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审判机关是司法独立的唯一主体。宪法规定的独立审判过于笼统 ,应该强调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独立、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在目前条件下 ,实现司法独立应注意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改革法院设立体制 ;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度和司法经费的统筹制度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16,(11)
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已确立五年多,但其运行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现行审级制度难以为指导性案例的生成及效力提供有效支撑是关键因素。为此,结合当前我国审级制度存在的上下级法院关系行政化、审级监督碎片化、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混同等问题,有必要在二审终审基础上增加独立的法律审程序,并就不同审级的法院设置不同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92-197
二审程序发挥着纠错与监督的功能,而发回重审在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制度自存在以来就颇有争议,同时又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可总结出民事诉讼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具体原因。然而,发回重审制度仍然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矛盾,二审发回重审从程序上平等保障了各方当事人的上诉权,但却推迟了实体正义的实现;二是重复审理与司法权威之间的矛盾,上下级法院在发回重审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衔接问题。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审级关系是解决以上两个矛盾的平衡点,上下级法院妥善处理审级关系是重点,二审法官应运用好自由裁量权,把握二审案件发回重审的标准,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实现每个发回重审的案件都具备应有的价值,下级法院也应重视发回重审的案件,通过重复审理维护正义。  相似文献   

4.
依我国现行司法制度 ,民事抗诉制度与法官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并不矛盾 ,民事抗诉监督的不是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使 ,而是监督法院审判权的行使 ,无损法院的终审权。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监督的对象应由实体问题转向程序问题、由判决结果转向审理过程 ,具体的监督对象应是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5.
量刑监督意义上的类案监督,是指相对时空条件下,检察机关针对经刑事诉讼程序并在量刑情节上具有相同性或高度相似性案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法院既往判决的不一致、相矛盾之处,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从而使法院纠正对个案(包括已判、未判及将来受理的某个案)量刑不当的量刑监督方法.类案建构主体应是多元而非一元,基层检察院针对基层法院、市级检察院针对中级法院、省级检察院针对高级法院进行类案主体构建,应是合理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不宜作为类案的构建主体.建立类案监督会议制度,以类案监督会议机制为基本途径,将检察机关原来的单一后监督方式拓展为高效合理的事前与事后双监督方式,同时完善检察建议及判决背离、说理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制度规范和实践操作中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因基本依据之间的矛盾、裁执分离模式处境尴尬等导致的模式不定,法院内部在立案、审查、执行各阶段机构不一;法院对于撤回执行申请的处理不统一;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送达主体不清、程序不明等造成程序上的混乱;法院审查方式不明确,法院审查标准难以把握,法院审查后果的多样化等而产生的审查不清;因权利人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过窄、条件不具体,未赋予被执行人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的救济权而表现出的保障救济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和监管要点探讨刘裕华,刘恒和,揭国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发挥其金融职能,保证各项金融业务活动正常开展,并能正确、合法、完整地反映资金和财务活动情况,促进经济核算,维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堵塞漏洞,揭示错误弊端,在上下级...  相似文献   

