是内生于动态演化的自组织系统。成功的特色小镇一定是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发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发挥了企业家创新精神。失败的特色小镇并未形成特色产业支撑的自组织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作用。因此,基于“行动—规则”视角,我国特色小镇应坚持理性发展、因地制宜、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等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