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王莉敏(一)哲学的巨大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尽管人们对“时代”、“时代精神”及其“精华”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如果从人类的全部生活及其所创造的生活世界的历史发展去思考,我们就会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2.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需要考虑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否必须?二、是否可能?三、如何着手?这里,我想着重谈谈第二个方面的一点具体想法。这就是:要想明确了解我们的哲学在当前能否有较大的突破和生长,有必要对哲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做一点分析。哲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科学学科,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时代的社会实际状况,既是这门学科思考的对象,又是它不可脱离的基础和环境。社会对哲学的需要和理解、社会为哲学提供的条件和对  相似文献   

3.
时代精神与哲学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的含义有二:其一,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反映的是在不同的时代中人们对于知识的关注点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总要随着每个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住时代精神的脉搏,从而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人类生活实践作出深刻的揭示.随着时代的更替传承,哲学思考的全面变革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在这种变革中,哲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几乎都是哲学家们必须做的工作.因  相似文献   

4.
○韩教授,你从事哲学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发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促使您投入哲学研究并乐此不疲的动力是什么呢?●从事学术研究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我之所以热衷于哲学研究,原因就在于我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生产思想的,哲学是提供理念与方法的,哲学是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哲学是注重怀疑、批判、超越和建构的,哲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独立思考、批判和超越精神。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我喜欢“思想”,喜欢深究问题和独立思考,喜欢寻求事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究竟存在不存在一个“哲学现代化”的问题?的确,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似乎并不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6.
任何真正的哲学,它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非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性和理……  相似文献   

7.
张申府和张岱年都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理念作为自己的哲学背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只有了解它,抓住它,才能真正了解时代精神是什么,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具体体现.张申府将其作为时代的权衡,命名为“中和”.张岱年将其称为“兼和”.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时代精神的变化,诠释两人哲学的异同及其“价值哲学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常运用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如果倒过来问:今天时代精神真正的精华在哪一种哲学中?我们或许会陷入困惑。人们可以看到在我们今天的精神市场上,各种哲学也象商品一样互相争艳、日新月异。每一种哲学都在竞现自己的合理性和对时代的吸引力。这种思想领域的繁荣景象固然是值得庆贺的,但这种繁荣现象背后,一种缺乏自己民族时代精神本质的危险也正在令人担忧地增长。一种民族和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在苏州《时代精神与哲学》研讨会上,讨论了当今的时代和时代精神问题。与会者对什么是时代和时代精神、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所涉及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哲学的本质在于它所反映升华的时代精神。如果说反思性、批判性等是哲学的基本特性,那么时代性则是哲学的本质特性。哲学的时代追求就是由本质特性所引发、产生的一种内在冲动。今天,我们哲学的时代感与时代追求强不强?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是否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时代的哲学”?恐怕答案并不是令人满意的,无论是哲学联系时代与现实的灵敏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西方思潮的冲击,受到了诸多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边缘化”的趋向日益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够被称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吗?还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吗?如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被提到了日程。针对该问题,国内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本文试图将近几年来学界的研究新动向做一系统探讨,以期对推进该方面研究有所助益。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当今时代的哲学研究是从意识哲学在转向身体哲学.身体哲学的研究就把我们的视角带向了中国的远古,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中华文化之源的《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身体观念,《周易》的作者以八卦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画卦时“近取诸身”的思维方式,就是由自身出发观察宇宙万物的一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当今哲学界颇为时髦的命题。然而,我以为这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的不确切用语。首先,在理论上,它不是一个具有严格科学规定的精神命题。其理由是: 第一,从反映对象看,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理论都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着自己的时代内容,形成时代精神。其区别只在于所反映的对象内容的横广和纵深、侧面和角度的不同,但没有“精华”和“非精华”的区分。应指出的是,这里及全文所用的“非精华”,并非笔者强词,而是上述命题所必然内含的东西。因为对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的肯定,就是对具体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要体现时代精神,不仅要重视当代社会的变迁,还应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概括现代自然科学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揭示现代科学发展对哲学的思考,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加速科学和哲学前进的步伐,这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叶峻同志主编的《人天观初探》一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既是我国人天观研究方面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又是现代哲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说,其永恒主题是人、世界和超越存在。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本文从时代精神境况人手,着重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各个时期哲学主题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哲学的“世界”主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哲学研究的转向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我国哲学研究在研究意识、研究内容、研究趋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客观变化的需要 ,使之更好地承担起“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的双重使命 ,恢复哲学“爱智”的本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新观念 ,立足于解决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着眼于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已时代精神的精华”①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一句非常深刻的名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想影响,学术界对这句名言几乎都作了片面的理解,认为这是马克思针对自己所创立的哲学讲的,即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且是不受时代历史条件局限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哲学”.显然,这是对这句名言的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的理解.另一种则认为,既然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现时代来说,产生于上个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是“过时”了,因此它不能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尤其不能作为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科学方法论.显然,这种理解也是违背这句名言的精神实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认识.因此,对这句名言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作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全面地挖掘,赋予它应有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和生命力,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博大精深的宇宙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使自身保持生命的活力。而“哲学的贫困”一说却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谈起,浅析了笔者对“哲学的贫困”之理解,现就几点浅见略述与此,尚不成熟,以就教于方家。一、对哲学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有句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一时代都有反映自己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不同,人们对待各种问题的态度和观点、评价各种事物的标准和原则也就不同。哲学就是集中表现一定时代客观本质和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20.
毋庸讳言,今天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哲学“贫困”,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可缺少学派建构,也许是限制其发展繁荣乃至科学性生长的最为重要的掣肘,而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可能是“贫困”的根本。本文试图对于业已形成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的产生作出描述性布展,以期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