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候正义是正义理念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与扩展;它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与人权和发展权交织在一起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近30年来,国内学者对气候正义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大致经历了三个研究阶段,即聚焦碳排放权分配的研究阶段、气候正义研究的提升阶段以及气候正义研究全面深化的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研究,我国学者系统地探讨了碳排放权分配原则、国际国内各种碳减排方案、气候正义的内涵与外延、气候正义的伦理原则、气候正义的实践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正义兴起于20世纪西方的环境运动,是当代环境伦理学实践转向的一个重要表现.目前,由于环境问题的凸显,环境正义强调人不仅享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也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为了平衡生态利益而制定的策略,但是从现实的发展来看,森林生态补偿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环境伦理学的环境正义理论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中的各种非正义现状,从中提炼出当前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的伦理策略,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森林伦理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候伦理:理论向度与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作为一种凸显的社会伦理,气候伦理是对生态伦理的超越,属于国际关系伦理的范畴,也是应用伦理的范畴。不伤害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和正义原则是气候伦理的三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和地球的有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伦理挑战的究竟是什么?文章剖析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地球有限性的矛盾,分析了哈丁的“救生艇伦理”和加藤尚武的“地球全体主义”,得出了环境伦理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这一结论,并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必须限制自由,环境正义应该优先于自由。  相似文献   

5.
气候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就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优先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为任何技术、政治谋划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理道义的考量,这也凸显了伦理共识在气候政治博弈中的价值性。不仅如此,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人类共同利益的定在、普世伦理的兴起也为伦理共识的达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利益基础和理论依据。气候谈判中达成的伦理共识应该为:"平等而又差别"的正义原则、"区别而又共同"的责任原则、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以及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伦理学主要是义务伦理学,而社会伦理学可以看做是权利伦理学.在权利伦理这里强调权利优先于义务,道德权利是道德义务的前提.对于权利与正义何者优先的问题,应当具体考察,从社会伦理角度看权利优先于正义,而从普世伦理角度分析,普遍的正义优先于权利,这也是普世伦理理论建构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7.
环境正义源自对环境问题的伦理关注,它的实质是对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负担和分配,可以说是社会正义概念的延伸和突破。从本质上来分析,环境正义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具体阐述形式,其核心内涵就是秉持公正、平等等正义的基本尺度来协调不同群体、不同物种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人与自然、其他物种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永续地生存和发展。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倡导者格里塔·加德始终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关乎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还包括以此为前提来讨论环境恶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加德的环境正义思想主要分为环境阶层正义、环境种族主义和环境动物主义三个层面;她的这些理念旨在不断减轻并最终消除人类对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压迫。她还认为环境正义也是源于道德关注,认为人类应该关怀陌生人和其他物种。最后以加德的《根,家园真相》一书为例,从作品中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动物灭绝等生态问题的叙述,我们可以管窥加德环境正义思想的三个维度,这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的现代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责任概念与实施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最初起源于企业社会责任(CSR)概念的发展,在西方得到制度化的实践。环境协同论、环境正义论与责任伦理学可以为企业环境责任寻求理论基础,它们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人类自身及其遥远的后代负责这个问题,从而使企业环境责任有了深厚坚实的伦理学基础,同时西方环境责任的实践也推动着环境伦理向纵深和广阔的维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公共的理性价值,正义既关注"谁之正义",又关注正义的实现方式.从哲学层次来看,正义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善的原则,表征着对善的追求,它是个人美德伦理和社会关系伦理双重意义上的统一;从适用范围来看,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正义的适用范围主要可分为人际公正和制度公正两个方面;从自我完善来看,正义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修正和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相关的环境伦理理论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弱化了伦理之于实践的现实意义。面对环境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正义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正义是人们面临有限资源与环境危机的现实情景下的必然道德选择,是主体对环境权利诉求与资源分配中的基本伦理原则。环境正义的观点带动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转向,使得环境伦理学从对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社会中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关注。环境正义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关注环境问题是对正义理论的延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了伦理的考量,提供了新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11.
绿色壁垒与国际环境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的贸易障碍之一 ,国际贸易中引进适当的环境保护政策从理论上说可能达致了伦理地通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尊重地球的美好境界 ,但在现实中往往蜕化为非伦理和反伦理的借口 ,对世界文明 (生态文明 )进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其深层根源在于国际环境正义 ,因此 ,维护国际环境正义就成为有效对付绿色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责任与道德、伦理息息相关,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和价值目标.本文以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基本背景,考量公共行政责任的内在价值指涉:一是其伦理规范价值,要求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既定的行政伦理规范要求,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二是其德性价值目标,即要求公共行政主体通过德性之内化及行政德性人格之塑造消解具体管理情景下的行政选择冲突和价值冲突;三是其正义诉求,即公共行政及其主体必须尊重和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最后,从对公共行政责任如何实现的探讨出发,提出伦理规范与道德德性并重,从规范到德性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伦理学视角与基因技术伦理原则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伦理和责任伦理的视角揭示了伦理学由关注个体伦理行为到社会伦理行为研究的现代转向,阐明了现代伦理学的核心是"正义、正当、规范"的观点,并深刻地剖析了"正义、正当、规范"的伦理意蕴。在肯定基因工程技术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引发的深刻的社会伦理问题,并以发展伦理和责任伦理的视角建构了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原则及范式。  相似文献   

