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刘方政在北杂剧中,“神仙道化”剧作为一股创作潮流,马致远既是开山之祖,又是成就最高的作家,在其现存的7个剧本中,有4个是“神仙道化”剧,它们是:《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开坛阐教黄粱梦》和《太华山陈抟高卧...  相似文献   

2.
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近年来,笔者曾对陈抟的生平事迹、著作文献、思想渊源以及理论学说,作了一些探讨。①这里,拟再就陈抟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试作论述。历史上的陈抟,本是一位儒生,后不求仕禄,师友高道异僧,既通佛法禅功,又精内丹大道。由于他的这种经历和思想特征,故在他的后学中,儒释兼容,三教皆有。首先,陈抟运用佛教禅宗“唯心是法”  相似文献   

3.
陈抟 (约公元 871— 989年 ) ,字图南 ,自号扶摇子 ,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五代末宋朝初的道教大师 ,著名易学家 ,数术学家。中国易学的先天易 ,太极图 ,河图 ,洛书等都是经他传播于世的。《宋史·艺文志》著录 ,陈抟有《龙图易》一卷 ,可惜此书已佚。在吕伯恭编《宋文鉴》中收有陈抟的《龙图序》一文。顾名思义 ,不论是《龙图易》还是《龙图序》两书都是解说“龙图”的。那么 ,陈抟所著两本书为之解说的“龙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按照朱震所描述的陈抟易学传承谱系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 ,放传穆修 ,修传李之才 ,之才传邵雍 ;放以河图洛…  相似文献   

4.
陈抟(?—989年)字图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人。《宋史》有传。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对宋代内丹道及宋儒象数学、理学,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就陈抟的《易》《老》之学的思想渊源及《无极图》图式源流两个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陈抟的《易》《老》之学及其渊源 陈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兼融《易》学和《老》学。从《周易》卦象及《老子》书中引发出一套宇宙人物生成论,又以《周易参同契》的还丹说和《老子》返朴归真、归根复  相似文献   

5.
《正易心法》是一部融合三教,共阐易学的著作。它出自五代宋初的麻衣道者,经北宋著名道教思想家陈抟注释,遂流传社会,成为陈抟学派的重要著述之一。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县)人。生于唐末。及长,熟读经史百家之言,有拨乱反正之志。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  相似文献   

6.
马致远的杂剧与散曲之间存在多种对应与联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梳理与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不同文体、学科分而治之带来的弊端,尊重马致远研究的学术史事实,还能充分利用现存有关马致远的文献资料,因而具有切实的学理性与必要性。主题方面,其杂剧与散曲皆以叹世与隐世为主,这是马致远亦仕亦隐亦曲家的尴尬身份而引发的不平则鸣;题材方面,由于马致远的才赋有所偏重,神仙道化、咏史与丽情在其杂剧与散曲中鼎足而三;人物形象尤其君王方面,亦可互相参证。揭示上述事实,可以从多种角度推进马致远作品的深入解读,为马致远研究作出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太极图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宋朝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其二是提阴阳太极图》也有书中叫《陈抟太极图》。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太极图。太极图是指一个圆形图像(如图),“阴最盛处即阳之尾部”关于太极图的渊源,目前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极图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陈抟所创造,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是这一观点。他  相似文献   

8.
陈抟是五代、宋初道教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史籍中关于他的记载多具神秘色彩,而民间传说则进一步把他神化,尊之为“陈抟老祖”。本文通过对他生平重要行迹及有关他与赵宋王室交往的传奇记载的考订,剥除其神秘的外衣,还原其本色。同时,联系宋初两次非正常的皇位继承的政治背景,对这类神奇传说产生的原因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思伴之情真真念家之意浓浓──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感黄剑朋被人们誉为元曲状元的马致远,在散曲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一首小令《秋思》响彻六百多年至今不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洋溢着的思伴之情真真,念家之意浓浓,尤为突出。小令全文如下:枯藤老树昏鸦,...  相似文献   

