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专业干部队伍基础十分薄弱,不仅数量少,总体质量也不高,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巨大瓶颈。为此,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教育。这一时期干部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创办专业干部学校、紧紧依托高等院校、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等。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动,干部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迅速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并且对中共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中共在接管与改造高等教育的工作中酝酿了为工农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格局,提出接管和改造要遵循缓步进行、有先有后、新旧区别对待、公私统筹兼顾的方针.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具有局限性,但也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选择,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1949-1955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对多年合作的民主党派继续采取合作政策。考察这个时期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最终采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策是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立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为了能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探索干部教育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创造了先进的、系统的干部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提高了中共的执政能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建国初期的时限和执政地位、执政能力建设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分别对建国初期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和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成果进行了叙述和评论,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在全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从而严重地影响着广大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改善和提高.中国共产党通过颁布<婚姻法>,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解放的进程,为新时期农村妇女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干部监督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思想理论上提高对干部监督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制度。在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初期的党和国家的干部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方海兴 《天府新论》2008,(5):113-117
建国初期,借鉴以往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党和政府在全国农村继续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冬学教育运动.农村冬学的组织开展经历了从上到下一系列的环节.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教育是其主要内容.经过冬学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这既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改造农民、整合农村社会进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有益的基础,也为我国如今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成洁 《学术论坛》2005,2(11):35-39
坚持民族团结,是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立足于我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把坚持民族团结提高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来认识。他们认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民族团结的最重大障碍,应通过采取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使用稳当和协商的办法以及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等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和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大量饱受灾难的贫困群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实施普遍性的社会救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解决了救济对象的生存问题,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对新生政权的信心,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救济理论与实践,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它对今天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包容性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建国初期,党领导人民为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秩序,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彻底扫除旧社会的遗毒,采取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解决失业问题。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而且也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充分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逐步萌发了勤俭建国建设节约型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自上而下在全国发动了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发端于东北的劳动竞赛运动: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号召“要出现一个普遍高涨的爱国增产运动”,标志着全国性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始;1952年11月29日,中财委向中央汇报了《关于全国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暂告一段落。具体考察这场运动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经济建设和学习党史国史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也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黎见春 《天府新论》2004,4(4):79-82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批判斗争 ,这些批判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即 :思想文化的批判围绕中心上作、配合中心工作 ,思想文化的解构与建构交织进行 ,批判的领域由外而内、斗争对象由远及近 ,高层领导介入的群众运动 ,由文艺争鸣、学术讨论始到政治批判、政治斗争终。总结建国初期思想文化批判的特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国初期是一个重大转型时期,政治、经济都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也艰难地向前过渡。经过文化建设与文化改造,新民主主义文化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些变化使包含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张昭国 《天府新论》2012,(4):137-141
时下,由人民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也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从学界众多的研究成果看,多是从泛政治意义上的负面态度认识群体性事件,普遍强调其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特征。回顾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无论是对其定性、发生原因的探寻,还是处置的措施,都极具辩证性和包容性。反思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只有在宽容和法理之间尽力寻求一种平衡,才更有利于化解群体性事件,更有利于社会管理,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柏珂 《学术探索》2012,(7):179-182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干部管理角度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来做好辅导员的选聘配备;按照注重潜力,着眼长远来做好辅导员的发展规划;要拓宽渠道,合理倾斜,搭建辅导员晋升发展平台;注重德才表现,强化结果运用,通过考核来优化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提出基于角色定位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贾佑忍 《天府新论》2005,(Z1):47-48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了加强党对民族战争的领导,解放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先后举办了许多干部训练班和学校,这对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对坚持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我们今天的干部教育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事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社会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留下了极富重要意义的经验:必须依靠群众,并惠及群众;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地开展社会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社会建设应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因地制宜;社会建设须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结合起来,走社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肖任  余维法 《南方论刊》2013,(7):32-34,18
农村主要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长期任职的现象比较普遍,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农村主要干部长期任职的情况,要加强组织关怀,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鼓励实干人才长期任职、持续营造乡村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建立后备干部库,搞好农村干部的传帮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