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坛宪草》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在中国制宪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宪法学界对它的关注程度却难尽如人意,对于《天坛宪草》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往持有“袁世凯个人干预”、“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政治人物的政治精神守旧”以及“政治权术不成熟”等几种观点.本文通过对其在何种意义上失败的分析以及对传统观点的反思与评价,结合民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历史现实,重新对《天坛宪草》失败的主要原因予以定位.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政治关系十分复杂。在不同时代文学与政治关系地位有所差异。例如在古代时期文学作品作为政治载体而存在,到了近现代由于政治斗争频繁发生,文学作品逐步沦为政治的附庸。因此正确处理政治与文学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认知当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是只靠主体或者只靠客体就可以运作的,离开了主体与客体的哪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没办法正常开展。所以,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教育者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就需要我们对主体的特征、表现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我们要对主体的主体性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主体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是具有客体性,同时,客体有时候也会具有主体的某些特征。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主体有充分了解认识之外,我们还需要对客体的特征、表现等有一个认识。最后,我们也要进一步分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加深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再次解读。马克思讲无产阶级的形成,首先是讲无产阶级内在逻辑的生成,再从斗争新内涵入手其内容,包括对反对生产工具斗争和为掌握权利而斗争,最后在参与资产阶级政治斗争中明确其权利的意义,赋予无产阶级斗争新的高度,也证明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中是最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永恒主题,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既是一场激烈的经济斗争,也是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更是一场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美贸易摩擦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以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网络对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观念形态上,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政治意识文明;在制度层面上,网络促进政治制度向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政治行为活动上,网络推动政治行为文明向政治斗争的非暴力化、智能化,政治管理的现代化,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化发展。分析网络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与热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学科关于主体间性思想的研究及其反思为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转型、创新视野及其研究领域创设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对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及其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也从内部刨设了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理论界对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理清他们的关系就像难以跨越的"卡夫丁峡谷"。本文解决的问题是:列出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众多认识的基础上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10.
前几日看了一部从网上下载的德国电影《希望与斗争》——片名太像政治演说稿的题目了,也太像大学论文的题目了,简直太是德国电影的片名了。  相似文献   

11.
柬埔寨国内政治局势不断变化,桑兰西带领的救国党迅速发展壮大对洪森主政的人民党造成极大的威胁,洪森在维持统治的同时不断向救国党施加政治压力,两党的政治斗争不断升级,双方在布局媒体的舆论攻势上不断加强。2013年大选中,桑兰西借助新媒体宣传赢下国会多数席位,之后洪森也开始布局新媒体,2018年大选即将到来,人民党与救国党在舆论宣传上的造势也在不断加强,新媒体成为两党斗争的重地。笔者曾在柬埔寨华文报社担任实习记者6个月,深入行业近距离观察柬埔寨政党的新媒体斗争。  相似文献   

12.
summer 《现代交际》2006,(2):18-19
相比《金枝欲孽》,《大长今》里的权术之争显然温和了许多。想想也是应该,谁忍心看着李英爱扑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赤裸裸地面对尖锐的“尔虞我诈”? 或许,于温和中显现出的“权术之争”,要比激烈的冲突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适用于日常生活。于是才会滋生出一批长今迷“对号入座”,一边看戏,一边感叹戏如人生。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该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主体间性转向三方面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禹伯 《现代交际》2014,(3):215-21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体现,也是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商山四皓因其故事富有传奇色彩,为后世许多人所歌咏的对象,四皓题材涉及到传统典籍、史论和诗词歌赋等诸多领域,是高洁、有名望隐士的代名词。然而四皓的真实身份本身就值得怀疑,在保护太子所起作用也十分有限,四皓为政治斗争的产物,实则是被后人所道德化的辩士。  相似文献   

16.
以卢武铉为代表的韩国左派势力,曾经试图通过打造廉洁政府来抑制财阀的影响,调整韩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状况,但是,只要他们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黑金政治作为与这种发展模式如影随形的政治现象,实际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与之斗争的结果,或是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像卢武铉那样非死不足以明志;或是自己也沦为黑金政治的俘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历经150年,是中国从落后挨打,到探索救国,最终从困境灾难中走出来的斗争史。在此期间,中国政权交替频繁、陷入混战,统治权先后落入清王朝、民国政府、北洋军阀、国共两党手中。复杂的政局变化,成就了中国近代史对我国近代中外关系的深远意义影响,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做出的多方努力,深度解析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婵 《现代交际》2011,(10):11-12
先秦两汉时期,儒家与法家在人性和政治方略上的分歧导致两家思想上的激烈冲突。同时,双方在历史发展、学术思想以及官僚体系和帝王政治中又逐步体现出整合的趋势。儒法两家思想的斗争、对立与整合,不仅引起古代思想、法律、制度及政治策略的巨大变革,也为儒法国家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政治权力的制约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所进行的共权力的让渡,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的,而政治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利益,也损害了民众的信任。只有对政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才能保障民众的公共利益,保障政治权力主体朝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行使权力。本文认为应该用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对权力监督,在政治权力内部实行分权制衡,强调司法独立,辅之社会力量是很有效的制约途径,同时,笔者也认为应该通过道德自觉进行内约。  相似文献   

20.
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政治,政治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才日渐成熟的,它是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本文从政治的定义,以及对政治的理解出发,来讨论政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