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否定了满清教育宗旨中"忠君"和"尊孔"的糟粕,首倡教育应德、智、体、美四育并重,四育之中,又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蔡元培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主张应以"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纲领,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的反封建又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时期的重要人物,蔡元培深受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道德成为蔡元培接受康德的两个基本前提,二是蔡元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美感,三是蔡元培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美育代宗教"。蔡元培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中国现实需要对康德思想加以吸收改造,把无功利的美学变成了"无用之用"的美学,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教育独立"是蔡元培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绝对的教育独立不存在,但教育有相对独立性,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对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育民主,保证教育科学、有效地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教授为主导的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聚集了很多学术大师,在优良的学术氛围的基础上培养了很多真正具备学术思想的学生,使北京大学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构中国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一脉相承,继承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并由此审视中国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构关键在于实现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坚持民族文化的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发展高等教育、创建现代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蔡元培及其高等教育思想,进而阐述了大学的理念的历史演变。通过透视大学现状之弊端,进一步明确大学肩负的使命。并重点论述了创建一流大学的四方面措施:实行思想自由;培养学术大师;推崇学术研究;注重通识教育,培养时代人才,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7.
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并采取了许多革新措施来贯彻此办学方针 ,促进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为教育界开创了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把“兼收并蓄”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作为办学的指导方针。[1]历史已经证明,蔡元培先生这种民主化的办学思想对于繁荣高校学术、倡导高校学术自由、促进我国高校办学现代化以及培养时代新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自由和民主精神作为北大的文化传统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20世纪末,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国内高校又掀起新一轮民主化改革热潮。办学科学化,管理民主化已逐渐成为高校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指出了"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认为"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萨特与卡夫卡的自由概念都具有宿命论特征.卡夫卡从人的选择中看到了人的自由的绝对性,萨特则强调自由即选择的自由.在人的现实处境中,萨特的自由表现为积极地介入生活和选择的责任感,卡夫卡则从他的原罪观出发,提出了"自由即束缚"的思想.他们的差异根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指导下所进行的高等教育实践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史上的成功典范。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尤其是对现今高校在学风建设,科研风气,教师职称评聘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先生和谐教育思想,根于"中和",融通中西,以培植和谐人格为教育之终极目标;主张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以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积极推行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主张将胎教、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统筹安排、打成一片,实施终身教育。蔡元培之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对当代中国之教育改革,有极深极广的借鉴意义,为现代教育向和谐教育转向提供了不竭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粤岭东诗坛曾活跃着一个诗歌社团"壶社",其诗文之多、人数之众,神交地域之广,实乃前所罕见。壶社主人蔡瀛壶,"开岭东百年风气文字神交之先"。他以文字相感召,与当世之士接。其文章道德与并世人物相辉映,时人尊为岭东骚坛之一代风流。本文以其《壶史》①为研究对象,对蔡瀛壶其人,与其诗史及其壶社诗人群之神交活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考察探究。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颇多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营造的启迪;"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和育人这一根本,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程颐、程颢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他们在以词章、训诂、科举为主的学风盛行的北宋初期 ,毅然提出了“为己之学”。不像“为人之学”跟满足自己的名利私欲联系在一起 ,“为己之学”是指对“理”的探求与将其内化为提高自身的修养的纯粹的学问观。二程所坚持的这种为学态度对 16世纪朝鲜教育理念上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朝鲜中期性理学的集大成者李 ,通过对程朱理学的钻研和书院的设立及普及来振作了“为己之学”的学风。与当今的教育比较而言 ,“为己之学”的精神与实践具有更强的崇高性和本质性 ,这对现代社会的人生方式与教育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蔡元培在投身新式教育、从事革命活动以及留学德国期间,积极译介和传播进化论伦理观、互助论伦理观、包尔生的调和论伦理学、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等西方道德哲学。他用西方的价值观与科学方法发掘和探索中国古代伦理学遗产,取得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他在儒家伦理价值基础上,融合西方价值观和伦理学说,建构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新教育体系,并把道德教育改革从思想理论层面推向了制度和实践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