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余光中的乡愁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银廷 《东岳论丛》2002,23(3):123-125
乡愁是台湾社会独特历史条件下民族感情的一种体现 ,而乡愁思亲是台湾诗坛 5 0年来最流行的主题之一。余光中的乡愁诗在他的诗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格外引人注目。余光中个人的人生体验 ,就是游子的生活 ,因此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了离开母体的思念故园的痛苦情绪及民族的自尊心 ,而且包含了古典的、传统的意识与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因此可以说 ,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意识是传统意识及民族意识的反映 ,而且是诗人选择的两岸沟通的文化角色和相应的文化使命与艺术追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思乡是唐代诗歌表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不同诗人的思乡诗所流露出来的思乡情结也有所不同。本文着眼于李白的思乡诗,力求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追求、思想影响几方面探讨出其乡愁的特点,揭示出乡愁对李白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14,(2):156-160
罗门是台湾现代诗坛及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的重要诗人。罗门的现代诗创作经历了早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模仿期、中期的现代主义诗风形成与固化期、晚期的试图超越现代主义诗风的"综合性创造期"三个阶段。罗门的诗在台湾及大陆诗坛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真正确立罗门在台湾现代诗坛乃至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独特的文学史地位的,还归功于他在现代都市诗与战争诗创作领域的突出建树。  相似文献   

4.
我国宝岛台湾和香港,历来享有“诗窝子”的美称,是海外的诗魂翔集的所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港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也诞生了众多有独特理论建树的诗论家。台湾诗人、诗论家的辛勤的创作和严肃的诗论探索,与大陆诗人、诗论家一起创造了一部瑰丽多采的中国现代新诗史和新诗理论批评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大陆诗坛与台港诗坛隔绝了几十年,人们对台港诗坛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学,都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母体渊源和血缘关系。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之间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密切关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台湾新文学兴起以后,随着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学的各种条件的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回顾和探讨白湾新文学诞生以后,与大陆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交流和影响.这对于认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促进它们之间新关系的建立,推动其共同繁荣发展,都将是有益的。大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五四”新思潮、新文学的兴起,对台湾…  相似文献   

6.
诗性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智慧,铸成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的诗性特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思维的整体观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总是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视为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视为一种既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又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辩证性关系。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思维的想象性类概念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用现代诗性隐喻表现出了对作为整体象征的理想的精神家园的中国大陆以及作为具体象征的中国大陆的自然世界的向往与追寻。三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诗意性和审美性决定了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对汉语中的象形性、暗示性、模糊性三个方面的诗性因子的激活与强化。  相似文献   

7.
中元节饱含着中国祭祖与鬼信仰文化的传统,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了中国文化真善美的本质特征。张燕玲的散文作品《此岸,彼岸》将台湾中元节倾城倾家、非凡热闹的祭祀场景与台湾大陆老兵苦海无涯的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描绘,穿过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台湾中元节,展示出台湾人与台湾大陆老兵深层的文化乡愁以及作者深广的文化乡愁创作情怀、对生命哲学关怀的创作精神和对文学真、善、美的创作追求,《此岸,彼岸》由此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关于台湾新世代文学的研究存在着将本土诗人与外省诗人两个亚世代“群体”、在地意识与母体意识两种本土意识维度、再现与创造两种想象作用力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的问题。事实上,一方面,台湾新世代的本土诗人与外省诗人两个亚群体是不能截然分开来看待的,它们总是处于一种相互阐释、相互补充和相互建构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台湾本土”这一概念不只指涉一种与地理有关的在地意识,也指涉一种与历史、语言有关的母体意识;最后,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对中国的想象,不只可以像余光中、洛夫等前行代诗人那样通过感觉、知觉和经验等再现的方式去生成,也可以通过一种对非现实性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体验与反思的方式去实现。  相似文献   

9.
月是故乡明,思是长流水.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隔离的状态,大批原籍大陆的人迁往台湾,成为游子.对故土的羁念、对家园的渴望,使台湾作家的作品产生一种浓重的归思情绪.思乡就成了台湾人一种普遍的心理情节,也成为几十年来台湾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追求和期待     
追求和期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学科以40年代的结束作为它的起点,既取决于社会形态移易的因素,亦有文学发展内在规律所使然。进入50年代以后产生于同一文化母体的中国文学,开始以大陆和台湾两大板块的方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按照各不相同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