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发生的银行系统性支付危机 ,引发了各国政府与学者对现有的银行监管制度进行反思 ,大量的文献探讨了银行放松“规制”以来的监管制度 ,审慎监管思想得到普遍认同。本文对代表假说与激励监管理论进行综述 ,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杜克大学的施瓦茨教授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囿于其属性与特点,极易出现信息失灵、理性失灵、责任失灵、委托代理失灵、激励失灵等市场失灵问题,也极易累积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通过事前和事后监管,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和系统性风险最小化的监管目标。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绿色信贷制度是我国节能减排经济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绿色信贷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以此讨论如何才能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激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环保标准统一明确、企业的环保信息传递顺畅,且银行有完全的政策执行力,则对关注长远利益的企业,绿色信贷有很强的节能减排激励,但对追求短期利益的企业,激励作用有所不足.在当前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需要围绕绿色信贷进行制度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4.
路锦非 《兰州学刊》2009,(5):108-11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中存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参与主体多、委托代理链条长,使得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委托代理风险。文章通过构建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有效甄别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分别对这两种委托代理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得出各自模型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结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引导代理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行动,达到双赢目的;代理人必须与委托人风险共担,采取有奖励有惩罚的分成比率收益方式,而不能仅提供固定的管理费。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问题,即代理问题。经过30余年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已由传统的双边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出多代理人理论、共同代理理论和多任务代理理论。这些代理理论都遵循着同一的研究范式、假说前提和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合作预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等四个不同视角考察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初步构建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股票期权激励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契约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霍姆斯特朗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完全契约理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中的契约和制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如何通过提供一份有效的激励方案来诱使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人采取与委托人利益相一致的行为,以减轻道德风险对企业运行的破坏性影响。从激励的视角看来,霍姆斯特朗的完全契约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债转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移动应用市场安全问题突显与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现实情境,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部门对应用平台的激励与监管机制,构建了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比未引入与引入声誉机制及公众参与的契约模型最优结果,对契约关键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声誉机制和公众参与均对应用平台努力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能有效降低应用平台的道德风险;激励系数随声誉系数的增加而减小,随公众参与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政府监管强度则随声誉系数增加而增加,随公众参与度增加而减小,即二者取值取决于声誉系数和公众参与度两个因子的大小。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推进移动应用安全的有效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管权力视角下的股权激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制度背景,以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研究高管权力视角下的股权激励效应问题,进而分析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组织中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薪酬激励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从组织的行为实践来看,现实中存在着工资、奖金、锦标制薪酬、团队激励薪酬等多种薪酬激励合约。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理论,所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对代理人实施有效的薪酬激励,以使代理人自身的财富增长和公司价值增长保持一致,从而减少代理成本,规避代理人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以对这一问题研究最多的美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企业代理人的高管,其薪酬持续增长,CEO的平均收入从1980年的100万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500万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缺陷,不能有效解决社会医疗保险监管中监管人的监管积极性以及监管力度的问题,因此,应进行制度创新,实行医保管理机构与医院一体化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特有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乡镇企业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理顺现有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以保持其经营机制上的优势。本文拟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乡镇企业中内含的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探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途径。一、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从某种意义上,企业是由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企业职工等…  相似文献   

13.
国有产权代理人选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引发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扬弃与重构。为了寻求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市场性委托代理契约对行政性委托代理契约的置换。这种契约置换能否有效地得以实现,关键在于作为国有产权所有者的国家如何通过委托代理契约,选择国有产权实际运作的代理人。在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经营者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这表明国有产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就这一现…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要快速成长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寻求规范性给企业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首先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契约来约束代理人,是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关键。现实中民营企业如何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经济租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永恒问题,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可能的视角,尤其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民营企业能否持续成长是民营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代理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决策正确与否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重大。本文建立了基于风险溢价与确定性等价条件下的薪酬激励模型,分析了薪酬激励对民营企业动态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方法,通过阐释公共行政领域委托—代理的基本框架,针对社会救助制度管理中委托—代理链条复杂并且过长、救助双方信息不对称、双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等现状,深刻剖析了诸如“真假救助对象”博弈等逆向选择和中国式“福利依赖”等道德风险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现代经济理论关于激励问题的研究十分热烈.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资本结构可转性、资本收益中间性、资本保值增值安全性和债转股条款灵活性等特性,使得其运用于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成为可能:深化了产权功能,优化了激励功能,强化了约束功能和优选经理人功能,降低了代理成本和债权人成本,为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新的进步,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持有者各方实现各自的最大利益提供了一个新的均衡,值得在实际中运用和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7.
信贷过程中存在着银行和客户经理之间的信息非均衡,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有可能会出现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这势必导致日后的信贷风险。据此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客户经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显得非常重要。采取类似于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制度的“延后制薪酬”以及“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之绩效评估,作为对客户经理长期激励的有效手段,则不仅能减少风险而且能产生长期效益,避免“短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与西方公司制度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双重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即初始所有者与代理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所有者与代理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为此支付昂贵的代理成本。对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及我国国有企业的营运实践表明,企业综合代理成本与代理层次呈正比;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成本与综合代理成本成反比。因此,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降低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减少代理环节;二是完善对代理人的激励、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规制经济学的规制俘获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传忠 《东岳论丛》2005,26(1):52-54
政府规制俘获理论(Capture theory of regulation)是现代规制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可划分为传统规制俘获理论和新规制经济学的规制俘获理论。前者忽视了规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影响,没有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规制俘获问题;后者则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重新解释了规制俘获发生的原因及机理。这一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政府规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层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信贷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存在着对营销工作激励过度、而对信贷管理工作激励不足的问题,从而诱使信贷人员将过多的努力花在营销方面而忽视资产质量。本文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对基层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产生有效信贷激励机制的基本条件,即将营销工作与信贷管理工作由不同的人员分别承担,并实行不同的考核激励机制,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