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剖示中国传统化与中国民俗心理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民间信仰在民俗心理中的地位,并着重解析了中国传统化对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注重和开展对人类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差异及成因的研究成了当今学术界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评价《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并探讨其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因和内心文化架构  相似文献   

3.
英汉民俗习语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生存方式 (包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 ;②礼仪规范 ;③色彩取向 ;④英汉动植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研究英汉民俗习语反映的民族心理异同 ,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悠久的历史给皖北临涣地区留下辉煌的文明积淀,各类原生态民俗美术留存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区划环境、历史沿革、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格式、民俗事象及民俗心理等层面切入,对皖北民俗美术的文化生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民俗美术既是一种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5.
生育文化与民俗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生育文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已经涌现出许多。本文指出,在生育文化的讨论中,人类学家的意见是十分有用的,因为人类学的关键词就是文化。正如大量界定所阐明的那样,生育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观念,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民俗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人发掘了在文化制约下的个体、群体乃至民族的深层的意识结构 ,从而在广阔的背景上塑造了人物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 ,以展现巴蜀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  相似文献   

7.
桃文化是中国树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无论是它的花、果,还是枝干,都包含着或单一、或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桃树身上,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植物崇拜的渊源与历史及其与之相关的民间俗信形成的原因,而且还能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民俗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沉积。汉字是据义构形的,在汉字里留下的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印痕。从那一点一画中间我们可以依稀辨认出祖先们生活中存在过的民俗、观念、创造和智慧。汉字在字形的安排上,以不同方法来表现民俗心理的趋向:一种是表示人们所喜见的事物,另一种字形构造是表示人们所忌见的事物或不吉的事物,第三种是心意民俗范畴的字往往都带有“心”的字素。  相似文献   

9.
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像为拍摄对象的一个崭新的摄影门类。在民俗摄影采访过程中,采访者的心理历程会随着采访的进行而与对象产生互动,互动的结果导致了采访异化现象的发生。心理异化在民俗摄影的采访过程中,会极大地影响采访过程,从而使采访失去其原来所希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泰国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佛教的哲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泰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等各方面。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来简要说明泰国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概述泰国传统节日和生活方式及双手合十的礼貌礼节来阐述泰国的民俗,希望能对国际跨文化交际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虽有学者认为巴人有自己的文字,但学界总体却认为巴人及后来的土家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起码是没有成体系的文字。实际上长期以来,土家族都习用汉字,故而其民俗中汉字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俗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必须得到游客的认可和适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让游客在参观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民族民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才能使陈列展览的目的与游客参观的目的达到和谐统一,民俗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和宗旨也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帽子有防寒避暑、礼仪装饰的作用,其民俗构成有多种因素: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功能用途、民族差异、区域时节、质地款式和审美观念等。帽子民俗的演化主要受民族文化交流、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它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巴渠民俗婚礼文化是发源于四川巴中县和渠县一带的传统民俗婚礼文化,这一传统婚礼文化从西周延续至今,巴渠乡村文化精英——士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扩大自己的社会声望,巩固自己在乡村的社会地位,巴渠士绅利用良好的教育、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等文化资源,主动肩负起传承巴渠民俗婚礼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职责,维护了巴渠乡村的文化秩序,促进了巴渠民俗婚礼文化在传承中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皮影戏,在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冀皮影戏以民间艺术为文化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方言、雕塑等民俗文化的精华,形成冀东、冀中和冀南不同的影戏审美特色。冀东浓郁的方言结合独特的“掐嗓唱法”自成一派,冀中的剪纸、武术、杂技等民间技艺融入表演,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冀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为影戏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此外,各地区的民众信仰是滋养冀影戏的文化土壤,形成酬神赐福、警世劝善等影戏主题,使影戏艺术成为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及文化学的研究表明,心理产生的主体———人,心理产生的机制———大脑及心理内容都是文化性的,这决定了心理现象在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心理学研究必须以人的心理的文化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而对于已有2 0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来说,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特色、儒释道宗教文化特色及其在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特色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旅游作为人类潜在的生活需要之一,正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介入当代人的生活。而民俗是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事物与活动,与旅游活动密不可分。民俗既是旅游的文化渊源,又是构成旅游的文化内涵之一,同时也体现了旅游的文化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俗是旅游的文化资源。一、民俗是旅游的文化渊源《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三月初三),于两水(溱和淆)上拈魂续魄,排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悦)者俱往观矣。”演变至后来,与祈求幸福和安宁的同时,约定俗成地发展成民间的游春节日[1]。可见最早的游春节日源于祈福禳灾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是继《吴越地区民间信仰民俗》和《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之后的关于吴越地区民俗文化的系列研究成果。由于海岛的独特性,该课题在调查方法上,突破了以往民俗学的"投入式调查"和"参与式调查"模式,而探索到了第三种调查方式,即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人来调查和描述本地的民俗文化,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民俗学在理论上还存在着让人探索的广泛空间,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来建立中国的民俗学学派,有着崭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民俗看汉族的语言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崇拜是指对语言本身及其功能的神化。汉族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崇拜现象。汉族民俗中的语言崇拜现象分为语言文字本身被神化和语言文字功能被神化两种,其中后者又可分为语言巫术和语言禁忌两种。汉族人有着特别强烈的语言崇拜倾向,原因是:汉族人特别容易耽于语言幻想,汉族人特别喜欢比附联想,汉族人特别注重等级秩序。发展到今天,汉族民俗中的语言崇拜有的可能仅仅出于民族礼仪和风俗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