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企业员工个体感知角度出发,探索心理授权、心理所有权与员工管家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提出心理授权对员工管家行为倾向影响的研究假设,利用南京和苏州地区9家企业的221名员工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对员工管家行为倾向和心理所有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心理所有权对员工管家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心理所有权在心理授权与员工管家行为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授权量表、不匹配感知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300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通过层级回归法分析了企业员工心理授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并考察过度教育在此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心理授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2)过度教育在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过度教育的高度感知会削弱心理授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授权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的关系。在三个时间点对224份领导-员工一对一配对数据的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员工能力调节授权领导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即员工能力强时,授权领导会正向影响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内部人身份感知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员工能力调节授权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即员工能力强时,授权领导会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授权领导影响研究的成果,同时为组织激发员工主动行为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饭店服务的特性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服务失误,因此服务补救问题成为解决服务失误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以心理授权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通过对服务员进行心理授权来提高服务补救质量的策略。本文首先阐述了授权理论与员工心理授权理论;其次论证了服务员在服务补救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服务补救效果的影响;最后论证了员工心理授权对服务补救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85-90
从心理契约履行的理论视角,以西安市11家民营企业的90后新生代员工为样本,建立作用关系模型,探讨心理契约履行与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行为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0后新生代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程度对工作认同、组织承诺两项因子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并通过工作认同间接影响个体离职倾向,但与工作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领导-成员交换(LMX)与90后新生代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当代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内工作行为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探讨闭队信任对团队水平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即团队信任是否会通过团队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对团队水平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团队心理授权与团队水平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团队信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团队信任对团队心理授权,团队水平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团队心理授权在团队信任和团队水平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19份有效问卷,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假设:授权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员工获得心理授权又通过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其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通过正向影响心理授权进而提高员工创造力;心理授权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内在动机在心理授权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风险性活动,如何激发员工愿意承担风险并从事角色外创新行为成为学者与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领导风格—员工心理—员工行为”研究框架,重点探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101份领导问卷和465份员工问卷的研究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能够促进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其中心理韧性与心理弹性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而且职业适应力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变革型领导与心理韧性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而且为企业如何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员工学习和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国内56家企业的44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两层次数据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嵌入、心理授权和员工敬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企业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员工参与、绩效与薪酬和工作保障对员工敬业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组织嵌入和心理授权在这些实践和员工敬业度之间有部分的跨层次中介作用;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对组织嵌入、心理授权和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中介作用不成立。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关注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履行承诺、招聘制度、沟通、考核机制等策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因其不可预测性、突发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地震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不论对受灾群众、医护救援人员还是媒体工作者来说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应激反应就会变成应激障碍,会给受害者造成长期的、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地震灾害对于不同群体危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灾后的心理重建,使受灾群众尽旱脱离灾难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教学法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医学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3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用社交能力自测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自测量表、自卑倾向自测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的抑郁、焦虑、社会交往能力和5项自卑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教学能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力,并对大学生心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提升教师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进行分析,指出了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研究证明: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心理,促进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论述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仰作为一种主体追求信仰对象的精神趋向活动,根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能动超越性,依赖于人类心理活动“知、信、情、意”各环节的综合作用。人类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存在,更是一种超生物性的精神存在,正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能动超越性,才给信仰活动提供了精神杠杆。而人类“知、信、情、意”的心理活动过程正是实现精神活动的超越性而达致信仰的基本环节,构成着信仰活动的心理活动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huma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which dominates current theorizing, contrasts it with the new, emerging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ing processes, and applies this new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huma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ere is an assumption that processes of functioning are discretely different from physical structure. This assumption is shown to be intrinsic to a linear conceptual framework which implies that (a) stability of functioning derives from physical structure; (b) function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effects of enduring, antecedent components; (c) the environment can selectively influence structure; and (d) observational methods are capable of accessing and revealing processes of functioning. In the contrasting self-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are assumed to be given in one another at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process. This formulation implies that as a system functions (a) its orderliness and stability are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ongoing functioning itself; (b) at the level or organizational functioning there are no antecedent structures separate from consequent activity; (c) systemic functioning exists as a unitary and continuous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d) organizational functioning cannot be instructed by environmental events. The work of Prigogine and of Maturana are examined as a basis for a theory of huma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s a self-organizing system. The theory that is proposed describes how attentional and experiential functioning evolve as a system of organizational continuity and coherence and how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recognize and identify their functioning secures this organizational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   

19.
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方法来解读小说《艰难时世》,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格结构,并探讨这些主要人物心理状态发展的原因和最后结构,进而揭示工业化进程中维多利亚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人格结构中的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终造就了一个艰难时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概念,进而提出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应该具有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同时从这种态度出发,分析了五种主流咨询理论折衷主义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