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事本末是我国古代三大史书编纂体裁之一。从目录著作中的史部分类为视角来探讨,纪事本末从一部书名到成为一种史书编纂体裁,有一个被逐步认定的过程。《通鉴纪事本末》问世,纪事本末体裁在事实上开始出现,但并没有被史家内化为一种概念,并不是纪事本末体裁确立的标志。《四库全书总目》在史部中首设“纪事本末”这一门目,标志着纪事本未体裁正式确立,完成了从事实上的出现到概念上的认定这一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1994年岁末,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1893—1976)。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毛泽东军事活动的编年体著作。《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以下简称《纪事》)共70多万字。此书以其特有的编年体形式和融史料性、学术性为一炉的内容编撰。  相似文献   

3.
《三国遗事》是韩国最早而完整的佛教史著作,也是韩国第一部通史性著作,保存了韩国上古时代丰富的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它真实地再现了春秋两百多年的政治风云、社会生活;《左传》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它有作者的想象和创造.因为在那个时代文学和史学的关系是那样的紧密,那样的难解难分.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著作,也是古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著作;《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著作.这两部著作在汉语语法学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它们进行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两部著作之间有许多相似点,也有许多不同点;相似点中又有不同点,不同点中又有相似点,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似点反映了《文法》对《文通》的继承,不同点标志着《文法》对《文通》的发展.《文法》对《文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就是这两部著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说解字义、分析字形、标明音读的字典,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也是一部训诂学著作。《说文》首创了部首编排法,用六书的理论来解释文字,确立了六书的体系,保存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保存了古音古义,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依据。《说文解字》诞生之后很快就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并逐渐引发了一门学科——说文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鸡林类事》是我国北宋时代孙穆撰写的一部有关朝鲜风土、朝制、语言的著作,原作还附有《表文集》。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没能全文流传下来。元代陶宗仪编纂的《说郛》收录了很少一部分风土、朝制内容,全文保留下来了有关语言的《方言》一卷。这里,用汉字写音的办法记录了当时高丽语的356个单词的读音,不仅为研究十二世纪朝鲜语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宋代的汉语语音提供了难得的语言学资料。因而,《鸡林类事》  相似文献   

8.
《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宋代私家刊印不下十数家,至今保存下来的刻本仍有八种之多。这些刻本传至今日,最少的也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他们的保存状况如何?递藏源流怎样?保存在何处?版本为何?著录情况怎样?作为集部中影响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一部书,搞清楚这些问题,对《文选》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探讨《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揭示它的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司马迁《史记》以前的历史著作 ,或系年记事 ,或分国记事 ,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 ,但一般都流于片断 ,不够集中 ,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 ,人物是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的 ,目的只在记述某一时期发生了某事 ,在某个事件中某些人物在活动而已。因此 ,它们虽然也写到了一些人物 ,甚至某些篇章里也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但总的说来 ,是分散而不完整的 ,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经典 ,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 ,蕴含着丰富科学理论资源的宝库 ,值得不断研究与开发。但其第二、三卷 ,全是由恩格斯对马克思生前留下的手稿进行整理、编纂和出版的 ,恩格斯说 :他只能使其“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故使原稿中的许多笔误保留了下来。它虽不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原理的大体 ,但会对广大读者彻悟每一字句有所影响 ,莫若适当勘正更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经典 ,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 ,蕴含着丰富科学理论资源的宝库 ,值得不断研究与开发。但其第二、三卷 ,全是由恩格斯对马克思生前留下的手稿进行整理、编纂和出版的 ,恩格斯说 :他只能使其“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 ,故使原稿中的许多笔误保留了下来。它虽不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原理的大体 ,但会对广大读者彻悟每一字句有所影响 ,莫若适当勘正更好。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谋略浅议蔡锋《战国策》一书不仅是一部文献价值很高的历史著作与文学著作,也是一部纵横捭阖之士的谋略大全,有许多可资借鉴和学习的智谋。但在过去,学者多重视它的历史史料的价值和语言文字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它的谋略价值的总结和研究。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3.
我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如果从进入大学历史系念书算起,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实际上,除去“文革”十年,真正坐下来从事学习和研究,也只有十七八年的时间.1980年以后,我陆续出版了《梁启超传》、《王莽传》、《刘邦评传》(与安作璋先生合著)、《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历史上的反动人物》等著作和论文50余篇,150万字左右.自然,这点成绩,无论就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有关于《晏子春秋》著作属性的“历史小说”“传记文学”和“传说故事集”三种主要观点,其实《晏子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独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传记”.从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三部著作所采录的《晏子春秋》材料的性质来看,也证明《晏子春秋》是一部由后人搜集,通过大量古史和民间传说材料,反映重要人物生平和历史贡献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15.
《述善集》与西夏遗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述善集》是新近于河南濮阳发现的一部由当地西夏遗民唐兀崇喜于元末编纂的一部著作集。现存抄本2 件,保存完好,全书共分《善俗》、《育材》和《行实》3卷,内收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共75篇,保存了极为丰 富、异常珍贵的濮阳西夏遗民资料,对西夏遗民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杰作。唐人刘知几《史通》对《左传》评价说:“著作罕闻,古今卓绝。”《左传》记事详备,文采华赡,在文学方面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文学史家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认为,《左传》是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左传》作者善于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记述历史事件,描写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与希罗多德都是世界上杰出的文化巨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5年)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收录、整理、编次的“六经”,为后世保存了丰厚的历史资料。其中依据鲁史、周史和春秋其它各国史编撰的《春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史书。古代希腊的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前425年)是将西方传说的笔录转化为历史学的第一人。他所撰写的《希腊波斯战争史》(即《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叙事体历史著作,故他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孔子在史学方面的成就认识不足,以为在中国只有比希罗多德晚两百多年的司马迁才能与希罗多德相媲美,因此,称司马迁为东方的“历史之父”,故就其二者作对比研究的著述较多,而忽视了对孔子与希罗多德史学的对比考  相似文献   

18.
《蒙古青史》原名《青史》,著者不详,据书末所记“录书”时间和书中所述清嘉庆时史事,可知《青史》成书年代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即清道光、咸丰年间。此书是一部重要的蒙古文历史著作。它继承蒙古历史编纂学传统,不仅同《蒙古秘史》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都不能不给以《左传》一席地位,否则它就是一部蹩脚的文学史。作为中国第一部体例最谨严,叙事最完备的史学巨著,《左传》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正始地位是无可否认的.而同时,它又是一部成就卓越的传记文学作品.韩愈说:“左氏浮夸.”(《进学解》)这是贬辞.但这话从反面反映出了《左传》的文学性.当然,《左传》首先是史学著作,它不能超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实随心所欲地虚构渲  相似文献   

20.
何辉 《国际公关》2022,(3):41-44
"恺撒"(Caesar,CaiusJulius,公元前100年—公元前44年)这个名字,可能会激发很多人对于战争与历史的浪漫想象.他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也是古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他最为人知的一部著作是《高卢战记》,此外还著有《内战记》.如今,一般所说的《恺撒战记》,实际包含了五部战记,它们是恺撒所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