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诚"指向的是天人关系,"信"主要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传统道德的"诚""信"要求人成为一个道德主体;现代诚信基于契约关系,并且契约关系中的人被理解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利益主体。过去的道德人变身为现代的经济人,经济人的逐利本能致使利益主体的失诚无信,逼使国人发出"重建诚信"的强烈呼声。重建现代诚信既要打破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又要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善恶因果律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 ,但由于农业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缺失 ,它所规范的主要不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 ,而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对等 ,因而它是重道义轻功利的情感道德。现代社会的诚信则是建立在理性、契约和法治基础之上的理性道德 ,它规范的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儒家伦理观念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基本法律准则,其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契约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诚信是契约所包含的基本观念。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要求,是商品经济法治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道德为准则、以情感为纽带的诚信是朴素诚信;以法律为准则、以契约为纽带、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的诚信是现代诚信。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道德与法律都难以评价的社会行为和道德与法律规范作用重叠的领域。诚信建设必须走第三条道路,构建以责任为中心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中,"诚信"具有丰富的含义,是熟人之"诚信"、情感之"诚信"、道义之"诚信"与政治之"诚信".西方的"信用"则是一种基于契约关系之上的信任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传统的诚信道德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传统"诚信"与现代"信用"的关系论证来看,由于"诚信"是"信用"的道德基础,"诚信"本身具有进化性以及现代"信用"的社会效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诚信"植入现代"信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诚信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其实质是企业对社会、对顾客、对员工履行契约的责任心,也是企业间建立信任、实现交往的基础。诚信伦理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理念,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  相似文献   

7.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的社会与法律价值是目前四川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利用该书所提供的288件契约档案,着重就档案的主要内容、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这些档案不仅具有同乡规民约一样的规范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教化乡民道德、协调民间纠纷、弥补国家法律不足等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的诚信环境和公民诚信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道德现象,无论中西方都把诚信作为道德中最生根的基础规范加以重视,如何构建现代新的诚信体系,需要我们对中西诚信思想历史进行考察比较,批判地继承中西方传统的诚信思想,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的诚信观念。  相似文献   

9.
诚信危机与教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前,诚信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今日社会也正在经历着相当严重的信任危机,而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分析诚信危机的严重程度入手,探讨在教育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而提出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改变道德教育模式、抓住重点人群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教育和教育者的诚信形象等,以建立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了意味深远的变化,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观念一致性开始丧失,现代人陷入了道德困境。传统儒家道德已不能为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无疑是原因之一。虽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与传统的儒家诚信有很大不同,但伦理价值观念是具有连续性的,传统儒家诚信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诚信具有很多契合点。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传统儒家诚信的现代化,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为克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从"人伦"到"契约":中西方信用文化的比较分析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信用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是借助于血缘关系和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由人伦基础所构成的德性范畴,它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而在西方国家,可以说契约文明构成其信用文化,信用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体现了平等自由、等价交换和正当权利的法律原则。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那种借助于血缘和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人伦信任心理和权利义务关系,均被由市场经济利益调整所形成的契约关系所取代,由法律调整的现代信用,完成了我国信用文化从"人伦"到"契约"的现代转换,进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程度现代契约伦理色彩的共同体组织——乡约。不过,“乡约”这种契约伦理共同体跟现代以个体权利为本,通过契约缔结的社会组织有本质的不同。“乡约”旨在提升个体德性,以便将个人更好地收摄进家族式群体生活方式之中,而不是让个体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体。因此,入明后,“乡约”即被君主专制权力所利用,成了官府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和牢笼人心的工具。于是,“乡约”这种具有一定现代契约伦理色彩的共同体组织终究没能发展壮大并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性转型。探明乡约的契约伦理特性及其产生、变异的原因,有利于推动传统伦理形态的现代转型,有利于提升当代中国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自由从古希腊开始就从人们的伦理实践得到说明。康德以后,黑格尔从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条件出发,阐明了他的伦理自由观。在现代社会,自由的现实意义在于成为社会现代化动力系统的构成环节,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在理性设计和伦理实践中组织和改造社会关系,保障个人财产权和人格独立才是可能的。我们要建设持久的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在于通过社会的伦理实践来确立全社会认同的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建立一个伸张正义的法律制度,实现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和自身身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与婚姻制度有关的各种文化习俗、道德义务、财产继承制度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苗族社会婚姻制度的变迁为线索,分析这一制度与苗族社会的交换体系和财产权的关系时,可以看到苗族的婚姻制度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地浸入了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特点,从而促使了苗族社会的礼物交换体系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转型期信任危机的成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关系约束机制失效,信任关系的建立困难重重,而原有的社会关系又受到严重削弱;道德约束机制弱化,一些自律性不强的人利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逃避道德的惩罚,致使社会上出现了诸如破坏商业信用的欺诈与制假售假等种种机会主义行为;制度约束机制缺失,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逐渐消亡,而适应现时迫切需要的新制度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人们的行为失去依据和评测标准,内心产生迷茫和困惑,进而出现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附随义务理论的发展,实现合同责任主观范围或客观范围的扩张,乃是合同法实现现代社会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德国“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就是以附随义务为媒介,将第三人纳入合同责任的保护之下,是合同责任主观范围扩张的典型制度。其法理基础在于,诚信原则要求合同债务人对与债权人有密切关系的特定第三人应负必要的照顾、保护等附随义务。通过附随义务扩大合同责任,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信赖关系的增强以及法律对信赖利益的日益重视,是合同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类合作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人修身养性、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道德基石。然而,从社会现实来看,诚信危机是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大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冲击和诱惑,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未能独善其身,诚信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挖掘和汲取儒家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的为情感交易而设立的身份信用向现代社会的为商业交易而设立的契约信用嬗变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用信息传递机制断裂、信用激励机制断裂、信用约束机制断裂、信用的产权基础缺失、信用的道德目标模糊等,必然使我们处于信用缺失的危机之中.再造我国契约信用机制,重点是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维护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激励机制,进行社会道德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幸福感悟能力的弱化源于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缺失。信任是社会生活中人对人的一种依赖,是人与人之间对彼此规范、诚实、合作行为的一种预期。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信任奠定现代人幸福感的情感基础、公共美德和基本道德规范。构建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氛围,增强提高现代人幸福感的社会资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