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分析发现:自主创业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渠道,是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对高校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者的必由之路;理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也应该推动政策、法律、资源、舆论、学校和家庭等环境因素的进一步改善;创业教育应进一步在砥砺创业人格、提高创业能力、锻炼创业技巧、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高校为研究生创业实践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生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高校教育定位不明确、支持力度不够、媒体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广大研究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我能力;高校要明确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定位,促使创新与创业更加融合,支持引导研究生创新创业;社会各界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保障及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培养高学历人群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我国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校实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内高校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就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于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中,在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同时,还要加强创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师资配置方面,高素质的教师是把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力量,要重视对师资的选拔和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增加职称考评指标中创业实践经历的权重;只有集全社会之合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美、印、日高校创业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健康蓬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美、印、日三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事关高校本身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事关现代国家和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和完善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成长的环境,才能多途径地激发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高校研究生非智力因素教育、建立实践与理论充分融合的高校教学模式、建构科学的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等,这些内容同时也对推动以自主创新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行为效果进行科学地评价,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其次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为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是培养和建设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队伍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高校青年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立场与方法,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重要平台。文章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梳理了创业教育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队伍培养和建设中的"思想引领、品质塑造、素质提升"等作用,并从"理论教学、实践体验、运作支持"三个维度,探索了创业教育在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队伍培养和建设方面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个案,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相关原因,并提出“加强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完善创业教育赛事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创业教育支持系统”等举措,加快推动高师院校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农林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当前农林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教学效果缺乏评价机制等问题.校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后备军""方向标""推进器"及"黏合剂"等价值耦合作用.基于"校友+"视角高校可以从教育理念、培养体系、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和评价机制构建"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瓶颈之一.经研究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应当遵循“并行推进、联合推动、适时推广”的思路,并从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模式、规范实践平台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关于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目前高校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特色,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课程设置和资源保障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对具有合肥工业大学特色的“创业能力强”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出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3.
论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突破和创新。文章揭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论述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建构 ,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目前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教育部等各级部门提出的重要解决途径,依托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大学生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借助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技支持,增加对大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由政府和社会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与成果进行科技创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不少地方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纵观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其实际培养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解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要实施“分层推进、点面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各高校已推行多年的创业教育效果反馈及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教学、创业教育对象、创业教育师资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理念上的误区。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新课题,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突出了教育创新性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在国家、高校、社会和学生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尽快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建立创业实践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测绘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探讨了测绘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认为应根据测绘学科发展特点和学校要求,及时修改研究生培养计划,调整研究方向;应根据学生基础、特长与兴趣进行分类指导;应搭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的平台;应对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过程管理等.最后对我校测绘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取得的一定成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当前各高校开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科学建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