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兰冬 《中国民族》2008,(10):61-62
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黎族狩猎工具为基础,结合古籍文献、田野调查资料、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博物馆赴海南岛进行文物征集的有关材料,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有关方法对黎族狩猎工具的演变、狩猎方式、分配方式进行阐述,继而分析、探讨与狩猎相关的社会活动及习俗、与黎族宗教的关系以及狩猎文化的社会功能,力图真实、客观地揭示狩猎文化曾在黎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笔者接受任务,到海南岛调查黎族的传统文化对商品经济的影响。在海南岛各级领导的帮助下,通过对保亭县南盛区的雅南下村、白沙县打安区的合水村、光雅区的打拥村,白沙区的丹州村、青松区的青开老村、屯昌县的荔枝埇村等干部和群众的调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不少宝贵的资料。谨在此向支持我工作的各位领导和黎族人民致以衷心的谢忱。今略陈浅见于下,敬请批评指正。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进步海南岛黎族共80余万人,90%以上分布在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其余居住在海南行政区境内。由于种种原因,黎族社会  相似文献   

3.
黎族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保存完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这个地区生命力的象征,黎族文化也不例外,其斑斓多姿的文化深刻影响着黎族文学的创作,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黎族文化的变迁、记录、传承与保护,鲜明的体现了黎族文学创作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黎族的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丰富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间信仰活动得到呈现。这些积淀下来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黎族群体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情感诉求等,也成为黎族的种种标识。它们共同构成了黎族的符号文化系列,并主要通过口头上的传承、生活中实践享用、民族精神与心理积淀等层面得以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海南现代旅游业的影响,黎族符号文化日益受到商业化的冲击,同时黎人的逐步汉化都在影响黎人原初本能的某种退却,如何实现黎族符号对于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重建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黎族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24日,由海南省民族学会和《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黎族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罗贤佑、翁乃群、张继焦研究员,李彬副主编,陈景源、吴兴旺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邱永辉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的祁庆富、张海洋教授,良警宇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的徐平教授;清华大学的韩俊魁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的朱启臻教授,孙庆忠、赵旭东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教授;中山大学的麻国庆教授;南开大学的高永久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  相似文献   

6.
余杰 《民族论坛》2013,(9X):42-46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高文 《中国民族》2007,(11):23-24
我是黎族,生长在五指山脚下的昌化江畔,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故乡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是高高的椰子树、槟榔树及低矮的船形屋。还有,清晨的缕缕炊烟在村子上空袅袅升起,就像仙女的帘纱一样将座座山峰缭绕起来。沐浴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清风和多姿多彩的黎族传统文化,我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9.
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的创世神话有着很明显的相似性:天、地、宇宙的出现是既定的,神话中很少有关于"天地、宇宙如何而来"的讲述,找不到它们如何而来的明确答案。相反,"太阳神话"的数量之多却传递出另一个信息:他们不重天、地,但重视太阳,太阳是万物之始,太阳神话是创世神话的主角。这样的相似现象并不是偶然,而是百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共同催生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海南椰子     
海南岛的椰树亭亭玉立,有如少女,点缀出南国特有的风姿。椰子,有广泛的用途,椰肉营养丰富,可生食也可榨油,或加工高级营养品——椰子酱及罐头。椰丝是制作高级糖果、糕点和佳肴的配料。椰子油消化系数高达99.3%,所含月桂酸、豆寇酸和棕榈酸的甘油脂,可用于肥皂、食品等工业。椰壳质地坚硬,可雕刻成各式各样精美的特种工艺品,有镶锡、镀银、檀香木镶嵌、贝雕镶嵌、清壳等许多品种,远销美国、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黎族地区主要是依俗而治,由传统社会组织依照习惯法治理村寨社会。黎族村寨治理的法文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社会组织及治理法则方面。传统黎族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民间自治组织;习惯法是维护黎族社会秩序、化解民族内部矛盾的行为规范。二者共同承担了黎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对于黎族原生族群的繁衍、生息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保障了黎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与黎族酒文化插图/林开耀文/吴名辉在海南,黎族人皆喜欢(biang)酒。酒历史悠久,汇集了黎山大自然之精华。在现代化的今天,黎酒新品种“山兰玉液”已成为中国陈酿土黄酒第一家。而当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酒情”却鲜为人知生于四川的宋代大...  相似文献   

14.
黎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以及五指山市,现有人口近130万,其中妇女约占49%.黎族作为我国的第18大民族,在三千多年的生存繁衍历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传统文化既具有浓厚的热带雨林风格,又带有包融的海岛文化特色.建国以来,妇女的发展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生不息的动力,作为传统文化鲜活载体的黎族妇女,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也为璀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黎族传统文化中女性色彩更为浓厚的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索黎族妇女如何充分利用沿袭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黎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以及五指山市,现有人口近130万,其中妇女约占49%。黎族作为我国的第18大民族,在三千多年的生存繁衍历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传统文化既具有浓厚的热带雨林风格,又带有包融的海岛文化特色。建国以来,妇女的发展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生不息的动力,作为传统文化鲜活载体的黎族妇女,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也为璀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黎族传统文化中女性色彩更为浓厚的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索黎族妇女如何充分利用沿袭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陈智慧 《民族论坛》2012,(10):99-102
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对比研究其的神话,可以找到相关证据:二者的创世神话都不追求对"世界如何而来"的追溯,只强调对"太阳神话"的反复呤唱;二者的太阳神话呈现出"多日型"、"射日型"、拜日"等特点。"百越文化"是其共生之源,创世神话、太阳神话等则是其文化血缘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黎族民歌是黎族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民歌担负了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视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黎族民歌是黎族人集体创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集聚着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上的自我认同.黎族人利用歌谣守护着传统和教育后人,不少的生活知识、祖先历史、宗教观念以及风俗常例等,皆依民歌的口传方式世代相承.黎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民歌不啻为黎人口传之"文典"也.  相似文献   

18.
黎族民歌是黎族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民歌担负了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视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黎族民歌是黎族人集体创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集聚着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上的自我认同。黎族人利用歌谣守护着传统和教育后人,不少的生活知识、祖先历史、宗教观念以及风俗常例等,皆依民歌的口传方式世代相承。黎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民歌不啻为黎人口传之"文典"也。  相似文献   

19.
"三亚"是黎族冠首地名,它的含义是指鹭及鹤类的田,其名源于黎族的稻作农业传统与崇鸟习俗的民族文化沉积。  相似文献   

20.
黎族人民狩猎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方法奇特。巧猎山猪山猪鼻子灵极了,很远就能闻到人的气味。当你发现它后,要绕到逆风的方向去打。也可在山猪出没的地方装上猪炮,一般装在挖了洞的蕃薯里,山猪见了便吃,一咬便炸。要是炸不死,循着血迹再打。还有一种有趣和简便的方法。因为山猪有成群迁移的习惯,在它路过的地方,挖个丈余见方的大陷井,井口用树枝伪装起来。山猪蜂拥而过,便纷纷坠落井中。用这种方法,曾有人一次捕获十几头。双枪猎熊熊,这家伙乍看傻得很,其实凶猛异常,打法更要讲究:一要选好退路,二要两人配合。你打了第一枪,它不管伤势多重,都能从胆中分泌出胆汁,迅速把伤治好,立即向你反扑。要是你没选好退路,被它追上当头劈一掌,你就没命了。所以要有两人配合打,当它扑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