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福利概念与生活质量指标——欧洲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福利概念的演进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并对欧洲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和结构作了详尽的分析。文章认为 ,生活质量指标已成为分析社会福利的概念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生活质量研究的新发展:主观指标的构建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中 ,主观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国外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一个综合的视角对主观指标在生活质量测算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操作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的分析,探讨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问题。经分析,不同性别的农村老年人在收入、支出等项目上存在差异。如何缩小差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构筑两性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城乡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N=1224),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于城乡居民的测量学特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适用于城乡居民。运用该量表对城乡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初步比较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低于城市居民。这种差距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差距。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对农村社会的观念与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城市社会,因此农村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20年来我国家庭生活质量研究的历程回溯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以来,我国家庭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领域的指标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已在三个方面基本取得共识:一是分析测量家庭生活质量应采用主观和客观双重尺度;二是应从满意度而不是幸福感角度去测量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观感知;三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核心因素为婚姻质量。但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1.许多指标测量过程事先并没有进行慎重的理论思考,也没有对家庭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界定;2.不少研究对家庭生活质量究竟含有哪些层面及各层面之间的关系关心不够;3.一些研究热衷于为家庭生活质量估计一个单一的刻度;4.家庭生活质量的主客观指标单一使用或混合使用局面同时并存,研究成果之间难以形成对话平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家庭生活质量测量的科学性、指标的灵敏性和可感性、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等均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研究层次的提高和学术深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根据2005年对东京市民、2009年对北京市民关于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国公众的环保行动更多集中于日常环保行为,公益环保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日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中国公众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愿更为强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完善环保法制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进一步提升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之变迁--对1991年与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 1 991年和 2 0 0 1年两次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 ,从 6个方面 ,选择了 9个主要指标对近 1 0年来北京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轨迹进行了初步的描述。研究表明 ,近 1 0年来 ,北京城区居民在物质生活方面有显著改善 ,但无论是 1 991年 ,还是 2 0 0 1年 ,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得分都没有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这说明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部和东部就地城市化的差异——基于中原城市群与海西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就地城市化的演进模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中原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就地城市化演进机理和地域特征各不相同,两者的就地城市化在区位禀赋、动力机制和演进行为绩效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Two studies examined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developing perceptions of gender inequality. The first study examined 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mong 272 early,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focusing on the spheres of politics, business, and the home. Results indicated an age‐related increase in perceptions of male dominance. Men were seen to have more power and status in politics than in business whereas relative equality was seen to exist in the home. The second study included 96 child and adolescent participants aged 7–15 and once again found an increase in general perceptions of male dominance with age. Results suggest that young children are less explicitly aware of gender inequality than might be assumed given their extensive knowledge of power‐loaded gender‐role stereotypes.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最近甚至开始出现女性超过男性的趋势。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研究探讨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并着重检验影响教育获得的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性别不平等存在城乡差异,农村户口居民的性别不平等程度高于非农户口居民;第二,父亲的职业地位指数(ISEI)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低,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第三,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群体,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最后,不同教育层次入学机会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也不相同,教育层次越低,升学机会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笔者认为上述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模式来源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父权制观念或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认同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详尽、统一的职业分类系统,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业的性别隔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全部职业的性别隔离程度自1982年至今持续上升。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高,自1990年以来不断下降。本研究明确区分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和性别构成的变化对职业性别隔离的影响,后者对理解性别不平等更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扩张大大缩小了两性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年轻一代的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男性。研究高等教育横向分层维度对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尤为必要。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从大学专业隔离的角度入手,分析大学毕业生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分析发现,首都高校存在明显的专业性别隔离:女生更多地集中在文学、历史、艺术等专业,而男生更多地集中在理工科类专业。大学专业对毕业后个体能否进入男性主导职业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男性,女性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更低,在控制了专业后,这一差异显著降低。非线性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若男女在专业分布上没有差异,不同性别群体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差异会减少40%~50%。该发现对理解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s there a Gender Difference in False Belief Develop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ntribu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environment to their acquisition of theory of mind skills, combined with the well documented advantage for girls in mental state talk with siblings, peers and mothers, might lead to a female advantage on false belief tasks. We present a post‐hoc analysis of large datasets from two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A slight advantage for girls on false belief task performance was found in both datasets and was only apparent in younger but not older children. Language ability could be controlled for only in a smaller subsample of one dataset and cannot be ruled out as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this effect. However, if there is an age‐specific advantage for girls in false belief acquisition it is a weak effect only.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与上海经济辐射能力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指出北京在经济辐射能力方面远弱于上海,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两个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发展趋势,最后就北京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Vanessa A. Green Antonius H. N. Cillessen Donna Berthelsen Kym Irving Di Catherwood 《Social Development》2003,12(4):586-604
Knowing when to compete and when to cooperate to maximize opportunities for equal access to activities and materials in groups is critical to children's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individual (gender, social competence) and contextual factors (gender context) that may determine why some children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 others. One hundred and fifty‐six children (M age=6.5 years) were divided into 39 groups of four and videotaped while engaged in a task that required them to cooperate in order to view cartoons. Children within all groups were unfamiliar to one another. Groups varied in gender composition (all girls, all boys, or mixed‐sex) and social competence (high vs. low). Group composition by gender 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found. Girls were most successful at gaining viewing time in same‐sex groups, and least successful in mixed‐sex groups. Conversely, boys were least successful in same‐sex groups and most successful in mixed‐sex groups.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found at the group level of analysis; however, the way in which the resources were distributed differed as a function of group type. Same‐sex girl groups were inequitable but efficient whereas same‐sex boy groups were more equitable than mixed groups but inefficient compared to same‐sex girl groups. Social competence did not influence children's behavior. The finding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 the effect of gender context 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the relevance of adopting an unfamiliar peer paradigm when investigating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的后天建构性使其成为分析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该角度重新审视海南历史上的汉黎互动,发现这种互动在本质上是两种迥异的性别文化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汉文化中的传统女性性别角色被黎文化不断挑战和改变,出现“女主外”的现象,但男性在政治领域的主导使“女主外”行为与支持男性“向学”的目的挂靠,女性“主外”行为的社会价值被贬低。“女耕男儒”的性别关系不但未能使女性获得自由,反而造成另一种性别压迫,最终成为海南独有的“男为尊”父权文化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随着女生受教育权利越来越得到重视,男女生在受教育机会方面趋于平等,但学校中却出现了男生平均成绩相比女生普遍偏低的现象,学生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学校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学习成绩落后的现象多存在于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的学校。进一步加入中间变量,初步探析其形成机制后发现,在较差的学校中,男生容易在同伴群体中形成反学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女生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因而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妇女发展纲要的要求,从国情出发,参照反映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常用指标,尝试构建了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作出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均处于中等发展程度,与健康、教育和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相比,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还相对滞后,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以及男女两性家庭责任分担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