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通过高技术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阐述了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机制,并以产业关联的纽带作用为依托,提出了加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关联带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通过高技术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阐述了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机制,并以产业关联的纽带作用为依托,提出了加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技术是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讨论高技术产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贡献及贡献率的测定方法,测定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并就高技术产业如何持续提升陕西经济,提出坚持用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投融资力度及加快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业作为贵州“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其创新能力对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增长带动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贵州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促进贵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995至2007年间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从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横向对比进行关联系数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灰色关联度为1,作为主导力量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西安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概况、优势及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为迎接西部大开发,促进西安市发展高技术产业应采取的重大措施及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构思了西安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利用数字金融将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现。选取近十年陕西省十个地市级区域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增长水平,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驱动高技术产业聚集并加强正向作用。分区域来看,关中地区与非关中地区的数字金融均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前者高技术产业集聚中介效应显著,后者高技术产业聚集中介效应不存在。各地政府部门应当加快完善数字金融体系,但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则应当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临空经济发展使得空港城市成为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承载地,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2004—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分别探讨临空经济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作用显著,航空货流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临空经济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大且最显著;临空经济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其中对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最大;航空客流引发的高端人才流动是高技术产业内部集聚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对于四川省建设中国西部经济强省 ,成都市建设中国西部战略高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非均衡发展 ,在成都市建立完善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带 ,是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举措。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成都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是完善成都市信息产业西南高技术产业带的基本环节。本文对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成都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条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成都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义的产业发展历史演进分析入手,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式;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历程分析入手,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动态过程;进而研究总结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八种技术经济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基础的差异,决定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起步同样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西部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时,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和新的布局是实施产业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东西部文化产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重大突破.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新亮点和增长极的产生,预示着该地区文化产业有可能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但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亟待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资源、市场 ;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怎样看待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旅游业能否成为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经济总体情况及云南省三次产业作两阶段偏离-份额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而云南省产业结构却未得到有效调整,且其二、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进而严重制约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从省情出发,云南应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14.
围绕转变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绿色低碳产业对接目前成为两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一直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并提出依靠闽台光伏产业合作等战略发展海峡经济区光伏产业集群。本研究围绕福建省内闽台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出影响闽台太阳能光伏产业创新网络能力的因素,提出对持续创新网络能力的评价指标模型,旨在更好的实现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联动效应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基于技术创新、产业联动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的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联动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对科学地评价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联动性的强弱。而从评价结果来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后着力点可适当地考虑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再到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同时,在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过程研究中发现,国家需求、产业创新和经济联动是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过程的三大要素,其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于产业创新过程中,包括政策系统、市场系统和技术系统,因此,发展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关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技术经济进程已显示出超越传统工业的经济学特性,除了规模经济性之外,其关联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是传统工业所不具有的。范围经济性,是指在高技术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过程中,带动其相关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关联经济性,主要是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进程中,每个创业周期之间,以及在单个创业周期内,创新的经济价值是相互关联的;速度经济性,即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发展链,一项高技术要在最短的时期内实现其产业化、规模化的创业,否则该项技术将很快被淘汰。认识和掌握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过程的经济学特性,对发展高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我国2003~2011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区差异和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这些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效应在东部更为强烈。与此同时,本文还基于倍差法检验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效果,发现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需要高技术产业发展引领,而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对就业岗位是否会产生冲击而造成大规模失业,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为此,将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演化经济地理学主题相结合,采用“产业空间”方法测度了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关联性,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与其他产业关联密度在城市工业就业上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1)高技术产业具有就业创造效应,城市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因高技术产业诱发关联产业发展而显著增加。(2)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技术应用与服务,使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释放出一定规模的劳动力。(3)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密度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提高促使产业规模扩大、提高居民收入促使消费需求提升等机制促进城市产业就业需求增加。高技术产业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就业的促进效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扩大内需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图示结合的方法,以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指导思想,分析了扩大内需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阻碍,提出中国必须发展低碳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升级贸易结构等建议。研究结果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