8.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是在现行司法体制内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对缓解被告所在地法院压力、促进行政案件的公正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制度创新存在诸多值得深思的隐忧.异地管辖改革本身尚面临合法性危机,其大力推行破坏了诉讼程序的安定性,进一步扭曲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问的关系并增加了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成本,这种屈服于行政干预的鸵鸟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当前行政诉讼的困境.就改革时机与成效而言,重新配置中级人民法院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初审管辖权才是当下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更为可行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我国法院的实际运行看,法院内部存在着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两种性质的管理,这种二元异合结构的存在是导致法院审判管理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根本原因。推进法院审判管理去行政化的基本途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二维管理制度体系,在区分法院审判管理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法院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构建起两种性质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雏制度体系,实现法院审判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法院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和法院行政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法院的内部组织设置是否科学、有序不仅关系到法院的内部组成人员能否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还会影响到审判的公正性。现代法院内部组织设置应当遵循审判与管理分离、以审判活动为中心、以法官为中心三原则。我国未来的法院内部组织改革中,应取消业务庭的行政职能,将从事立案事务的立案庭纳入行政管理组织之中,将执行事务从法院系统内部剥离;应处理好法院内部管理组织与法院外部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充分发挥本院院长与上级法院对法院内部行政管理的指导作用,使法院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能应当从行政管理彻底转向为审判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1.
法官权利保障制度是司法独立、公正的前提条件和"真正内核"。保障法官公正裁决,关键在于完善法官权利保障制度。一是从内外制度方面保障法官司法独立权,重点是完善四种内部制度与理顺两种关系,即"发回重审与改判"考核制度、内部案件管理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案例指导制度,理顺法官等级关系、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的关系;二是通过完善法官任免程序与退休制度保障身份独立;三是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以降低法官因经济利益损害司法公正的可能性;四是赋予法官在执行司法审判职务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和发表的言论不受指控或法律追究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根据行政诉讼的特质,行政诉讼检察权能内在地包括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和对被告行政机关诉讼活动的监督两个方面。当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只针对法院的单向性监督格局使得其陷入功能实施的制度困境。建构行政诉讼被告型检察监督制度不仅是实现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的需要,也是遵循司法规律的基本要求。被告型监督应当以检察建议为主要方式,并把检察监督贯穿整个诉讼过程,同时需要整合多元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需要重构,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需要拓宽,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又重新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开始实施,刑事审判制度和审判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对审判组织及其运行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特别是审判委员会这一法院内部的核心审判组织的改革,更显迫切,因为审判组织及其运行中的诸多弊端都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种种缺陷密切相关.实际上,法院组织制度包括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早已提上日程,法院组织法修改稿也经反复酝酿,早在1995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第十七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就提到,法院组织法修改草案将于1996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在,法院组织法修正案仍未出台,关于法院组织的改革也存有不同见解,基于这种状况,这里就审判委员会的改革作些探讨,以期有助于法院组织法的修改,更有助于呼唤法院组织法修正案早日出台,生效,以推动审判组织制度和审判制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内部经济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企业财务收支使其真实、合法、有效地履行职责的主要制度模式。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建立比较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和良好的审计运行机制,是加强企业自我约束力的前提条件,是现代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体制是保证国家有关审计监督的重大决策有效实施的制度形态,是完成企业审计监督任务所  相似文献   

16.
审判权独立有很多可以商榷的方案,但其出发点都应 当是法院和法官尽可能地少受或者免受利益的诱惑以及其他国家权力的不正当干预。以罗尔 斯建构的“无知之幕”为基点,从保证法院和法官的超然性和独立性地位出发,建构制度, 强化制约,赋予法官以真正自由裁判权的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孙会修 《中州学刊》2015,(3):134-139
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为有效利用有限的人才资源,确保中央对各级组织的有效管理,逐步形成了党群组织特派员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助于维护中央权威,使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上下级组织成为一体,形成合力;又有助于发展党群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又便于整顿各级党群组织,防止组织涣散。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组织内部纠纷,维护组织团结。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有的特派员包揽工作、中共中央对特派员过分倚重、特派员派遣人数过于均衡、特派员有时对自身定位不清等弊端。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8,(3):172-180
司法场域中,法院/法官行为在三重竞争格局下呈现求稳心理样态。竞争包括同质法院之间的竞争、法院内部业务庭及法官个人之间的竞争、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竞争。法官通过庭审预判及宣判控制、案例参照技术、引入专家人民陪审员实现审判组织主体的横向扩张,借案件请示汇报制度实现审判组织主体的纵向扩张。司法机构和中立机构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法院/法官的求稳心理,追求自我利益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法院/法官的竞争格局,作为司法改革重要内容的职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将从动机层面引导法官回归理性的中立裁判心理。在当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对法院和法官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避免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法官裁判心理的异化。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时期,检察机关可以毫无期限和案件范围的限制而提出抗诉.而今在司法独立和当事人处分主义的影响下,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权能逐渐受到限制,检察机关只能对其参加一审程序的案件提出抗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事抗诉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如何完善和协调检察院和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关系,已成为民事抗诉制度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进路:法院制度现代化的宏观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社会整体上现代化的最直接表征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它们是法院制度现代转型必须仰赖的背景资源 ,决定着法院制度现代化的进程。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路径践行现代化的法院制度 ,各有其合理性。文章并就法院制度现代化的两种进路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