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门庄脱贫的消息,在安徽太和县不胫而走。这是县城东北边境上的一个回族聚居村,110来户、570多口人。这里土地瘠薄,交通闭塞,群众贫困,是当地民族宗教部门一个老“救济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门庄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大胆解放思想,积极带领群众广开致富门路,在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农、牧、副、企“四个轮子”一起转。1988年4项总收入为6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083元,比1979年翻了两番多。群众高兴地说:“咱教门庄的经济过去象推独轮车,吭吭哧哧老是歪;现在是开起小四轮,嘟嘟叫地跑起来。”过去的教门庄,男女老少只围着土地转,在种植结构上,也是单调的“麦茬豆、豆茬麦,一年不过二三百(元)”。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和畅,外出参观学  相似文献   

2.
独克宗的所有古民居建筑,都是从山脚的臧公堂开始,井然有序而又自然舒坦地呈放射状展开的,与传说中“香巴拉王国”的八瓣莲花布局几乎完全一样。雪山怀抱中的一千多幢古民居,始终遵循着藏传佛教的建城风水理念,在日月的呵护下,默默承续着这个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莲花圣地”的传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音系入手总结“四庄话”的语音特点,详细地描述了“四庄话”的“混糅型送气声母”这一语音特征,指出:“四庄话”语音特点的形成与周边不同语系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从阿尼玛卿山下走过,然后又走过日月山,走过昆仑山,走过唐古拉山,我实现了一个梦,这个梦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萦绕在我脑际,走过青藏大地,这个梦便成为了现实,这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5.
我从阿尼玛卿山下走过,然后又走过日月山。走过昆仑山,走过唐古拉山。我实现了一个梦,这个梦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萦绕在我脑际。走过青藏大地,这个梦便成为了现实,这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6.
我从阿尼玛卿山下走过,然后又走过日月山,走过昆仑山,走过唐古拉山。我实现了一个梦,这个梦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萦绕绕在我脑际。走过青藏大地,这个梦便成为了现实,这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由模糊走向清晰 翻开中国地图,在大片褐黄色的西部腹地,有一片用蓝色表示的水域,它便是青海湖,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约2000 多万年以前,青藏高原地区是一片真正的汪洋,后来地壳运动,海底隆起成为陆地。而青海湖地区因断层陷落,形成一个巨大的外泻湖,湖水从东面出口泄入黄河。到了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造山运动中,湖东的日月山异峰突起,封闭了泄水口,于是便有了这个著名的内陆湖。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  相似文献   

8.
祖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上修起了川藏、青藏兩条“金桥”后,十年来,公路沿綫出現了很多嶄新的景象。最近,我在青藏公路上作了一次长途旅行,沿途目睹了很多振奋人心的巨大变化。千里荒原展新图沿着青藏公路,越过昆侖山、唐古拉山,跨过怒江上游的黑河和万里长江的最上游——楚瑪尔河、穆魯烏苏河……。这些地方,过去多少年来都是野兽成群出沒的沒有人烟的千里荒原。那时人們从青海省西宁出发,經过日月山时,一看到沿途的荒凉景象,就感慨地叹道:“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  相似文献   

9.
回汉两师徒     
银川市罗家庄公社罗家庄大队第三生产队中学毕业生赵敬忠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第一天,队长就领他去拜师傅。师傅是谁呢?队长只笑了笑说:“一会儿就知道。”来到地头,队长向一个头戴白帽、手拿喷雾器的老汉说:“老马,给你送来个徒弟,你看怎么样?”马老汉和赵敬忠互相一看,不禁怔住了。原来,这个生产队是两个庄子组成的。一个是回民聚居的马家庄,另一个是汉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05,(1):44-44
雪乡的入口处有一售票亭,每人收取30元门票费。不过.人多的话可以讲价,有驴子共四个成人带一孩子,只花了100元门票,呵呵,他们竟把一位个矮的女子硬变成了孩子,因她被包得严严实实.从体积上判断比较容易过关。  相似文献   

