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判和反思近代认识论的基础主义倾向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话题,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点,但偏执于认识的差异、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基础主义否定客观真理存在之后,却缺乏重建认识论,的维度,在反基础主义的同时,又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误区。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认识论基础堂文立场的批判,反思这种批判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并在揭示后现代主义启身的悖论后,指出后现代主义批判之后认识论重建的方向是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学术界现代性的守护者们对后现代主义所作的批判 :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合法性的质疑 ;对后现代与后殖民及狭隘民族主义之间自然逻辑关系的警惕和对后现代主义堕落本质的反思。从对这些批判的分析中考察如何进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研究 ,进而探求现代学术研究和本位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与思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论,批判现代的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的思想解放.但是后现代主义由于错误解读解构与建构、理论与实践、真理与谬误、同一与差异、本质与现象、异议与共识的关系,又使人陷入迷茫.只有辩证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人才能真正赢得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4.
高雅与通俗虽然历来是文学批评论争的焦点之一,但受社会的后现代性、反理性哲学以及当代文学发展潮流的影响,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改变了欧洲文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维与叙事的新模式,反传统、摈弃终极价值和崇尚零度写作等特征成为学术界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下的定论。然而,这些基本特征仅为其表象,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些表象之下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的通俗化发展则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趋向。在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对人性的文学叙事与反思,仍是美国当代文学家,尤其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学作家作品中叙事与反思的核心内容。这就形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另类思维和叙事模式,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非完美性以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的完美性表现出来,进而形成当代美国作家在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以通俗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批判和人本质弱点批判以及人类理想社会憧憬的新途径。因此,唯有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知视角,从作品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关系入手来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通俗化发展,才能对其文学价值作出相对公...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表现出其商业化的一面,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解构了自身批判的严肃性.这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在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纳博科夫和品钦等人的作品中,这种现象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法学是继三大法学流派之后又一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潮.后工业社会造成的法律的危机不断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批后现代主义法学学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反思和质疑.后现代主义法学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否定,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和公式来阐释和衡量世界,方法论上则主张多元和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法学形成了一些很有创建且很有价值的旨在批判现代权利理论兼有探索未来法治的后现代主义法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哲学家对科学技术反思的理论形态主要有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追问、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批判,这些追问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坚持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克服了他们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从消解理性、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反进化理论等方面对现代化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指出现代社会主体失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商品拜物教等问题,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避免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失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中的戏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戏拟(parody)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艺术手法,它通过对原有艺术作品的戏谑性模仿,来实现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批判与更新.后现代主义者对于艺术传统的反思与批评意识越来越强,戏拟作为强有力的艺术批评手段在后现代主义的各个艺术领域空前活跃,因此,后现代主义时期又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戏拟时代".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就是这种背景下的典型之作.分析<白雪公主>在叙事、人物等方面戏拟的应用,展示巴塞尔姆对童话这种传统文学模式的反思和对现代人生存现状的透视.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批判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却走向了它自身的反面。“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性”为要彻底实现自身而进行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之内。“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传统的“主体性”概念、理性至上主义、旧形而上学的批判,而最终归结为人的自由生活——审美生活的彻底实现。因此,美学问题和文艺评论成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话题。文章专门以著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后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为例,具体说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彻底批判精神和自由创造精神。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尽管有些过激之谈和片面性,但其彻底批判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却是值得赞赏和吸取的。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与"跨文类写作"现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类写作现象在内涵理解上存在分歧,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文类"陪衬"观、文备众体观、复数归类观.在批判和反思这三种内涵分歧基础上,通过文类与后现代主义两者之间逻辑的和历史的互动关系演绎,我们认为:跨文类写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策略,是后现代主义所选取的文学理论主张之一,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品质在文学创作上的理想反映.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背道而驰,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以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迎接挑战,旗帜鲜明地从文化政治批判视角切入后现代主义论争,将后现代主义的起因归结为20世纪60年代激进运动的失败,并从后现代主义激进姿态中看到其保守本性: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犬儒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表现。于是伊格尔顿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批判,主张回归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清算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中国学术界在移植后现代主义时必须做的工作,因此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库尔特.冯尼格特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其小说《五号屠场》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在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阈中,《五号屠场》以虚构的模式即外星化的叙事立场解构了历史和虚构之间的二元对立;并以独特的个人化、主体化的历史视角切入,表现了在对历史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理想人性与生存状态的期待与憧憬。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作为一种对现代教育观批判反思的态度,冲击着传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农林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在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反思了现行农林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型实验设计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农林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重点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后传入中国的后现代主义,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但也造成了教育教学的一系列理论困惑,具体表现为后现代在中国是出位还是切时;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还是反思、维护;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是相似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对现代、后现代两种教育理念要兼收并蓄还是偏于一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起冲击作用还是具有指导价值等。这些理论困惑的不解决,将严重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英美批评界出现了重评英国经典诗人济慈的热潮,济慈诗歌中的启蒙思想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他在书信中表达的艺术见解等使他超越了唯美主义诗人的艺术境界,他的浪漫主义诗歌表现了强烈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对当前反思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局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 ,笔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有关思想的观照 ,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当前教育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借鉴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反思和批判,承认"差异性",提倡多元化思维,推崇平等对话,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调整、工作定位、创新工作理念、探索工作方法、重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判作为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反思是其最为明显的特点。反思所具有的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就决定了任何批判都有着明确的语境要求。理论和实践是批判所指向的两大基本语境。康德与马克思的批判分别是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展开的。理论的求真性和实践的求善性就决定了这两者在批判的方式与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差异性。但这两者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即他们都极其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以异曲同工之效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在有力地推动时代前进的同时,也充分地彰显了批判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