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叶燮的理性美学观倡导察识征理而以理性为艺术立法 ,提出“幽渺以为理”而为艺术理性定位 ,强调情得理真、情依于理而申扬“情理交至”论 ,分别解答了文学与理性、艺术理性的概念规范和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论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方面 ,不可偏废。刚柔可以兼济 ,情理可以相通。在工作过程中 ,可以以情导理 ,寓理于情 ;理论与情感教育 ,实则都是为了做好人的工作 ,情理演绎 ,合二而一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的情理美学观是从“诗言志”观念生发为儒家的以理节情论、道家的情感自然论和屈原的“发愤抒情”论的不同理论形态,它们共同确认了文学情感表现的文艺本质论。在此基础上,情感美学观和理性美学观得以分型确立和形成同源异流的基本格局,为后来情理美学观的流变规范了总体框架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情"与"理"均为人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人性前提和精神因子。西方道德哲学以"理性+意志"为人性结构,形成了以理为主、情理二分的传统,并且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道德哲学立足于血缘文化,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伦理形态。两种传统都彰显着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中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人性本身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现代社会中理性的张扬甚至独霸导致的现代精神文明之痛:伦理认同和道德自由的分离;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分离,再次确证了道德哲学应当立足于情理统一的人性基地。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一种秩序,秩序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很早就已经进入人类的视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提出,将秩序与理性的渊源关系重新凸现了出来。和谐社会秩序与理性的逻辑渊源在于理性是和谐秩序的深层解;历史与现实渊源在于理性的沉睡、异化与失语是社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未来渊源在于人的理性精神的复苏是社会和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明清文论的情理之辨由情感至上转向情理融合 ,在把握方式上是偏重而不偏废 ,情理合一而倾欹于理 ;在表现方法上基于理体情用思维而主张藏理于情。其精神特色在于 ,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呼唤人性尊严、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具有近代启蒙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历来喜欢"讲理",中国古代就有"以理统法"之说,情理、道理中包含了中国人的法意识、法观念,"讲理"之风,一直是中国人的法律生活的重要内容。历史上的中国讲的理,从来都不是西方式的形式理性;历史上的中国法律理性,也不是有如机械般可以计算的法律理性。与西方形式理性化的法理学不同,中国人的"法理化"包括了天道神性(道)、社会理性(理)、国家理性(法)三个部分,包括了道、理、法三个部分。由道而生理,由理而生法,因此作者称之为"道法学"或者"理法学"。  相似文献   

8.
中西诗学的研究中"理"与"理念"均为重要观念.本文以叶燮<原诗>中的理与西方诗学中从柏拉图至黑格尔为代表的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叶氏诗学中的理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其实是与意象相通的情理;而西方诗学中的理念则表现为对于抽象存在意义的追求,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有诗为理念及其显现的精彩论述,但最终仍然走向理性中心;二者之间的差异基于中西诗学的核心思想与文化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美育理论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它使人们对美育的理解从狭义走向广义,对其功能的认识由片面走向比较全面,对其本质特征从偏重于道德教育发展为更注重情感教育。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明显存在理论系统不完整、感情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不够、过于强调“借美教育”而忽略“立美教育”等不足。为此,建议尽快建立与完善美育理论体系,使其实践对象有所扩大,充分发挥美育在当今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并使美育的途径有所拓宽。  相似文献   

10.
以蒙培元、李泽厚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学者认为,道德理性主体不仅存在压制情感的现实弊病,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缺乏实质内容的抽象概念,因而存在着脱离现实世界的本体论缺陷。为此,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情感主体理论予以矫正。其中,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立足“历史人类学本体论”,确立了情理调配的经验性心理情感的本体地位;蒙培元构建的“情感儒学”以弘扬儒家道德价值的实存意义为目的,确立了寓理于情的先验性真情实感的本体地位。然而,这两个思想进路不同的情感主体理论仍然是一种主体哲学的论说,因此,无法有效摆脱主体哲学的普遍困限。尽管如此,蒙培元、李泽厚的情感主体理论蕴含的生存论意味也预示着新的理论可能,这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哲学主体观念重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典和近代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的代表者,前后七子和李贽都把批判程朱理学以理非欲、为理废情、消解情理统一境界的谬误作为各自审美特征论的突破口。如果说七子重于情理关系,在情理和谐中实现情志的张扬,李贽则关注欲与理,在欲理对峙中达到情欲的超越。李贽童心说、自然情性论和泄愤说无不表现出对儒家诗教传统的背离。文学形态上,他提倡以俗为至文,高扬近俗大旗,是对前后七子古雅观念的反动,昭示了近代平民意识的泛滥。总之,在审美理想由古典而近代的思想链中,李贽这一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学--情景交融之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与"景"作为美学范畴原本是各自独立的,其内涵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二者互相结合,正式形成情景交融的美学主张则始于宋代.处于情景交融关系中的"情",是广义的含有理性的"情",它可以是一种意念和思想,甚或是一种议论,只须伴随有感情.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如何走向情景交融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归结为情理与物理的沟通、物人双拟、景物情感化与情感的物化、赋比兴、语词"不隔".  相似文献   

