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北宋时期,自宋太宗开其端,到真宗和徽宗时期,掀起了两次道教崇奉的高潮。这两个高潮的出现,对北宋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北宋官员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官员的科举入仕,官僚队伍的消长以及官员的升黜等。 北宋王朝的科举考试中,本来没有道教经典的掺入。宋初的科考项目有下列几项: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其考试内容:进士,诗、赋、论各  相似文献   

2.
宋代殿试评卷制度包括阅卷考校、评定等级和皇帝裁定名次三个部分。宋代殿试阅卷采用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宋初仅有一次考校,宋真宗时期开始实行二级考校,并由二级考校发展为三级考校,宋仁宗时期创立了别立等第法;评定等级在宋初变化不定,至宋真宗朝逐渐成型,进士分为五等,诸科分为三等,宋仁宗以后基本上继承和完善了这一制度;皇帝裁定名次主要集中于状元和前数名进士,裁定标准往往出自己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总之,宋代殿试评卷制度草创于宋太祖、太宗朝,成型于宋真宗朝,并在宋仁宗以后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五代宋初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统一与分裂、中央集权与藩镇割据的矛盾构成这一历史时期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对宋以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五代宋初削藩的全过程,以往史家已有所论述,但由于对五代藩镇兵制缺乏深入翔实的考察,这方面的论述不免失之于空泛,有些结论似有偏颇之嫌。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兵制的角度对五代藩镇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相似文献   

4.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更是相当完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宋初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官僚制度的建立是应那个时期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有其特殊历史发展背景:是皇权按序递嬗的宋代政治发展危机的需要;是宋初经济发展的利益驱使;是宋初社会治理的需求.历史变局的推动促使北宋取代后周,政局趋于稳定、官僚政治初现,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宋初的兵制改革,是宋初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论者甚多。笔者不揣冒昧,谨陈管见于下,尚祈赐教。一、腹心之患军队,这是一切政权的柱石。对军队的处置,即兵制的问题,对于任何政权都是关乎稳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诗赋或策文的选择——重探武则天的科举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丹丹 《江淮论坛》2009,(2):130-136,129
本文探讨科举考试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发展,对学术界以往认为武则天倚重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观点提出质疑。与进士科相比,制举更受到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时代的策题制作,往往是对当朝时事策略的反思,并鼓励士人对现行政治进行批评。这一时期的试策真正做到了以策文进行时政咨询,大批优秀的政治人才也因此被选拔出来。武则天的态度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策文,形成了士人多次、连续应制举的风气。武周时期,进士科的录取人数相对于高宗朝的水平呈现一种下降的态势。“诗赋取士”与武则天的统治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太宗以来尚文风气的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抟是五代、宋初道教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史籍中关于他的记载多具神秘色彩,而民间传说则进一步把他神化,尊之为“陈抟老祖”。本文通过对他生平重要行迹及有关他与赵宋王室交往的传奇记载的考订,剥除其神秘的外衣,还原其本色。同时,联系宋初两次非正常的皇位继承的政治背景,对这类神奇传说产生的原因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老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或则从中吸取营养为其所用,或则引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定国安邦。对我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黄老思想在宋初得以流行,已渐渐地为史学界所承认。但是,宋朝初年为什么实行黄老思想?黄老思想在宋初流行显示着什么特点?在宋初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目前还叙述得不多,现将有关问题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9.
简述扈蒙对宋初文化建设的贡献□何振作扈蒙(约915年—约986年),字日用,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出生于五代时期一个世宦家庭。后晋天福年间(936年—942年),中进士。后周广顺年间(951年—953年),扈蒙跟随归德军节度使赵晖,出任掌书记。周世...  相似文献   

10.
赵艳喜 《殷都学刊》2008,29(2):62-66,156
宋初,举朝上下弥漫着一股崇尚白居易的风气,宋诗也以“白体”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学者多关注宋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诗人王禹偁对白居易的学习,然而王禹偁却推崇另一位诗人“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此即当时一位颇受皇帝重用、位高权重又喜好赋咏的李昉。李昉在宋初堪称白居易最忠实的追随者。与王禹偁受困于仕途的坎坷磨折不同,李昉更有条件追仿白居易的闲适生活和闲适诗风,由此也成为宋初主流风尚接受白居易的代表,代表着王禹偁之前宋初“白体”的真正风貌。  相似文献   

11.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万秋月 《云梦学刊》2007,28(1):94-9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村“两委会”作用,加强农村“两委会”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实现社会和谐和走向现代化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潘雁飞 《云梦学刊》2006,27(4):48-50
屈原赋中屡次出现的对舜帝的叙述,实际上是屈子举贤授能政治理想的光辉写照,是诗人对历史传说人物的行事升华为自我认同之理念、意识的一次心灵洗礼,这种洗礼进一步化成了与自我情感相融合的根深蒂固的情结。  相似文献   

14.
熊剑峰 《云梦学刊》2014,(4):128-130
以智能手机为接收与交互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已经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契机,创新方法,充分利用新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人性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伟兵 《云梦学刊》2007,28(5):58-60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是以仁政、德治为价值指向的。因此,提倡“仁”,强调“礼”,追求德治和等级秩序和谐的先秦儒家,势必要寻找一个合理而有力的人性依据。人皆向善的人性预设,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人性根基。  相似文献   

16.
李琼玉 《云梦学刊》2003,24(3):103-104
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的背景下,从政工队伍建设、网络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吕敬文 《云梦学刊》2003,24(4):100-101
在新时期高校要不断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逐步构建具有时代特点、贴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10,31(5):99-105
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当代"主旋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的是社会转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敏感问题。反腐是新世纪政治小说的核心主题。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抓住了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既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备受普通大众青睐。且新世纪政治小说作家,大多有对市场意识与对现实政治进行双重关注的高度自觉。新世纪的政治小说也是一种具有"特别的样式"的通俗小说,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借鉴结构主义叙事研究方法对张平、陆天明、周梅森的政治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划分出七种人物类型和十三种叙事功能,二元对立模式是其基本结构方式。新世纪政治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包含着几种经典的通俗小说叙事成分,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是最重要的两种。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向大众文化倾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类型。  相似文献   

19.
陈炜舜 《云梦学刊》2004,25(4):5-10
五十多年来,香港投身楚辞研究的学者数量甚多。可是,由于时局变化、讯息阻隔、资料散乱,导致其研究成果不显于世。香港代表性的楚辞学著作有:黄华表的《离骚四释》、饶宗颐的《楚辞书录》、林莲仙的《楚辞音韵》、梁简能的《楚辞九歌注笺》、蓝海文的《今本楚辞》等。  相似文献   

20.
张剑桥 《云梦学刊》2001,22(3):88-9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方法、手段、机制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