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11月.崇州市在桤泉镇千功村、生建村、中和社区成立“农业劳务合作社”.探索解决农用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农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新途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两村一社区”农民就业服务组织化、入社农民收益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3.
长春市双阳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城区,全区有农村劳动力14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0%,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农民增收致富是全区实现富民强区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双阳区推进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新津县围绕农民集中居住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后的就业问题.探索建立“村企结对.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截至去年底.全县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10.08万人.占全县14.03万农村劳动力的71.85%.所辖12个镇乡全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20个社区全部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武胜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劳动力占到总数的40%以上,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女性占的比例更大。经调查,全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共有16.58万人。由于当地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女性富余劳动力除部分自发外出务工外,依托县劳务办统筹、职业培训机构直接输出和各乡镇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合计34批3108人。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坚持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至今.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1.3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18.8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3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2%。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苍溪县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万人。近年来,苍溪县围绕“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农民工工作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培训、提供服务、依法维权、劳资双赢”的农民工工作思路和“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劳务输出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0.
遂宁市安居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成功创建省级外派劳务基地为契机,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经济的大项目来运作,近年来同日本、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使农村大批富余人员走出国门,打"洋工"挣"洋钱",为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创造出了一条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12.
平昌县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9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万人。农村劳动力4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4.2%;富余劳动力达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成都市金牛区人社工作取得佳绩,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51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428人,大学生就业创业635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06人,完成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7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092人,领取待遇9110人,为1178名困难群体城乡居民代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南充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劳动力310万,常年在外务工百万人以上.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1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至今年2月,省外返乡农民工达19.2万人,占省外务工农民工的14%,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返回为主,以加工制造业居多。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以来,成都市蒲江县人社局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扩容提质、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劳动者权益维护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82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5236人,落实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扶持资金8000余万元。蒲江县获评首批“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区(市)县”。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仪陇县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精心培育,强力推进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百亿劳务创收工程、劳务回引创收工程,2012年实现农劳转移31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以上,走出了一条由"政府引导,市场化配置、专业化培训、一体化服务、制度化管理"的农劳转移路子。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苏州市积极探索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实行普惠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及均等的公共服务,进一步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苏州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