14.
正义具有不同的边界和层次;全球正义作为全球伦理的基石构成了正义的最高层次。全球正义的可能性存在于全球化过程价值选择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生存现状的全球化。全球正义作为一种高阶伦理、超国家伦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国家正义,是一种“以人为关注中心”的正义,其价值取向是世界主义的。全球正义要实现战争正义、分配正义和环境正义。全球正义的实现要坚持相对主权原则、普遍人权原则和全球责任原则,需要构建一种融合东西方政治智慧的世界制度、“世界政府”,并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在推动全球正义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义具有不同的边界和层次;全球正义作为全球伦理的基石构成了正义的最高层次。全球正义的可能性存在于全球化过程价值选择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生存现状的全球化。全球正义作为一种高阶伦理、超国家伦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国家正义,是一种"以人为关注中心"的正义,其价值取向是世界主义的。全球正义要实现战争正义、分配正义和环境正义。全球正义的实现要坚持相对主权原则、普遍人权原则和全球责任原则,需要构建一种融合东西方政治智慧的世界制度、"世界政府",并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在推动全球正义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义作为古往今来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孜孜以求的真谛及坚定不移捍卫的崇高理想,不仅为思想家所推崇,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环境领域亦然如此。对环境利益的“分配”失衡和环境责任的“分摊”不公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贫困和环境危机,深刻地触及到环境伦理价值的核心——环境正义。当环境问题危机四伏,公众的环境权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市场却对环境问题束手无策之时,作为正义代言人的政府应以其绝对优势来捍卫环境正义,践行其永恒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现代战争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重点从伦理的角度思考战争,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而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思考其对环境的影响,战争是地球的灾难。人类需要抛弃旧的安全观,确立新的安全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正义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中的前沿问题,它的凸现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环境伦理学的转向。环境正义的实质是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分担和分配,由此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及解决生态危机所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方略。环境正义的实现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伦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如何分配温室气体的排放权。目前,对国际社会影响较大的分配排放权的四条伦理原则是历史基数原则、历史责任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和平等主义原则,这四条原则各有其合理性及其局限,只有全球正义原则较为理想地综合了这四条原则的优点,是分配排放权的最为理想的伦理原则。建设世界主义的全球公共政治文化是实现全球正义的文化前提和伦理保证。  相似文献   

20.
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环境正义的问题也成为众多学者争议的焦点。在环境伦理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即"人类中心论环境伦理学"和"自然中心论环境伦理学",这两大流派从不同角度阐述有关环境的问题。本文以西方环境伦理与我国环境伦理发展现状为背景,通过对西方中心主义、环境中心论这两个不同观点的梳理,最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