13.
情理是实现裁判者和公众之间话语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司法场域,法官是言说者,当事人和大众是“听众”,裁判者欲说服“听众”,就必须学会用百姓的日常法则来说理。通情达理才能说服“听众”,情理缺失是案件引发社会争议的根本动因。情理缺失具体表现为抛却情理的法律专断、忽视常理的论证逻辑、法理阐释的简单粗暴等情形。在政策实施型的司法体制下,既有的刑事诉讼结构下,经由成本收益权衡,裁判者不敢或不愿运用情理法则来说理。裁判者要在说理中融入情感,尊重常理,坚守法理,做到情理法融合,才能在说理中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理性的灌输固然必要,但理性不会直接导致情感体验。从理性到情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这一心理变化的机制是情感的评价功能。通过情感评价,导致相应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人们对理性认识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才是构成人们理性认识到积极实践的内部动因。所以,情感是从理性认知向行动反应过渡的激活力,而实现这一激活作用的是情感评价。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新时期,我国正大力建设法治社会,走向法治国家。在法治视域下审视爱国主义教育,法治精神与爱国主义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依法爱国、理性爱国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维度。这就要求大学明晰并把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依法爱国教育的关键点,将法治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加速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惠益享有,促使其树立理性的、长久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轻情,加强与改进《原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情感投入,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教学取得成功和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情感投入须通过课堂情感交流、内容情理交融、活动激发情感、课外情感沟通等方式来完成,而这需要《原理》教师加强修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驾驭情感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 ,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必然具有理解性质。在理解中 ,或者说通过理解 ,人们便获得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常语言世界中 ,在教育理论世界中。从有关教育的语词和教育俗语中 ,我们能透视出鲜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 ;从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把握中 ,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创造的教育理性。日常语言世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历史的积淀 ,它继承历史 ,说明现实 ,现实证明了它的实际 ,它又证明了现实的合理。理论世界的教育意义 ,在理性的道路上也继承了历史 ,但对现实它隐含着批判 ,更大的志趣在于引导教育现实放下包袱 ,走向未来。我们若想获得一个关于教育的全面的理解 ,就必须在日常语言世界和教育理论世界之间建造桥梁 ,沟通常识和理论 ,链接历史、现实和未来 ,把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对过去那种认为理学家对于文学的主张是重理轻情、以理抑情,甚至以理废情的观点予以驳斥.通过对理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邵雍、二程和朱熹文学思想中的情理观进行分析,认为:理学家主张文学是要写情的,且情理并重,只是此情并不是一己私情,而是理性化了的"与天地同其大"的高级情感.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繁荣欲求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和谐发展,以及科技理性与人文情感的共同进步。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在追求科技效用的时代里,人们往往注重科技理性的培养,而忽略对人文情感的追求与和谐。艺术与科学领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史的理解,将有助于逐渐调和当代历史情境下科技理性和人文情感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向卓越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同时亦应通过教育促使学生的平常心理的养成。秉持平常心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的目标,才能理性地调适心理难堪,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人际和谐,并真正体味人生的意义;非平常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格缺陷,也由于过早被意识到与被夸张的生存压力、不良文化因素的刺激,以及学校教育在精神引导方面的偏颇所致;要重视平常心理的教育,必须强化整体教育中的智慧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的文化心理走向,并尽量调整现行教育管理中容易形成负面影响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