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工会建设的理论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加强工会的建设和发挥工会的作用,并且就这个问题形成和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当前,研究和掌握列宁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列宁论述...  相似文献   

2.
早在1920年,列宁在《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一文中就深刻指出:“工会是国家政权的‘蓄水池’。”今结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的体会就工会的作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党的领导与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一个工人阶级的群众社会团体,它有多种职能。根据列宁对工会的概述:“工会是一个学习联合的学校,学习团结的学校,学习保护自己利益的学校,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学习管理的学校”,其基本职能有五:1.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职能:工会对内联合职工形成群体,对外联系其他社会群体。2.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职能:工会为职工争取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和参与调节其它关系。3.教育职工群众的职能;即起逐步提高职工的思想和道德文化素养的作用。4.参与国家管理的职能:工会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作用。5.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利用各种形式调动、吸引职工投入建设。但是,由于历史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工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长期以来受“左”  相似文献   

4.
列宁与工会     
1918年是年青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困难时期。外国武装干涉者在俄国白匪的配合下占领了俄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工会组织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反击干涉者,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列宁在“论工会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必须“寻求适  相似文献   

5.
许凤英 《金陵瞭望》2009,(18):60-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作为党领导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工会的神圣职责。那么.工会在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也是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在长期的工人斗争中,世界上最早的工会组织也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深入研究西方国家的工会问题,有助于深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和工会运动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华锋副教授的学术专著《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研究》(2009年版)在英国工会研究方面颇具新意,是近年来我国西方工会研究领域的一部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当代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历史使命 ,对当代工会模式进行了分析 ,指出当代工人阶级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工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本质有所不同。工会必须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 ,团结广大职工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学校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在国家、集体、职工三者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增强,利益矛盾逐渐突出。学校教育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特点,在维护国家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和实践。l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重要性1.1维护职能是工会的生存基础和最主要职能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我国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9.
在七十年代,特别是后期,关于工会问题的理论探讨显得很活跃。目前,在左派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大学生中间,却对工会持否定的态度。对工会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与六十年代末期工人运动的高涨而得出的政治经验相关联的。这种高涨证明所谓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化”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西德的工会状况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的广大教师与职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是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也是对教职工进行教育的共产主义大学校。这是工会的三大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三大作用,高校工会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官 (儿 )”是明代《金瓶梅》以及其他一些小说、戏曲中出现频繁的一个称谓词。然而现今许多辞书对这个词或是失收 ,或是解释不够准确。该文通过考证古代多部文献 ,进一步解释了它的意义 ,并指出这个称谓词在历史演变中曾出现过的一种“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4.
“和”与“同”的思想随着先秦天下纷争的局面而出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它首先是人们自然观在社会、政治、人生诸方面的伦理展开。“和”“同”思想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角度看,儒学按其实存的状态可分为"主流版"与"生活版"两种,前者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令显学,后者为教化民众成为一个"好人"的隐学。分析儒学入"家"的路径,从中合理地引申出儒学"例外"原则,无疑对当下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过近年来却有较大的突破,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民族主义文学"与30年代的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海派及新感觉派等都存在着比较"纠缠"的关系.而这些都为我们较为全面地解读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庄子·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的“息” ,前哲时贤或释为“休息” ,或释为“气息 ,指风”。从对《庄子》内篇中“息”及与之相关的词的用法统计中可以看出 ,《庄子》内篇中 ,凡“停留 ,止息”都说“止” ,不说“息” ,“息”最主要的用法是作名词或动词 ,意为“气息 ,呼吸”。所以 ,这个“息”应采取第二种解释 ,“去以六月息”意为“(大鹏 )离开北海要凭借六月的大风”。  相似文献   

18.
党领导的东满地区"红五月斗争",使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东满地区的"红五月斗争"中产生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但它不是"立三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历史记忆”之延续构成晚清思想演进重要的象征,并明显受两个因素的主导,一是由“反满”所催生的恢复汉族的记忆;一是西方因素开启的关乎中国历史的记忆。“策问”作为参与国家考试时的答卷,无论是设“问”者还是应“策”者,大致都恪守于官方意识形态,分析“策问”中的“历史”,可以了解这些历史文本是如何想象“中史”与“西史”、接榫“历史”与“现实”的。由此,“历史记忆”在晚清中国如何延续,也通过具体的文本“呈现”出来。同时,由于“中史”与“西史”并非单纯时间意义上的“过去”,中西历史“会通”所催生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也并不单纯,实际与立足于“反满”立场对历史的重塑,适成对照。由此,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多向度,也随之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0.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