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遗址群位于赤峰市城东北三公里的红山北麓。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家对赤峰红山后遗址的第一、二地点进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的红山文化实物资料,并出版了发掘报告《赤峰红山后》,提出了赤峰第一期文化、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以玉器而闻名,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统一和规范问题也日益成为红山文化对外推介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70多件红山文化玉器及其名称的翻译分类研究,发现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有规律可循。本文引用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根据红山玉器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选用三种翻译方法,搭建出八种翻译结构,以期为红山文化玉器外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闻名海内外的红山文化,因赤峰市区东北隅的红山得名。自古至今,有关“红山”的记述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笔者不揣愚陋,辑录如次,然囿于闻见,难免挂一漏万,尚祈博雅君子,正其舛误,补其阙失,则笔者幸甚焉。  相似文献   

4.
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只有结合古代环境来研究文化,才能真正认识古代文化,进而才能真正了解古代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流移变迁的客观规律。红山诸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是环境引发的巨大人文效应。距今8000-3500年间的古气候条件较现在优越,为红山诸文化先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正是红山诸文化得以领先发展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类型丰富,多位于山梁或较平坦的山顶上。在红山文化晚期,出现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由"女神庙"、积石冢、祭坛组成的大型祭祀遗址。本文依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就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的种类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红山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深入研究红山文化,认清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课题。2012年5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敖汉陶人,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影响,关于敖汉陶人的功用、性质、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引发了热烈讨论。通过对敖汉陶人的功用、史学艺术研究价值及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进行探析可知,中国敖汉红山文化陶人是一个鲜活的红山人祖神形象,这位祖神是具王、巫、祖先三位一体的人物,他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美术雕塑史,特别是对研究红山文化社会性质、研究古代中华文明的进程都有着重大意义,也为论证中华文明5000年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发掘的红山文化墓葬中,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墓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21号墓出土玉器数量多、质地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玉器的组合关系属于最高级的组合,为研究红山文化玉器、葬俗及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有关玉器造型、纹饰、工艺的16条线索入手,对商代玉器的渊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商代玉器主要受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海岱史前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阐释了文化因素吸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说起红山文化,人们习惯认为有最早的玉龙,有大量的玉器群。红山玉器十分值钱,更多的信息则是语焉不详。作为东方的原生文化,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的西辽河上游的山地上,红山文化在东亚大地上是独步天下、雄视万古的。"华山玫瑰燕山龙",龙出红山的结论已经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在纷繁古朴的红山玉器中,在精美、雄浑的彩陶群中,让我们看到红山先民有着一个至高至尚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追求与中华文明起源相关;与早期中华国家形成相关;与中国文脉的内核相关。近百年的考古研究证明,红山人较少关注世俗生活,他们仰望的是遥远的天界,他们崇拜的是曾经带领他们一路前行的先祖先宗。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原始基因:敬天法祖。  相似文献   

10.
红山,是祖国西北边城乌鲁木齐的标志。山虽高不过里许,正面绝壁也宽不过百米,但因山脉突断,拔地而起,怪石嶙峋,显得巍峨峻峭。山色象火烧过一样呈赭红色,故名红山。俗称“红山嘴”。远看此山,壁面红岩凹进凸出,山巅宝塔矗立,山头昂首西向,山势逶迤东没,气派非凡。相传,红山是天池里的一条龙变成的。这条龙不安天池的宁静,飞临到桀骜不驯的乌鲁木齐河畔,化作大山,欲同河西岸的妖魔山并拢,拦腰截断河水,把富饶的乌鲁木齐变成  相似文献   

11.
赤峰红山后古文化遗存 ,早在 2 0世纪初就曾引起中外学者的注意。在 190 6年至 1935年近 30年时间里 ,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德日进、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日本人牟田哲二、鸟取森男、金子健儿、德永重康、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总长滨田耕作及水野清一等 ,先后对红山前后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挖掘。滨田耕作、水野清一在 1935年对红山后古遗址进行发掘后 ,于 1938年发表《赤峰红山后》考古报告书 ,红山文化的存在由此公诸与世。 195 4年 ,尹达先生在编写《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时 ,正式提出了“红山文化”的概念 ,后经 195 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文中教授为领队的七名师生的野外调查和复查发掘 ,赤峰红山前、红山后古文化遗存的特征及性质才得以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12.
赤峰赋     
赤者,红也;峰者,山也。赤峰因红山而得名,红山由文化而远播。南拥燕赵、东襟辽海,北依兴安大岭,西屏蒙古高原。地向东南倾,水入辽河流。南耕北牧,草原中原交错地;铁犁雕鞍,长城南北皆故乡。八千年风云烟雨,一脉文传薪火旺;九万里川谷荒原,万法惟识到如今。  相似文献   

13.
2015年2月1日,我校在崇正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红山大讲堂各板块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红山大讲堂2015年宣讲工作。校党委书记李春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建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负责同志,红山大讲堂七个版块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对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原型及功用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其原型是熊与蛇两种动物形象的结合。“玉猪龙”实际上是“熊首蛇身”玉器,它是巫觋做法时使用的法器,表现的是红山先民祈求风调雨顺、大地丰收、种族繁衍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熊首蛇身”玉器宗教功能有所减弱,装饰功能占主导。  相似文献   

15.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09,(12):60-61
2009年4月19日下午.由镜距离摄影机构、南京超研美容连锁集团.红山创意工厂产业目联合西祠A色——人像摄影大联盟.在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举办《2009红山之春领尚创意造型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新貌     
去年9月中旬,我们一行在相隔两年多后再次来到粤北革命老区之一的仁化县红山镇调查采访。我们首先看到红山圩的明显变化:街道打上了水泥路面,晚上亮起了明亮的路灯,居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圩镇上建起了农贸市场,四层楼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完工,过去坑坑洼洼的河堤砌整齐了,街道两旁新建了数十幢两三层的楼房……红山圩的变化给人一个旧貌换新颜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7.
周丽  李佳 《金陵瞭望》2009,(6):25-25
近日,玄武区房产局出台多项民生服务项目,为群众营造优美的生态居住环境。对逸仙村、钟岚里、曹后村等五个项目的改造,涉及危旧房改造总建筑约7.5万平方米,居民住户约540户左右。积极推进仙鹤门中低价商品房、南湾营(四期)经济适用房、沧波门、红山片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8.
谬改唐人刘禹锡《陋室铭》的一句,"山不在高,鉴史则名。"在中华大地上,名山奇峰多的是,而万里长城之北的这座因红色山石而得名的钟灵毓秀的秀珍峰峦,居然能名满天下,俯瞰群山,有9万平方公里的赤峰地区也因之而得名,这其中的道理就直接根植在红山先民留下的原始文化根脉上。红山文化被认识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初由日本人首先发现东蒙古地区原始先民生活遗存的信息,1938年由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出版了《赤峰红山后》,"红山"作为一个广大区域原始先民遗存文化的表征进入考古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红山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技艺,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我...  相似文献   

20.
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