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秀美 《老年世界》2009,(19):26-26
她嫁给他的时候,经济不宽裕,只拍了个两寸的合影。他歉意地向她保证,等将来条件好了,他一定要陪她去拍个漂亮的婚纱照。她甜蜜地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2.
回家     
焦晓辉 《老年世界》2014,(13):21-21
他去敬老院看母亲。护工正在给母亲喂饭,母亲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朝前挥了一下手,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不吃!不要吃!不好吃!”护工手里的碗应声落地,地板上狼藉一片。护工叹口气回头拿簸箕,他正推门进来。护工告诉他,老太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不吃不喝,还总爱发脾气。他知道,母亲想他了。因为出差,他已有大半个月没来看母亲了。母亲看见他,立即安静下来,朝他招手,脸上笑意盈盈。他打开带给母亲的杂粮粥,蹲在母亲的轮椅旁一勺勺地喂她。母亲张大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口口认真地吃,不一会就把整碗粥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14,(5):23-23
日常生活中,想要认识眼前的男人,更深入地了解他,与其单纯停留在肤浅的花言巧语上,倒不如多个心眼留意他的口头禅,因为此时他已不知不觉地泄露了他的心理秘密。  相似文献   

4.
佚名 《现代妇女》2010,(8):16-16
他是个哑巴,大字不识,家境贫寒。为了糊口,他在村里的一家纸箱厂上班。18岁那年,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进城游玩,繁华的小城让他流连忘返。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时间飞快地过去了。等他想起要回家时,天已经黑了。他迷路了,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5.
萝卜婚姻     
他高大、帅气,她一见,就爱上了。相恋后,她才知道,他骨子里是个大男孩。 一次,她生日,他用半个月的薪水买了只翡翠“萝卜”发卡给她。真是一只可爱的“小萝卜”,卡在头上,“小萝卜”就在她的发上闪啊闪。他说:真美!嫁给我吧。 那个午后,她决定嫁给他。婚后,她发现他喜欢喝酒、打牌。 他俩薪水都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怀孕了,犹豫着要不要。他高兴地抱起她,当然要,我要做爸爸了,他得意忘形地说。她笑了,为了孩子你要少喝酒、打牌,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 他孩子气地笑了:当然。 一天,他上班,她叮咛,早点回来,不要…  相似文献   

6.
道歉     
周珂 《中外书摘》2007,(9):64-65
前些天去朝阳医院看病,汽车尾灯被一辆三轮儿撞坏了,骑车的是个外地中年人,看得出他很紧张,同时心里也在急速地想对策,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对他说,你道个歉吧。那人一脸茫然问道,道歉怎么个话?我说道个歉你就走吧。真是蹬三轮儿的,他连说了三个道歉。我说道一个歉就够了,我倒还欠了你两个。  相似文献   

7.
1943年,他才16岁,父母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死了。他身上除了父母留下的10个馒头,别无他物。拿着简单的行李,他踏上了去远方投奔亲戚的路途。一路上,到处都是落难的人,不少人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了。他小心地揣着那10个馒头,那可是他半个月的口粮,就是再饿,也舍不得吃。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他去取水,发现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子饿昏在水井旁。于是,他从怀里拿出一个馒头。  相似文献   

8.
Jian是个香港社工,2003年因为协助联系一老年社团赴港访问的事情,我在网上“认识”了他,老人们的访港获得了成功,之后我们就断了联系。2004年,我到广州参加两岸四地社会福利研讨会,报到递名片时意外地和Jian见了“面”,很愉快地有了几次交谈,感觉他是个对事业极富责任感、极有爱心和耐心的社工,思维活跃、超前,  相似文献   