11.
春夏交替的南疆,白雪已经消融殆尽,而绿色还未爬上枝头。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我们看到了有名的沙漠英雄———胡杨。据说,扎根于沙漠的胡杨,能够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去新疆是多年的夙愿,不仅仅为了传说中美丽的达坂城姑娘,更是为了追寻古丝绸之路上那些遗落在茫茫大漠中的中国古文明。临行前,朋友警告说:春夏之交是新疆青黄不接的季节———你的南疆之行会是一次糟糕的旅程。一早醒来,已感置身他乡。跳上旅游车,发现导游中有一位美丽的维族姑娘,讲一口可与老外“媲美”的维式普通话。这位叫“热依娜”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2022,(3):64-66
<正>湟源,位于黄河北岸,青海湖之东,湟水之源,被祁连山支脉大通山、日月山、华石山所环抱,宛如一只美丽的“白海螺”。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为通往西部牧区门户,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茶马商都”之称。  相似文献   

13.
边疆趣闻     
“倒淌河”水为什么倒流“倒淌河”在青海省的民族地区,它从日月山奔腾而下,向西北流入碧波万顷的青海湖。一般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而它却由东往西,因此人们称它为“倒淌河”。由于它异样,所以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它美丽的神话和故事,其中一说为文成公主的眼泪流成的。“倒淌河”的水为什么倒流呢?据考察远在十多万年以前,青海湖和所属  相似文献   

14.
一、概说 众所周知,黑水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将近一千年前的西夏时期,黑水城作为监军司之一,为北方军事重镇,但当时也不过是三流城镇。西夏灭亡后,历经元、北元,至明初而人去城空,化为“死城”,消失于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之中。百年前俄国探险队在这里发现大量文献和文物,又逐渐使这里为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千年的太阳/被一千匹骏马驮走了/带走了一千年的夜昼/一千只神鹰/驮来又一个千年的太阳/把光芒撒满一千个地方—《玛纳斯》诗句 2000年12月31日,祖国“西部第一村”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斯姆哈纳村的天空瓦蓝,阳光格外灿烂。这里还有中国西部第一哨——斯姆哈纳边防哨卡和中国西部第一关伊尔克什坦口岸。这里距首都北京5000公里,同处北纬40度附近,在同一条纬线上遥遥相望。为了这一天,只有32户人家的斯姆哈纳准备了最精美的毡房,并准备了一批优秀的具有浓郁柯尔克孜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和鹰猎、叼羊、赛马等系列活动。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语》、《战国策》、《旬子》、《商君书》、《史记》等文献中,比较研究出楚怀王末代的庄(足乔)之乱即越人之乱;《史记》记载的“东地兵”即越人军队,从而得出庄(足乔)率领越人军队自楚王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素以“老少边穷”著称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的农民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偏偏有这样一位农民,他不仅养活了自己和家人,而且每年至少还得花费4万余元,集中赡养10位孤寡老人。有的人说他是“傻子”,但更多的人称他是“活雷锋”……这个人?..  相似文献   

18.
扬特长穷村发家济南市郊吴家堡镇西张村,地处黄河边,是个回民村庄。在“割尾巴”年月,是个叮当响的穷队。今天,她腾飞了!1981年,落实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当年西张村就获得了大丰收,家家有余粮,大伙紧锁的双眉舒展了。可人均只有51元收入,还是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就指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并对小康社会作了科学的阐述,即“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公有制为基础,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对小康水平作了界定: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福利、劳动环境的改善;第三,小康…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循化黄河之滨是撒拉先人找到的第一块乐土,那么格尔木便会成为撒拉后人发展工商业找到的第二块乐土…… 早听说在海拔最高的青藏线上活跃着一批撒拉人。   被誉为“天路”的青藏线北起西宁,西进南下,经塔尔寺,沿文成公主入藏路线过日月山、青海湖、象皮山、盐厂,抵西藏的“货仓”、柴达木重镇格尔木市。从格尔木出发,望着巴颜喀拉山东麓,入昆仑山,渡沱沱河、通天河,翻越海拔 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然后在坡势平缓的、平均海拔 4000~ 5000米的藏北草原行驶 500公里,经历众多雪山、湖泊,达天路南端拉萨市。全程约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