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1978年出第一版,1978年曾对个别条目稍作修改,于1983年出第二版.自出版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发达,社会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交往的区域日趋广阔,促使各地区各民族的语言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使现代汉语词汇处在了一个大丰富、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为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现代汉语词典》经过增、删、改的全面修订,于1996年9月出版发行了第三版。本人通过对第一、第三两种版本的对照,找出了新增方言词语318个,增补了方言词条186条。其中直接吸收方言词、增加方言词条307条.如“爆棚(爆满)、唱碟(唱片)、抄肥(捞外快)、车身(转身)”等;在原有词条中增加方言义项的有85条,如“专门”本有两个义项:①特地②专从事某一项事的(如“专门人才”),修订时又增加了一个方言义项,即:(方)表示强调经常做的某类事情(如“他专门会讲风凉话”);在新增的普通词条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记录同一个方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称为同词异字。方言词同词异字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大型语文辞书尤其是方言词典或字典编纂中的立目、用字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汉语词汇吏、语源学的研究,对汉语方言文献的正确评价和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规范也有积极的参考作用,章太炎《新方言》中和今方言词有关的216组同词异字对方言词典的编纂有直接的参考作用,其中有20组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的词语有关,40组和《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孤证有关,17组和汉语通用口语词有关。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引起语言关系的变化.极具特色的地域方言为共同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现代汉语词典》是共同语的集中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中,总会增加一些新词.从《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的对比中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东北方言词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其中新增加的东北方言词为例,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分析东北方言词的特点,以此来探讨东北方言词强势进入普通话的原因,进而说明方言词逐渐向共同语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项目《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工作,从1986年7月14日两校校长签约后开始,历时5年,词典正文已于1991年9月全部决审定稿.《汉语方言大词典》是国内外编成的汉语方言方面的第一部大型工具书.它共收录古今方言词语21万余条,其中单字条1万余条,复字条19万余条,正文文稿字数近1200万字.此外,尚有《汉字笔画检字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索引》、《本书引用语言文字类古今文献目录索引》和汉语方言分布图、国际音标表等文字图表数十万字.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成语进行初步考察,并分别就《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所增加条目、删除条目和修改条目等类别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近30多年来《现代汉语词典》在收录成语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意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因收录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再次引发人们对汉语词典可否附字母词的热议。《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是反映语言事实和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对第6版字母词的读音、构成形式及释义领域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现代汉语词典》对字母词的词条处理尚有改善空间,对个别字母词的释义需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广大读者对待字母词应持开放态度,不禁用、不滥用,而汉语词典编纂者在收录时亦要规范用词、解释到位,为读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共收录“黄”义项8条、词组113条;构词能力最强的是①义、最弱的是⑧义;构词方式最强的是偏正式、最弱的是附加式和动宾式;词组中“黄”的语素变义是非常接近其语素共义;但辞书存在着漏收义项、没有释义、释义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数千条方言词语,其中不少词语是按照方音直接标注读音,这就将有些本可以统读的词人为地分化出异读音来;方言异读词的存在增加了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难度,成为人们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绊脚石;中国语文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到不仅要“书同文”,而且要“语同音”。《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词语的收录和注音要遵循广泛性、高频率和可补充的三原则,尽量发挥规范型词典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成语释义的修订主要体现在释义提示词、构成成分义、义位阐释等三方面,体现了《现代汉语词典》关注词语的发展演变、吸收相关学术成果、编纂原则更加科学严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部外来词词典——《汉语外来词词典》的出版,是我国辞书编纂工作中的创举。它对研究汉语外来词,推动汉语规范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汉语外来词词典》共收录了古今汉语外来词一万余条,可谓洋洋大观。其中以英语和日语来源的外来词占绝大多数,其他语言来源的词相比之下略少些。经粗略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俄语来源的外来词四百余条。但仔细分析,其中科技术语多,一般词汇少;笔头借入的词多,口头借入的词少;属全民词的多,属方言词的少……因此,从这  相似文献   

11.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言对所存古语词作了部分的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改变;四是一大批口语色彩浓厚的古语词其本字尚待探求.  相似文献   

12.
“跑”的概念上古汉语说“走”。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的层面上,“走”在共同语表现为后起义“步行”成为“走”的基本义,本义保留在成语里,或只作为语素义用来造词,“跑”替换了“走”。广州话保留了上古义,古代的“走”至今单说单用,作根词大量造词;沿用引中义创制方言词;受普通话影响,以“跑”替代“走”在当代广州青年的口语里极为突出。研究表明:由于词义演变的复杂性,古汉语常用词在共同语和方言里的变化是不可能一致的;又由于广州方言和共同语是不同的词汇系统,表现出来的结果也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有一批趣难词.即把词的真实用字有意隐蔽,而以谐音的虚假字形代替,使词义的表达变得困难而有奇趣.这实际上是汉语独有的一种造词方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这类词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语言的生动活泼,但却未曾有人研究.这类词来源于各地方言,近、现、当代文学作品多有用之.本文以哈尔滨方言为例作基础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新词语与词汇体系中的既有词语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行业词语与新词语的交融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新词语与流行语的区别是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地域的广泛程度等。汉语新词语是汉语词汇体系的一部分,是汉语词汇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民间歌谣是以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保留了鲜明的地方方言特色。粤语的民间歌谣可以为粤方言研究以及广府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从一些较为古老的民谣之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方言和文化的历史痕迹,这对于研究方言以及文化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民谣应该妥善保存并整理。  相似文献   

16.
汉语南方方言在表达性别标记时,无论用词、语序,还是语法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而北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河东方言作为参考点对南北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有一批趣难词。即把词的真实用字有意隐蔽,而以谐音的虚假字形代替,使词义的表达变得困难而又有奇趣。这实际上是汉语独有的一种造词方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这类词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语言的生动活泼,却未曾有人研究。这类词来源于各地方言,近代现当代文学作品多有探用,并有作家的仿造。其中有不少的已通行于全国,显示了这类词语基于艺术性的生命力。本文以哈尔滨方言为例作基础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周秦时代的雅言、西汉时期的通语、隋唐时候的官话,都是以当时都城的所在地关中地区的语音、语汇、语法为标准的。而雅言、通语、官话是当时的共同语。关中方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准普通话。所以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都是用关中方言撰写的。因此,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保留了大量的关中方言的语音、词语、语法。明代小说《喻世明言》也不例外,对《喻世明言》里所能够见到的关中方言词语予以解析,以说明关中方言对古代汉语词语的传承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按照“依据形式标记、注重语音发展、适当兼顾方言”三个原则 ,提出了对于《大纲》中轻声词规范的具体方式和设想 :1.从语法、意义、语音三个方面寻求轻声词的形式标记 ,划出最低限度必读轻声词的范围。 2 .将一批带类后缀的词中占少数的轻声词归并为非轻声。 3.参考各地方言确定一些轻声词的取舍。 4.对难以归入以上各类的词允许存在非轻声的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