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魏海丽  周远 《统计与决策》2016,(19):154-157
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效果的关键阈值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内生金融发展阈值视角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测度指标.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阈值,内生金融发展有助于跨越门槛,不同类型的短期国际资本面临的金融发展门槛值不同,均未出现金融发展过度现象.由此提出短期资本账户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分析资本的自由流动及其配置效率,是学术界研究经济金融理论的新探索.文章以我国工业企业2008-2016年的季度数据为例,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水平、金融状况、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都是资本配置效率波动的原因,且都是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而来自金融市场的信息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俊涛 《统计与决策》2004,(11):154-155
一、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的融资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因选择的融资模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我国融资体制的现状,二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一)我国融资体制现状的影响 1.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资本市场发展和非市场化现象严重 至今,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例仍然很低,不仅如此,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受到严重的行政干预;有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是"消息市"和"政策市"一点也不过分;我国仍然存在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不足的问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仍然不畅通,大众化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仍然很少;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少部分大型企业服务,大部分企业融资主要还得依靠银行贷款.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股票市场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信用观念和风险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造成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很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剖析我国跨境资本的双向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引进外资的种种超国民待遇优惠举措,外资在填补国内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维持适度投资规模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入规模超常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稳步推进、异常资本流动显著加强等,这将对我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一定的冲击,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如何应对境外资本大规模流入,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揭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发展影响的渠道及效应,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加快中国金融发展,必须重视并利用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的正向效应,防范并应对短期国际资本集中性潜逃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夏维 《四川统计》2014,(1):21-22
中国民生银行:金融改革波澜下的再变革 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同时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开始提速。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对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在内的现有商业银行也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测算了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最大时的最优资产负债率和最优资本结构区间.得出的结论是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股票市场监管,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发展债券融资,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检验广东金融发展水平对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水平和资本市场规模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高技术制造业金融支持效应欠佳的原因在于,广东金融体系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总量规模的扩张,功能和效率并未同步提升.经验分析所蕴涵的政策含义是,应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形成将金融资源向高技术制造业适当倾斜的配置机制,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金融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对金融业就业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金融集聚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之间的交互作用能促进金融业就业的增长,但金融集聚与金融发展规模之间的交互作用要强于与金融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燕平 《统计研究》2005,112(8):30-5
20世纪初,美国学者大卫(JamesFarr,2004,P832)和赫里芬(Hanifan,1912,P53)首先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70年代后,布迪厄(Bourdieu,P248)、科尔曼(Coleman,1990,P304)和普特南(Putnam,2000,P9~19)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应用,社会资本逐渐成为社会科学文献中频繁出现的名词。社会资本与经济效率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一、文献回顾社会资本是整个社会的信任、义务和规范,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促进金融发展。1.社会资本的定义。目前社会资本的定义很多,各个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出发界定社会资本,甚至同一学科的学者…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失衡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重失衡,经过危机的短暂调整,失衡还将在未来持续下去.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一方面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决定了金融失衡,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一国对储蓄的依赖度引发经常账户失衡.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中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发现,差异的缩小有助于减缓经常账户盈余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内生增长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特征,探讨利用金融手段破解“碳诅咒”困境问题的路径。首先,将绿色金融嵌入包含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数理模型,阐释绿色金融通过缓解资本价格扭曲、加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作用机理,证实绿色金融发展应当以资本配置达到最优为上限,避免由于绿色金融发展过度导致绿色产业领域产能过剩,从而制约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理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包括,我国资源型省份过度依赖化石能源产业,更倾向于碳密集型发展,迈入“碳诅咒”困境;资源型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缓解资本价格扭曲加速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的脱钩,进而破解资源型地区由“资源诅咒”引致的“碳诅咒”困境;资源型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能够加强邻居地区的能源脱钩与碳脱钩。研究结论为有序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为破解资源型地区“碳诅咒”困境提供合理可行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敦勇 《统计与决策》2006,(19):117-118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正处于风险管理革命与产权革命并存的时期.以"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资产率、风险集中度"为核心的风险管理革命也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矛盾中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决策者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4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额达4398亿美元,国际收支的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产生影响,本文旨在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1998-2012年产能过剩型产业和资本急需型产业的产业结构数据和金融结构数据,运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两类产业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产能过剩型产业更易于受到存贷款余额的影响,而资本急需型产业更易于受到货币供给的影响,产能过剩型产值的增加对金融结构的调整存在挤出效应,而资本急需型产业产值的增加从总体上看存在挤入效应,同时,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过程中,资本急需型产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动态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机制的内生模型,探讨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联机制.并从实证角度利用我国1980-200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多变量VAR系统全面考察了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