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巨商的秘诀     
大学毕业生奔赴职场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另一些人将因种种原因郁郁不得志。 为了帮助毕业生了解他们走人职场后将面临的挑战,我们对数名商业领袖进行了采访,请他们给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提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于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梦想;对于职业,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规划。踏入职场,有人会选择学以致用、平稳就业,有人会放弃专业而转行,还有的人会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尽管不同的选择勾勒出了每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走向,但成功的真谛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机遇青睐于那些能及时洞察职场信息、弥补自身差距、不断进取的人。太多职场新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踏入职场其实是另~种学习的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职场,机遇与挑战无所不在,更是需要不断学习、充电的地方。 下面的这些年轻人.初涉职场时也曾迷茫、无奈、痛苦过,但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不利处境,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职场忠告     
如果我们用战场来形容现在的“职场”,应该不为过。对于那些刚刚跨入“职场”的新人们来说,最初的那段日子也许是不好过的,因为这些初涉“职场”的朋友们正面临着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过程。以往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在我们的OFFICE里往往会被定性为“违规动作”。甚至一不小心,就在职场“栽”了不小的跟头。这里,我们摘选了一些前辈们遭遇的“惨痛经历”,希望他们的职场故事能给职场新人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职业成功。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而言,他们将迎来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光。然而,职场上充满了未知数,没有人知晓前方会有着怎样的挑战和困难,“准职场新人”们能在就业路上跨越种种障碍吗?他们中的一些人不禁因此患上了就业“恐慌症”。其实,人生用数学语言来讲就是解方程,  相似文献   

5.
请不要烦姐,姐自闭了……最近,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一提到工作就有点郁闷的夏秫小姐换上这样一句QQ签名。心理专家认为,像夏秫小姐这种状况,多半是患上了职场自闭症。生活中,那些习惯独处,不愿与人沟通,也不爱说话的职场人,都很有可能被打上职场自闭症的标签。心理专家指出,这种自闭其实是对职场关系的一种逃避,要摆脱其困扰,就要多肯定自己,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6.
现在职场中人都很精明:挑单位要待遇好的,求职先问月薪多少……可成功偏爱那些不计得失、舍得付出的“傻子”。  相似文献   

7.
贾府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不乏职场精英,她们言谈处事中表现出来的职场策略,常常让人有叹服之感。且不论正册中的十二钗,单是贾府的那些丫头们,正如宝钗所说:我们没事评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职场人对创业究竟如何看待?他们是否做好了创业的心理准备?妨碍他们投身创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刊历时两个月对1340多名职场人进行了创业调查,得出了当下职场人对创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从学校到学校,是人生小考。从学校到职场,是人生大考。当很多人都在为一次、两次考试失利而懊恼的时候,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积极地面对每一天,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学习、实习,最终踏上职场,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或许,他们在人生小考中没有发挥好,没考出好成绩,可在人生大考中,他们交出的答卷无疑是令人满意的。这群学生,就是我们这个栏目的主角。一起来看看他们作为职场"新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如今,大家对于“智商”“情商”都耳熟能详,但对“职商”还不甚了解,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有什么价值呢?职业指导专家对于“职商”的定义是: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职场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周围常有这样的人:有能力却总得不到重用,整天忙碌却无法为企业、单位创造效益……他们很痛苦。假如他们能够未雨绸缪,在进入职场前把提升“职商”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便能掌握成功的先机。  相似文献   

11.
搏在职场     
《成才与就业》2011,(Z1):49
搏在职场,大浪淘沙。每年有成批的年轻人迈入职场,可只有那些积极进取、勤学多问的人,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搏在职场,酸甜苦辣。在职场中,既有辛辣、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90、95后正不断走向社会,但在久经沙场的职场人看来,他们任性、不成熟、没有责任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日前,笔者在一份《中国当代95后新蓝领现状报告》中,看到了非标签化、更真实的95后职场青年人。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收入水平偏低、基础福利待遇不完善、缺乏晋升和发展空间。他们在城市里买不起房,被边缘化,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之中。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日益攀高的生活成本面前,承受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2008,(8):6-6
《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圈套》《输赢》等“职场秘笈”类的小说持续走俏图书市场,这些书的主力读者自然是职场人,或者说,是那些想更好生存于职场的人。在阅读此类小说的过程中,职场人都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因为,这些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出身“草根”.进入职场都是从底层做起,职业生涯都是在自己不断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4.
人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职场度过的。职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是改变生活的基本方式和手段,是人们维持生计、承担社会分工、发挥个性才能的连续性社会活动。可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为了生存,为了成功,必须去拼去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毕业季的来临,新一批毕业生即将迈入职场。面对陌生的职场环境,面对初入职场的压力,你准备好了吗?每个进入职场的新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职场阵痛期,只不过有的人能很快渡过,进而逐渐在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而有的人会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缺乏心理回弹力,继而造成工作不顺、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2009,(9):62-63
职场人对职涯B计划究竟如何看待?他们是否已经有了B计划?妨碍他们制定职涯B计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刊历时两个月对1068名职场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当下职场人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些态度:  相似文献   

17.
搏在职场,大浪淘沙。每年有成批的年轻人迈人职场,可只有那些积极进取、勤学多问的人,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搏在职场,酸甜苦辣。在职场中,既有辛辣、艰苦的经历,也有甜蜜、幸福的回忆,但无论甘苦,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财富。不搏不精彩,搏在职场,搏出辉煌人生。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初入职场时,常思考这个问题:为何那些资深从业者大多从容淡定、举重若轻,即使多任务在身也常能提前完成,且做得漂漂亮亮的?多年来,经过观察与思考,笔者发现,这并非他们刻意为之,而是丰富经历与大量钻研带来的一种自信状态。这种状态会在无形中给他们正向激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勇攀高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点,值得职场新人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综观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有一往无前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惧怕”这个词。他们不抱怨,而是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他们不放弃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人的眼里,职场更像江湖,残酷竞争和相互倾轧是生存之道,这从图书市场上畅销的书籍中便可看出端倪,一些所谓的职场百宝囊之类的书籍都在教人如何把对手踩到脚下,从而获得所谓的成功。其实,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会把对手看成自己的敌人。那些视对手为敌人的人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199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大型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并向全国公开招聘女主持人,全国数千名应征者报名参加。经过六轮严格筛选,最后有两个女孩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她们将要进行第七轮决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