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元启动后,由于欧元区内外诸多因索的作用,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走势逐渐震荡下行。欧元目前面临的状况,说明欧元发展尚需要一段较长的渐进过程。从中长期看,在经济实力、国际收支、货币信誉度等方面,欧元都是具有优势的。若以战略眼光来审视,欧元的前景必将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2.
张杰 《21世纪》2013,(4):59-60
荷兰部分官员违规报销账目首相马克·吕特20个水果×0.75欧元=15欧元农业和外贸大臣亨克·布莱克旅馆费用392.09欧元经济部长马克西姆·费尔哈根就餐单据上含小费文化和科学部国务秘书哈尔伯·泽尔斯特拉加油站消费7.59欧元在荷兰,只要身为国家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会受到监督,并且相关规定极其细致。作为荷兰公务员,除非政府埋单,否则必须申报任何一笔同公务有关的价值超过50欧元的花销,包括礼物、宴请等。荷兰鹿特丹政府部门的一名  相似文献   

3.
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而欧盟的经济状况在经历两年的调整之后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从理论上来讲欧元的汇率应该有一个坚挺的趋势 ,但事实却相反 ,欧元却一直走弱。本文通过欧盟和美国对欧元态度的对比 ,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些分析。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希望欧元走强 ;而欧盟各国也都乐于看到欧元疲软 ;与此同时市场投资者也对欧元信心不足。这些态度其实成了解释欧元汇率的走势为什么屡屡出乎预测家的估计 ,一直保持相对弱势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闭幕。会议最终确定了11个欧元创始国,这标志着欧元启动开始进入倒计时。面临隆隆驶来的“欧元列车”,中国该如何应对? 摆在世人面前的是这样一张时间表: 1998年5月确认首批参加者。年中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年底印制欧元钞票和硬币。实际上法国已于5月11日开始生产欧元硬币。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埃居停止使用。欧洲央行确定统一的货币政策,指导各国央行继续工作。银行间大额结算开始使用欧元。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1999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  相似文献   

5.
欧元诞生前后 ,美国的不少著名经济学家如弗里德曼、萨缪尔森、费尔德斯坦等 ,不管其流派的背景如何 ,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否定欧元 ,斥之为“一个愚蠢的举动”、“一定会夭折”、“欧洲更会发生战争”。赫赫有名的国际金融投机家索罗斯也在一旁帮腔、摇唇鼓舌、危言耸听。欧元启动后 ,一年多的低迷状态更使否定者如获至宝。事实上 ,欧元是世纪之交的“伟大创举”、国际金融领域的“伟大变革” ,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尝试” ,是使多少代欧洲人梦幻转为现实的“伟大实践”。目前 ,欧元虽然暂时走低 ,但“冬天既己来临 ,春天也就为期不远了”。欧元已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站稳了脚跟 ;己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超过美元 ,成为占据榜首的发行币种 ;欧元在各国的官方外汇储备结构及国际结算地位中也越来越显示其魅力 ;欧元的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一定会回升。这一切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欧元的出现 ,并非欧洲政治家的“心血来潮” ,而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欧元于 1999年 1月 1日正式启动。本文对欧元能否成为国际关键储备货币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认为欧元具备成为国际关键储备货币的条件 ,存在成为国际关键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但也面临来自其自身和美元的严重挑战。作者提出 ,我国目前还不是大量增加欧元储备比重和改革汇率制度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从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欧元区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欧元区的货币和金融市场状况来看 ,欧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似乎顺理成章。然而 ,欧元能否真正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 ,主要不是取决于欧元区的现状 ,而是取决于欧元区经济在近几年的走势 ,取决于欧元在近几年能否成为稳定的货币  相似文献   

8.
欧元的汇率问题与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启动后其汇率稳定性将受到欧盟内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欧元汇率机制的运行也面临考验。欧元面世引起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变化将产生巨大的外汇风险,我国应在外汇储备管理、外资外债管理、进出口贸易管理、公司理财。银行业务国际化等政策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防范欧元风险。  相似文献   

