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己之辩”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古代哲学家以“群体重于个人”作出解答,近代哲学家们在此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要求“尊重个性,发展自我”,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又有它深厚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
“群己之辩”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古代哲学家以“群体重于个人”作出解答,近代哲学家们在此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要求“尊重个性,发展自我”,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又有它深厚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
人们用了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描写哲学家的能力,特别致力于把哲学家对哲学所施加的实际影响的目光敞开。说哲学家之所以有能力,乃因为他们为了哲学的目的“能够”克服施于属专家之上的、有限者的限制,这是一个总的说来超越知识类型的区分而有待深化的问题。如果哲学家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可算“能的”,我们就需要讨论非哲学家的事务与哲学家的事务在何种层面上不是一回事,或者在何种层面上两者的平等关系。如果我们用了岗位描述的方法来讲述“哲学家是谁”这个问题,也就澄明了哲学家与非哲学家能力的人为角色区分,这里的用法也意味着我们对“根据能力”这个问题所做的最为批判的回答。我们该去理解为了超越我们种类的本质,让哲学家去真正发现一种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符号·艺术符号·文学符号胡家祥一符号学是现当代勃兴的一个新学科。英国哲学家、美学家比尔兹利写道:“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这一学科的创始人在欧洲是语言学家索绪尔,在美国则是哲学家皮尔士。尽管目前...  相似文献   

5.
贺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的“新心学”和胡塞尔现象学在本体论上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在方法论上则有严重分歧。这成为贺麟即使受到胡塞尔现象学影响,但却公开批评现象学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胡塞尔现象学影响甚微,本文也给出了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6.
评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张爱波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存在主义的前驱者基尔凯廓尔等人的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创立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这种“新”哲...  相似文献   

7.
《新理学》的理气观刘长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一书的绪论中,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新理学》是“接著”.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著”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还说《新理学》是最哲学的哲学。据此,我们可知;第一,《新理学》的源头在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尽管对于语言学和美学问题没有做过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在他们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之中,语言(言语、话语)是实践的一种类型,在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中,福柯等哲学家明确地把“话语”作为“话语生产”或“话语实践”来运用,一些语言哲学家也指出了语言的实践功能,从实践的对象性、意向性、目的性、感性活动性等特点也应该把话语生产作为实践的一种类型。话语生产无论在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之中,还是在直接生产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艺术)之中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实践要素,尤其是在文学生产之中更是一种主要的实践要素。新实践美学揭示了话语生产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中的中介性,从而发现了话语生产的审美本体意义,是对实践美学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9.
論数理邏輯     
一、意义和一般特点数理邏輯,也就是所謂“符号邏輯”或“邏輯斯諦”(logistic),現在大都被視为一种特殊科学,而且时常在大学的自然科学部门进行讲授了。有些哲学家把它看作是哲学分析的合法工具,但是多数哲学家都拒绝它。可是数理邏輯对于当代哲学却有相当大的重要性,这不但因为有許多哲学家都运用了它(例如,多数的英国哲学著作如果不諳数理邏輯,就沒法看),还因为它实际上推动了許多哲学派別和哲学体系的发展(新实証主义,怀特  相似文献   

10.
施文 《江海纵横》2006,(3):34-34
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过:“对于一位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就是问他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有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个答案。然而,不同民族的不同哲学派别都称自己的思想为哲学,说明哲学还是有共同的特点的。在最广的意义上,它是一般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同义语。父亲教  相似文献   

11.
宁白 《社区》2013,(5):28-28
最近。有人告诉我,只要人能活过70岁,身体尚健,思维正常,都可能成为“哲学家”。当然,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哲学家,因此给加了双引号。对这个说法。我是颇为同意的。  相似文献   

12.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中处于一个特殊地位,它是辩证法的总体性规律,这在哲学史上是有依据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凡是揭示过程的整体的辩证途径的哲学家们,一般都涉及到或运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或规律。这方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卢梭和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哲学家们。 一、普罗克洛关于“太一”是三一体的全体的思想 在古罗马时期,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在阐述“太一”是三一体的全体和“太一”流溢出世界万物时,表述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在他看来,作为世界万物本原的“太一”是一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许多哲学家或科学家对于“实在”的理解是深受康德传统方法影响的。用这一传统方法看待“实在”,其特点就是在“实在”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首鼠两端:其“客观性”出于人们对科学特定对象的存在信念;其“主观性”则又被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及当代物理学...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与“多”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究世界本原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阐明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集中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因而它是理解古希腊哲学的钥匙。我们从各个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以看到,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存在着两条既对立又联系的螺旋式上升的思想发展曲线。其中每个哲学家都是某一曲线上的一个环节,几个著名的哲学家或学派就连成了哲学史上的一个个大小圆圈,整个古希腊哲学史就是由这些思想圆圈所组成的。本文试图以“一”与“多”的思想为核心,用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圆圈去勾画古希腊哲学史的螺旋曲线。  相似文献   

15.
名言感悟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是 2 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哲学 ,一是中国哲学史。这里想从哲学家的哲学史与哲学史家的哲学史角度 ,对冯友兰的“三史”作一点比较 ,以凸显“三史”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早在1845年春,马克思在着手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他就明确地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把实践性规定为新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马克思的这个思想是极其深刻的,它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不仅在世界观上,而且在方法论上、在整个哲学体系上来突出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这一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道与人道历来是哲学家们提及并多有争论的问题。有的侧重天道,有的侧重人道,有的主张“天人合一”。由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天命观发展到“天道”、“人道”论,并进一步发展到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天人合一”观,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口里,就是“反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反思”的: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反思”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当然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20.
1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核心在于“新”,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没有愿望,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间的自由平等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