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移民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在有关国际移民的分析中,世界体系的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移民的社会网络等概念框架已进入移民理论的核心,成为国际移民研究的主流范式,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移民输入国的宏观政策对于移民取向、规模和社会融入的影响。因此,应当把移民政策作为国际移民研究的中心,以制度主义为切入口,一方面以一种历史-比较的视角处理移民输入国的移民政策的演变轨迹以及各个国家移民政策的相似或差异;另一方面考察移民准入政策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移民进入目的地国并且实现社会融入等的限制,以及移民与制度环境在互动过程中的各种因果关系,进而建构出移民政策的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为以涂尔干、戴维斯和摩尔、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分层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韦伯、达伦道夫为代表的冲突论分层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分层研究的理论逻辑,为中国的分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中国的分层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分层理论或者冲突分层理论去分析,冲突理论与功能理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社会分层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清散文流派演变成因颇多,其中思想理论所起作用很大。明清思想理论对散文流派演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一种思想理论的兴起或流行,会改变现有散文发展态势,促成新流派的产生;二是思想理论演进,会带来流派艺术精神的转换;三是思想理论为流派艺术理论建设提供哲理依据;四是直接对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构思和表现艺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采取“就近后靠、集中安置、分散搬迁”的方式安置灾害移民。灾害移民在搬入新的居住地后,会面临经济生产、日常生活、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变化,那么,他们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并融入到了新居住地的生活,这是学界以及社会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必要以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某村的灾害移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该地移民社会融入的状况。探讨居住时间和身份融入程度对社会融入程度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让移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钟嵘《诗品》关于流派问题的理论建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各文学流派的理论。钟嵘《诗品》对流派统系、流派盟主和流派风格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已粗具规模,并在思辨层面达到了较高水准。《诗品》在中国文学流派意识(包括统系意识、盟主意识和风格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接触地带"视角,文章通过对新西兰华人社区的参与式观察和对35位新西兰第一代中国新移民的传记式访谈,从难以割舍的中国根植性、被移民历程所重塑的家庭生活、日常跨文化互动引发的情感冲突三个维度探讨该移民群体社交障碍的原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移民个体的社交模式、社交能力以及遭遇的社交困境与其社会人口属性、自我认知、个体处境以及与他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将"接触地带"这一概念引入跨文化互动、新移民融入以及移民与家庭等话题,并将"情感维度"融入到实证分析之中,从而进一步丰富移民研究理论视角并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历史性研究,划分我国农民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人的城市化即城市化社会融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理论层面对社会融入以及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背景、理论命题以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述评,分析了不同理论和研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视角入手,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美国发展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系列性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与曾长期主导美国乃至国际社会发展研究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主流派相比,社会冲突论流派是一个理论“异数”。但其对深刻揭示美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机制与指导研究社会冲突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对米尔斯、达伦多夫和科瑟尔三位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着重阐释与评估现代社会冲突论流派的若干重要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1.
意义问题是二十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在“意义”研究方面,至少提出了五种著名的理论: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和语义论。情境语义学也把意义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意义研究,情境语义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意义的关系理论。这种新的意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语言哲学的意义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从两西移民看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理论界历年来对贫困地区的研究 ,阐明了在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所起的巨大阻碍作用和人口迁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 ,以甘肃两西移民为例 ,分析了贫困地区低人口迁移率的成因在于不便的交通条件 ,较少的信息交流 ,严格的户籍制度 ,低下的人口素质以及封闭的心理意识 ;探讨了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遵循迁移的自愿性原则 ,移民安置的多样性 ,完善各种移民政策 ,正确认识逆向迁移和重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国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尚存不足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三大流派的经典理论,深入剖析其内涵,进而就其局限性以及对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启示进行讨论。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大理论流派的贡献:政治经济理论提出了劳动关系注重行为分析的视角;调节理论揭示了规则与劳动关系模式存续及转变的关系;劳动过程理论从微观生产场域中发掘了劳资互动机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旧存在局限性,且在理论之间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由此,笔者在最后指出了该理论流派对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启示,即建立行为机制与规则结构之间的联系,宏观逻辑与微观机制之间的联系以及意在探究本土化理论中需要建立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史研究的困惑:方法论与范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史研究在欧美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其他学科区域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结伴而行的,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新史学(尤其是年鉴学派)的影响和来自其他学科区域研究的借鉴.理论移植来源与途径的多元化,造成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理论解读歧义纷呈,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区域史观:一种是方法论取向的,即将区域史研究视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或研究取向;另一种是范畴论取向的,即将区域史研究视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新兴学科或学科分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区域观,服务于不同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对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完全可以并置,互相借鉴,进而推动区域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孙涛等发表的文章《社会融入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基于三亚市的实证调查》(《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4期)认为,从典型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快速城市化引致的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社会结构复杂化,并产生社会融入的问题。国外经验显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包括结构性融入和文化性融入,其中结构性融入意味着移民个体或群体在流入地从制度与组织层面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生态移民实践的划时代发展,有关生态移民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尤其在生态移民模式以及相关政策、生态移民权益保护、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和深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混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而加以批判。实际上,“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将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澄清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8.
何捷一 《江汉论坛》2004,1(11):11-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理论(简称"同时发生论"),以及他们晚年对俄国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简称"跨越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我国学术界对"同时发生论"和"跨越论"有着众多的研究与论述,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解读.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解读这"两论",说明"同时发生论"和"跨越论"的真正理论内涵,澄清在一些问题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明确一个问题:我国财政主流学说——国家分配论就是关于国家财政的理论或学说,国家分配论亦即国家财政论。之所以可以这么说,是由于国家分配论对于“国家财政”这一范畴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分析,以及国家分配论对于财政本质、财政基本属性的独特论断所决定的。同时,本文还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或国家财政论)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公共财政也是以政府(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共财政论的本质观也是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有区别又统一。国家分配论是发展的财政理论。当前我国财政理论要在坚持国家分配论的基础上,对各种财政理论,尤其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核心的西方财政理论进行整合和发展,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移民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学者为了科学地解释中国移民问题,一方面用国际移民理论来阐释国内的人口流动现象;另一方面从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理论.解读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开展移民问题研究一般都从描述移民的基本概况入手,厘定移民、移民社会和移民理论三个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中国移民理论体系不仅有助于探索中国移民活动的具体规律和解决中国移民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模式和促进中国移民学学科的建设,从而实现移民理论建构与移民实践服务相结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