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65家农民资金互助社2007年至2016年底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影响农民资金互助社社员利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社会资本的局限性,随着社员规模的逐渐增加、社员结构的趋于复杂化,农民资金互助社基于社会资本的信息、监督优势不断弱化,产生或加剧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使互助社经营目标出现偏移,不利于社员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盐城亭湖区步凤镇农民资金互助社为例,对农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互助社社员代表大会在选举中体现了平等原则,但社员在互助社日常治理中缺乏对领导层的有效监管;互助社采取入社奖励和分红制度吸引当地农户和农村小企业入社,并鼓励社员增加对互助社的长期资金投入;互助社借贷时间的灵活性、借贷手续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成效与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内生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策实施以来,农村资金互助社从无到有,数量缓慢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多样化,互助社信息、效率、成本优势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社会认同度不高,影响发展速度;缺乏专业人员,管理不健全;成员间沟通和协调难度大;资金缺乏,难以满足社员信贷需求等。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造血”机制,缓解农户及农村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从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法律地位,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壮大资金实力等多方面来加快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资金互助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的融资难问题。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市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特征,指出其正面临法律定位模糊、融资渠道狭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诸多现实困境,应当从明确定位、健全法律法规、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探寻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的资金互助社是一种由民间自发组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政府的承认。在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下,对农村互助资金社的运行机制梳理。研究表明,一方面,互助社吸收了传统社会资本,在互助社成立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规范了社员的行为、加强了信贷风险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社会网络仍是以人情为主的传统网络,这样的网络由于其封闭性和特殊的信任机制,不利于互助社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社内的资金互助作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有着交易成本低,信息对称,运营方式多样等特点。在中央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全国各地的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资金互助,这不仅缓解了我国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也使农村金融服务更加完善,同时还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假借"合作社"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活动以及资金互助社负责人卷款跑路和社员挤兑股金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政策界和理论界对如何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内资金互助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山东临沂案例,探讨农民合作社内资金互助规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际来看,社员异质性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内部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异质性社员的构成成分,将其分为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两类,对比分析他们的行为差异,建立Bertrand博弈模型,探讨异质性社员参与资金互助业务的可能性条件。研究发现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合作具有节约成本的效用,将合作成本分为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行解读,且合作成本满足一定条件下,异质性社员具有合作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这种合作稳定运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由于其目标、定位、产权结构的不同,运作模式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如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在投资主体、产权结构、贷款业务、利率等方面存在不同,为了更好的促进两者的发展,可以通过村镇银行与资金互助社的合作,创新信贷模式,建立"村镇银行批发+资金互助社零售"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振兴山区农村产业的有力措施之一,这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资金互助,社员内部之间通过资金余缺的相互融通和资金使用时间的相互调剂,能更为方便和较低成本地解决社员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筹措和周转的困难,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社员闲置资金扩大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本文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框架构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行为模型,以此来分析专业合作社员如何能够持续内部资金互助的行为机理,并运用调查数据对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最后依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其中特别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较快,但由于制度规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互助社的长远发展。本文根据甘肃省贫困地区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政策、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管、不断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国家继扶贫贴息贷款之后推广的又一项重要的信贷扶贫项目,自2006年开始在全国试点以来,在发展中逐步变革。扶贫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本身就是一个政府和互助社之间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的博弈过程,本文着重分析了二者行为抉择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确定了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点,在此基础上对扶贫互助资金项目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浙江、山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5.3%的社员愿意参与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员经营规模、资金缺口、入社时间、资金互助认知度及其感知到的当地资金互助成熟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社员参与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既需要考察信用合作资金规模的扩增逻辑,也需要考察放贷资金的安全运作机制。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可以发现,村社嵌入是合作社信用合作发展的基本特征。合作社信用合作嵌入村社,能够从村庄社区汲取多元的社会资源,从信用合作资金规模扩增的角度看,在乡村能人的推动下关键群体共同出资分摊了合作的初始成本,合作业务网络的构建推动着核心社员群体的形成,为信用合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组织声誉在地域社会的口碑效益为合作社持续扩增社员规模和拓展资金来源创造了机会;从信用合作放贷资金风险防控的角度看,合作社设置的贷款额度与社员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对放贷对象的筛选利用了村庄社区中“面子货币”的运作机理,并逐步培养了社员依规还贷的自觉意识,这都有助于合作社健全合作金融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如何保持其合作金融的特性不发生变异,二是如何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有益探索。鉴于目前我国专业合作实力有限,这条发展路径在保持资金互助社合作特性的同时,仍然难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浙江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功,一方面是因循“农户—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的内生轨迹,另一方面得到政府强力支持,并且与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等相关利益主体紧密协作,保持合作特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案例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成功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扩张,在其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有利于解决合作社的资金问题,能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领域管理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可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多方融资渠道,健全内部组织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引入农业保险等途径,实现合作社背景下资金互助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最优,小额贷款公司次之,资金互助社最差。此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综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贷款市场占有率与绩效得分负相关,注册资本、最大股东股权比例与绩效得分正相关。建议针对三类新型机构的不同发展状况与经营特点来提升绩效,从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财政扶贫资金效益评价模型的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扶贫资金通过集中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村的投入,促进贫困户的脱贫和收入的增加。为了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对贫困户的脱贫和增收所起的作用以及效益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利用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通过财政扶贫资金的不同投向与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建立起评价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模型,并以哈尔滨三批整村推进实施村的情况,应用建立的效益评价模型,对哈尔滨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扶贫互助社促进了社区认同,提高了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及其社区化管理搭建了平台,揭示了乡村治理的新方向.虽然扶贫互助社的发展仍面临社区发育、制度与文化环境的制约,但其背后的利益机制、增权机制和社会融入机制表明,扶贫互助社在创新扶贫途径、创新国家与农民关系上具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问题,分析社员的利益分配行为和两种不同盈余利益分配标准造成的社员利益差异,揭示社员倾向于按出资额与交易量比例中较大的标准进行盈余利益分配,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承担更少的成本,提出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应当在内部契约上坚持以交易额分配为主,将出资额的合理利息界定为合作社成本,尽量保持社员出资额与交易额比例相一致,在配套制度上政府应当减少税费、扩大财政支持、加强教育引导与外部监督,以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任重道远却发展缓慢,于是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的模式悄然兴起。SWOT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模式具有离金融需求更近、能克服信息不对称、两种合作互相促进、套用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范围经济等内部优势与专业合作社已蓬勃发展、国家高层认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等外部机会,应进一步推动该模式的发展;但同时该发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要因地制宜且立足服务内部社员,互助资金需封闭运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二级资金互助网络和垂直合作金融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