10.
试论喻体化量词的意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体化量词”是指原先在比喻修辞格中的喻体(一般是名词)被“借用”为量词,这类借用后经定型并且仍具原有的比喻性意义。例如人们常把太阳或圆月比作轮子。在这样的比喻中,“轮子”一词是喻体,在语言实践中,这一喻体有时可被借用为量词,如: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唐 盂郊《读张碧集》) “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 “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朗朗一轮红日。” (明 施乃庵《水浒传》第八回)久而久之,“轮”就定型为用称圆月或红日的量词了。说“一轮月”犹说“一个像轮子似的圆月”。相比之下,显而易见前者用喻体化量词,既有比喻的修辞作用,使描绘的物象具体、鲜明;又更简洁、典雅而富有意境。  相似文献   

11.
陈抟诗文所表达的思想和境界是其道教思想的有益补充.陈抟强调道教炼养、长生成仙不在鬼神巫术,而在于自身的心性修为,劝说统治者协心同德,兴化致治,告戒世人践履伦理,积极应世.感诚慎独,兼济天下,融合儒家仁善之德.对山林的咏叹和对自然的向往,普遍成为宋代文人摆脱尘世羁绊,获得精神寄托的终极途径,并由此形成自然平淡,含蓄空灵的审美人格和志趣.  相似文献   

12.
陈抟,五代至北宋初道士,著名易学家。他的生年已不可考,卒年足公元989年。据《宋史》本传记载,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乃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明宗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先后隐居武当山、华山。后周世宗召见,命  相似文献   

13.
马致远崇尚庄子 ,其散曲的愤世精神、悲世之心及遁世情怀带有浓厚的庄学色彩 ,但由于各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 ,二者又表现出某种差异。马致远散曲的庄学化 ,既是元代社会政治的产物 ,也离不开其自身的思想经历 ,同时它与全真教的盛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生命悲剧的精神超越──论马致远杂剧散曲中的超我意识邹小雄马致远是一位对后世有着较深远影响的元代曲家。贸仲明在《凌波仙》中称他为“万花丛里马神仙”,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其曲词“若神凤飞鸣于九霄”,给人以离尘脱俗之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生活在元朝初年元宪宗至元英宗期间,正是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最严重的时代,也是全真教由盛而衰的时代.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境遇极其悲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遭受了极不公平的待遇,丧失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就连以往知识分子们苦苦追寻的科举之路也被堵塞.马致远信奉全真教,既是排遣失落情绪的需要,也是以信教形式反抗统治者、表达对社会不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昭君的形象家喻户晓,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放射着民族节烈的光辉,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具有鲜明的反叛意识,曹禺笔下的王昭君则是政治的牺牲品。她们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7.
关汉卿与马致远均为写作士妓恋杂剧的大家,相比较而言,关汉卿能关注到作为弱势群体———妓女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生活,并从理想的角度赋予她们以光辉的形象,描写了她们以自己的美丽、聪明、机智来抗争命运,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情怀;马致远则站在文人的立场借杂剧创作抒发了士不得志的失落情怀,在剧作中表露出一种白日梦情结,体现了一种寒士文化精神。若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看,他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被男权社会的伦理规范所改塑过的。  相似文献   

18.
秦勤 《天府新论》2003,(1):124-127
张养浩是继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之后有重要影响的豪放派代表作家 ,作品风格豪宕放旷 ;同时 ,他又在作品中熔入了清丽派的清逸明丽的风格 ;他还秉承了元散曲豪辣灏烂的直陈白描手法 ,并将遗貌取神的表现手法引入元散曲创作 ,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堪称别是一家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史可知,中唐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及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名作《琵琶行》经常是后世文人借以发挥感慨自己身世的平台。元明清以来的戏曲创作者经常发挥其舞台和戏曲优势,联成情节,加以虚构而搭建冲突框架,更绘声绘色地传达了自己。马致远的《青衫泪》和蒋士铨的《四弦秋》是这方面各有特色的成功之作,比较起来也非常有意味。  相似文献   

20.
道家文化寻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安徽两淮地区。老子故里在涡阳 ,文子大概是亳州城父一带人 ,范蠡徐人 ,老莱子隐居芒山 ,环渊隐居砀山 ,《黄帝四经》的作者是西楚淮南人 ,庄子是蒙城人 ,冠子是淮南舒鸠人 ,淮南子刘安都寿春 ,嵇康是淮北市人 ,陈抟是亳州人。安徽两淮是道家文化群生带。开发这一文化带 ,将会形成富有价值的道家文化旅游文化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