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企业精神对儒家思想的汲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精神虽然因企业不同而各有其特点,但许多现代企业从不同的方面汲取了儒家思想,例如汲取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树立团队精神;汲取儒家“诚信”的思想,树立奉献精神;汲取儒家“自强不息”的思想,树立创新精神等。  相似文献   

2.
论儒家思想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曾成为推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文化动因 ,中外企业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 ,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义利相通的义利观、忠孝中和的处世观是现代企业构建其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即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入手 ,着重探讨如何积极发掘儒家思想精华 ,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管理理念等方面构建更深意义层面上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文化对国人有着深远复杂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着现代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进程.先秦儒家提出的民本、公平、慎刑、预防犯罪等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高度相契合;而其强调的无讼、德主刑辅、等级、义务本位等思想,则与现代法治精神有所背离和冲突.在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积极汲取先秦儒家思想中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的精华理念,又需克服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的过时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元化是当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从王元化与当代儒家人物熊十力的交往史实、其思想资源与时代影响、具体文献分析,试图梳理:一、王元化思想由反儒到亲儒的重要变化;二、其对儒家思想既联系又区分的独立态度;三、其最终的肯定以及与儒家思想的内在相通。王元化个案是儒家在现代中国遭遇"以一对多"、"以小搏大"、"以古变今"格局的一个典型。王元化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既亲又仇,亲寇相循。因而,王元化与儒家思想,其"分"有张力,其"合"有虚实,同是儒家,出入腾挪,变化隐显,可供儒家思想史作更复杂多样曲折的形态研究。由此揭示儒家如何在现代及后现代的情境中,不仅仍具有强韧生命,不仅见证由毁灭而复苏,而且也是儒家思想如何调适而上遂,处变而再生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儒家诚信思想是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珍贵资源和宝贵财富。当前,学校要在深刻理解儒家诚信思想重要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特色,挖掘儒家诚信文化资源,规避其时代局限性,积极创建校园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儒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省察梳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过去八十余年了,检讨"五四"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新儒家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想启蒙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新文化运动有功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青年"学者盲从西方的激烈反传统态度和唯科学主义思潮表示强烈的不满,具有否定"五四"的倾向。他们在反省"五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建中国文化的方案,充满着哲学的睿智,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7.
向晋卫 《南都学坛》2012,32(5):14-17
"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思想范畴,不仅表现在儒家思想思辨的哲学领域内,更表现在儒家所提倡的政治理念和日常行为规范中。两汉时期的儒家知识分子继承了原始儒家的这一思想倾向,"中庸"思想在政治制度领域、社会风气和人格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发扬,成为规制两汉社会政治制度和精神特质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李光地是程朱理学在清代前期的代表人物,其理学思想同样受到当时学术思潮的很大影响。他批评了理学和心学的后学们以及主张气论者的理论,提出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汲取诸家之长,构筑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的主张,即存实心,明实理,行实事。具体而言就是:将"天"人格化,将"理","性"经验化,将"欲"合理化。他以"天理之生意"、"心性之博爱"、"人欲之非恶"等三个层次的思想结构把程朱理学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这种新的诠释方向既不违背程朱理学的思想脉络,又能容纳博爱、人欲善等观念,由此构成新的理学思想,则为儒学生命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李光地的理学思想对博爱、人欲善等观念的肯定颇具启发意义。也就是说,传统儒家思想并不必然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截然对立,那种以儒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对其大加挞伐的言论是十分片面的。进而言之,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不存在理论上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很多思想理念都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不谋而合,儒家思想在塑造现代企业精神文化方面有着源头功能。因此,借鉴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以儒家思想建构人寿险营销中的精神意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检察行为规范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目的在于培养道德高尚、行为规范、业务过硬的检察官。进行检察文化建设有两种资源取向,一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二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因素。而传统儒家思想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儒家思想在宏观层面可为检察行为规范设定精神指针,在微观层面可以为检察官的具体行为提供理念指引。模范检察官制度中浸润着儒家传统思想的因素,是儒家思想影响现代检察行为规范建设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