9.
和几个同学小聚,漫无边际地聊着我们共同的过去。于是,那些尘封的往事拥挤着在脑海浮现,就像突来的潮水,留下一地的鱼虾螃蟹,蹦着跳着,心灵的沙滩不再平静。我又一次惦记起高中时的那位语文老师。记忆中,他又高又瘦,不怎么多说话。我因语文成绩好而得到他的器重,他常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贴在教室的墙上,或用他又咸又涩的家乡话读出来,灌进同学们的耳朵里。他其实是个很古板的人,对学生要求极严。要是哪个同学作文跑题了,或是观点错了,他会毫不留情地批上“不予记分”几个字。在教了我们一年语文课之后,他大概觉得时机成熟了,…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2):62-62
一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爱搞恶作剧的淘气小男孩,一个8岁,一个10岁。两个小家伙给父母惹了很多麻烦。小镇里只要有什么恶作剧发生,这两个小男孩肯定参与其中。一天,他们的妈妈听说小镇有一位传教士已经成功地训导了许多淘气的孩子,于是她费尽周折找到传教士,请求他也和她的两个儿子谈谈话.让他们变得乖一点儿。传教士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分别见这两个小家伙。  相似文献   

11.
忆大山     
贾大山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家乡正定,在他曾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当代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同事、朋友和所有认识他、了解他的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怀念他,许多文学界的老朋友和他家乡的至交,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12.
孙娜 《老年世界》2014,(18):17-17
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几个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却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一瞬间,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男孩哭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3.
张中桥 《老年人》2007,(3):55-55
著名医学专家洪昭光教授在作健康知识报告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东北有个病人,因肝区疼痛去做B超检查,医生告诉他肝脏上面长了一个瘤。他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腿都软了。第二天他又到医务所看病,医务所的大夫很关心地对他说:“你喜欢吃什么,就赶紧吃什么,反正没多长时间了。”结果不到半个月,这位老兄就只剩皮包骨头了。单位工会主席为满足他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的愿望,破例派四个小伙子抬他上火车去北京。  相似文献   

14.
办完林默的丧事,林小兵已经;隹备好了自己的东西。屋子里很安静,静得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个男人,一大一小,我们足足坐了近半个小时。最后,是林小兵开的口,他说:“我的去与留,你做主。”他瞪着漆黑的眸子看着我,故意稍稍抬了头,只是,七岁的年龄,他还不能从容地遮去他眼睛里的惶恐。林小兵随了他的母亲、我的妻子的姓,却不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世上同一天走了两个老人,天堂却因此多了一对厮守的人。 这一天,广东省中山市一位叫郑庆逵的老人,在告别人世的最后时分,依旧像近半个世纪里一直以来那样,恋恋地呼唤他的老妻:“婶婶,婶婶。”而仅仅半个小时后,他的“婶婶”不堪悲痛,也追随他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6.
他有一张非同寻常的嘴,腥能用乐器演奏出来的经典乐曲和女高音演唱的歌曲,他都能用嘴吹奏出来。他的口哨技艺堪称一流,令人惊叹。他开办了全国首个口哨吹奏专业网站,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口哨艺术团,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口哨艺术节……他的名字叫李立忠,凡是知道他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口哨李”。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07,(8):42-42
上两个月,我发现丈夫到了晚上总是外出,便叫人跟踪他,得知他去了过去的女同事家。后来在我的逼问下,他承认在我回老家待产时被那女同事勾引了。我气得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离开了家,丈夫吓坏了,抱着儿子追了出来。那晚,他又是下跪又是写检讨,痛哭流涕地保证不再重犯。  相似文献   

18.
陈远 《中外书摘》2007,(8):19-22
1918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踌躇满志地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42个春秋。他有理由踌躇满志。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以来的活动以及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也使他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相似文献   

19.
我读过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被一只苍蝇击败的故事。 说上届冠军正在进行一个大赛,准备挥拍的时候,发现一只苍蝇叮在他的球拍上。他挥手把它赶开时。一丝不快掠过心头。但那讨厌的苍蝇绕了个弯又飞了回来,依然叮在他的球拍上。他又狠狠地把它赶开。那苍蝇又一次固执地飞了回来。  相似文献   

20.
冰侣 《老人天地》2010,(3):38-38
一天,一位92岁的老人到老人院办理入住手续,虽然他已等了好几个小时了,可是他脸上还是挂着笑容。当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房间的样子时,老人就如同一个8岁小孩刚刚得到新玩具一样高兴,他兴奋地说:“我太喜欢我的新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