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上世纪30年代从新疆迁入青海柴达木地区的哈萨克人,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后于1984年在追认“故乡”的观念下全部搬迁至北新疆各地,而自1986年始,其部分人员又返迁至格尔木市周边草原地区。他们在经历了15年的漂泊之后,2001年部分被政府迁回至新疆奎屯地区,部分安置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大柴旦行委马海镇。田野研究发现:青海哈萨克人不同代际的故乡观念均充满了想象与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反复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30-40年代哈萨克人自北新疆大规模东迁至蒙古国西部、中国甘肃西北以及青海柴达木地区,最终形成了祁连山南北哈萨克人游牧居住之格局。入迁青海的哈萨克人与柴达木地区原居住民族、马步芳地方政权之间的周旋始终伴随在其迁移历程中。通过流传的已有文字文本及现居住在北新疆各地与柴达木地区亲历迁移过程的哈萨克、蒙古人士之口述文本,可清晰体察到:族性在历史记忆中扮演着强大的决定性力量,记忆的拾回、传述、策略性失忆(记忆)无不是在族性的规制下进行的文本制造。  相似文献   

3.
青海哈萨克人历经反复的迁移之后最终于2001年被安置在青海省海西州马海村。对其食俗的田野研究表明:虽然他们在地理空间上远离族群主体,是较为"孤立"的人群,但无论周边生活环境及交往族群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俗却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仍然维系着哈萨克族的饮食传统。这种族群内部未对变化中的新环境进行调适便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反调适现象是青海哈萨克人族性与凝聚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迁移人群的社会适应是移民社会研究中经常面对的问题,青海哈萨克人的反复迁移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当地社会的适应程度。通过对1984年迁居新疆奇台县的五马场乡青海哈萨克村及2001年迁居新疆奎屯市开干齐镇开干齐村的青海哈萨克人的田野调查表明,规制其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是出生地及故乡认同、现居住地的生存环境及经济条件、迁入时间的长短。最终认为,迁移人群的故乡认同情况可以反观其对现居住地的社会适应程度,即"何时成故乡"的背后是迁移人群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新疆阿勒泰等地区的一部分哈萨克族迁徙青海,为了生存他们备受艰辛,到了21世纪,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迁。青海哈萨克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取得质的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积极调适。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员,有87.68万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5%,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居住在与新疆毗邻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就新疆看,哈萨克族畜牧业比重约占全疆牧业的一半,是我国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哈萨克族的人口素质,对于促进我国哈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民族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情况,将为了解民族历史演变提供新的背景。文章阐述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和分布的基本内容与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历届人口普查资料及各类有关调查和文献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趋势同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新疆几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离婚率变动及其地区差异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索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因素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除此而外,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境内也居住着部分哈萨克族,人口约有七十多万人。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民歌、叙事诗、民间故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托茂人口史与青海蒙古兴衰及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文献中一经出现,就伴随着其人口数据状况变化,反映着托茂人的来源、分布以及青海蒙古和西北社会的发展变迁。人口统计,是一项社会治理术,也是群体生存延续的关键,自清末几经战乱、离散,托茂人最终在新疆和青海重生,且青海托茂人藉此获得了社会认可。托茂人口的演变进程,呈现了青藏高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在老龄化高峰和死亡率高峰到来时导致农村人口负增长。农村人口负增长将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人口城市化方式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逐渐转变为农村人口死亡减少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效率与流动人口规模高度相关,流动人口效率也同样存在流动人口规模效率递增、流动人口规模效率不变和流动人口规模效率递减三个规模效率状态。流动人口是社会总人口的一个构成部分,有适度人口就必然有适度流动人口,决定一个国家适度流动人口规模P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社会总人口G、制度自由度S、比较收益差别C、实际流动人口A、失业人口U、其他变量N,适度流动人口的基本函数方程式就是:P=f(G,S,C,A,U,—N)。中国适度流动人口=现有显型失业人口 城乡隐型失业人口 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新吸纳就业人口,这些流动人口是现有的符合效率要求的实际流动人口的存量和增量之和。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从本质上看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然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来生产人,才能促使人口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以1990和2000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未来西藏人口的发展态势作了预测。预测分析显示,西藏正处于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未来25年内,随着总人口的变动,西藏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比重也将发生显著变化,2010—2030年间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西藏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教育、农牧业及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以及外贸和边贸,以实现真正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6.
宁夏人口的现状是: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高于全国,老年人口增速快。未来一段时间宁夏人口的发展态势是,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育龄妇女人口将出现高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进劳动人口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宁夏人口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口文化内涵是关于人口质和量、结构、生命过程和环境观及其外化 ;人口文化外延则是人口变动、人口结构和人口特征演变的基本领域。人口文化系统包括生育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流迁文化和死亡文化的五维结构。其本质特征包括形式上的文化性、内容上的综合性、功能上的整合性、目的上的实践性和行动上的自觉性等。可分为家庭、社区、国家和世界四个层次。是生育观、婚姻观、伦理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民族性、科学性和群众性是中国人口文化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到现代人口理论的转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基本框架,指出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历史地位不应被否定;说明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与马尔萨斯模型的异同;阐述现代人口的基本理论完全与马尔萨斯模型不同,其中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人口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人口思想.其中,对"两种生产"原理的新阐释、对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以及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论述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宝贵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人口增长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提高人口素质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的论述,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阐述,为今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