9.
知识之窗     
根据目前已定下的日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最终价值将确定下来。愿意实施欧元的企业与银行可用欧元作计算单位。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与硬币正式流通,欧盟各国货币逐渐回收。人们最迟于2002年7月1日前将本国货币兑换成欧元。 一欧元值多少?1欧元相当于6.5法  相似文献   

10.
欧元启动了, 这一货币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 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尤其是国际金融体系产生深刻的变革。它同样也会影响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国际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中国,也将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产生扩张效应、刺激效应和促进效应。本文力求通过对欧元效应的分析, 进一步阐述我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乃至个人都应尽早认识欧元、了解欧元, 并及时做好充分准备利用欧元的积极效应, 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更好地拓展同欧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往  相似文献   

11.
一、欧元对欧洲经济的催化作用 欧元是继单一市场后推动欧洲经济转折、调整经济运行机制、促进一体化的催化剂。欧元对欧洲经济的催化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欧元发行有利于通过加强竞争来促进欧盟内外贸易。据《欧洲经济》估计,欧元的启用将大大降低以致消除欧盟内部货币兑换交易成本和外汇管理成本。这一成本相当于欧盟GDP的0.4%,每年约300亿美元。同时,启用欧元可根除汇率风险,排除收益与成本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增长。据欧盟委员会估算,由于欧盟的贸易总额中近2/3是内部贸易,欧盟企业每年因汇率波动而承受近350亿美元的无形损失,而欧元的启用将减少这两方面的损失。据估计,欧元发行后10年内欧盟内部贸易将因此多增加3%,外部贸易将因此多增加1%。这一效应至少可使欧盟GDP增长率提高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欧元启动后一年半以来的情况作了回顾 ,先是分析了欧元汇率一路下跌的主、客观原因 ,然后总结了欧元投入使用后欧盟区内部贸易金融状况、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顺畅性等方面的变化 ,最后 ,比较欧盟 1 5国与美、日的经济状况 ,指出欧元从长远看存在升值可能。  相似文献   

13.
欧元正式启动之后 ,与美元的比价连创新低 ,与人们的预想不符。但从欧元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世界各国对欧元有强大的需求 ,欧元的对内、对外币值将保持稳定三个方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欧元在不远的将来完全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4.
一、欧元运行的基本状况 1998年5月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确认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爱尔兰和芬兰11个国家为首批进入欧元体系的国家。按照欧盟制订的时间表,1999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将正式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欧元将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形式流通;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硬币、纸币将投入流通,6个月后,各国原有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将被取消。欧元的启动,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国际商业、金融领域将出现许多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欧盟确定启用欧元 1月1日,欧盟确定正式启用欧元。欧元的启动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换算,1欧元约合人民币为9.66元。 祝贺中美建交20周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互致贺信。  相似文献   

16.
欧元启动后至今,其走势一直处于疲软状态.本文认为,欧元在剩余的过渡期内会出现频繁的波动;但过渡期满后,只要欧元运行不失败,其中长期走势是日益坚挺.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国际储备构成、筹资及融资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欧元启动对我国经济贸易、金融业以及外汇储备等方面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统一国内外经贸策略,加强对欧元区的直接投资,适当减少日元、美元储备,逐步增加欧元储备以及在我国金融业上培育与欧元启动相匹配的技术支持平台等对策。抓住欧元启动机遇,迎接挑战,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9年至2006年的季度数据,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欧元自进入流通领域以来其汇率对中欧贸易收支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币兑欧元的实际汇率均对中欧贸易收支有着显著影响,人民币兑欧元实际汇率的升值将缩小中国对欧盟的贸易盈余。同时,通过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动态反应发现,中国欧元区双边贸易对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表现出“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19.
欧元启动对欧洲一体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欧盟经济、政治、防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证,同时欧元自身有的内在不同确定性也为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欧元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欧元成功发行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发生了"质"的飞跃。欧洲一体化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欧元发行的政治影响将在此阶段逐渐体现出来。欧元不仅有利于欧洲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还会促进欧洲改革,进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欧元作为欧盟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一个重要反应,也有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值得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其发行的理论意义,以丰富和发展政治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