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仁不让地在文学史上占有首席之位,里面所收集的305篇诗歌,跨越西周初年到笔者仅仅摘取了《召南·小星》和《召南·殷其雷》来做粗浅的分析,从情感、语言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从诗经中的几首小诗研究古代官吏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2.
《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该诗从很多方面反映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主题和艺术特征两方面来探讨《情歌》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但丁的《神曲》为载体,以先知登宵故事在欧洲的传播为线索,研究伊斯兰文化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传播,以及此种传播如何扩大了伊斯兰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使得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带有显著的混合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保群 《职业》2011,(23):135-13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可以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部分。婚恋诗主要在《国风》中,《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郑风》《卫风》《周南》《召南》中写爱情的诗也很多。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相似文献   

6.
季汝甜 《现代妇女》2014,(2):195-196
但丁开启了西方文艺复兴的先河,启示着人文主义的到来,《神曲》对人的重视从对人性的反思与澄明开始,进而实现在历史、文化与现实人生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完成从日常生活到科学文明、政治体制、艺术哲学、历史高度的美学价值探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赏析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上最火的洗脑神曲《我的滑板鞋》,考察了六大过程类型在该语篇中的具体分布,并通过分析读了该歌曲中不同的过程对于歌曲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冠宸 《老年世界》2011,(17):12-13
他叫杨康,他的父亲叫杨明成。2011年6月,在重庆理工大学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二年级学生杨康,由其创作的一首《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的诗歌,在参加《人民文学》等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奖金一万元。诵读这首诗歌的人,无不被诗中的父子情感所动容。  相似文献   

9.
《郑风·女日鸡鸣》是《诗经》中的杰出篇章,也是中国较早的一首对话体诗。历代注家多对这首诗作了句读分析,但在对话主体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拟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家进行评述,通过对全诗的情感走向及“明星”、“杂佩”等词语含义的考辨,最终认为余冠英先生《诗经选》的阐释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10.
《沁园春·长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充满豪气与盎然斗志的诗歌,作为一篇著名的诗词,它在课堂教学中遭遇怎样的背离呢?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一个相对全面的综述,并就本文相关的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诗经·齐风·鸡鸣》的主旨解读,历来说法不一。从汉人毛亨、唐人孔颖达、宋人朱熹等到当代名家的解释,或带有说教意味,或偏重主观情感,因而使这首小诗的主旨变得扑朔迷离。本文旨从《诗经·齐风·鸡鸣》的文本入手,通过对文本文字、语气、神态等方面的分析,尝试探究这一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诗歌具有音、义、形、境四个创作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设计诗》一书,论述其如何以"形"来表现诗歌的其他三个空间:音、义、境,进而阐明书中运用了"平面设计"这一媒介对"形"进行表现,最终说明《设计诗》一书中体现的诗歌和平面设计的融合,肯定了视觉诗这种新颖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3.
谭珠珠 《现代妇女》2010,(10):69-71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小说及诗歌的创作成就卓越而享誉世界文坛。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朴实清新,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处在浪漫主义末期沉闷的维多利亚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其中《以后》就是一篇作于他晚年的名诗,展望了自己将留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宛如一曲为自己而抒写的人生挽歌。本文从叙事性、抒情性和哲理性三方面浅析这首诗,尝试表现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丹 《现代妇女》2014,(4):241-241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其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本文从散曲自身特点对这首小令进行了浅析,讨论如何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引用《尚书》中的“诗言志,歌咏言”来说明什么是诗歌。然而有一种诗的写法是先俗后雅,由俗不可耐,到雅可登堂,雅俗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诗叫“逆挽诗”。逆挽诗是采用“逆挽”的手法,于浅显平常的开头之后掉转笔锋,翻出新意,达到奇峰突起、石破天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T.S.艾略特的《荒原》为研究对象,再一次探讨《荒原》的拯救意识,从《荒原》的写作背景,宗教和人类自身来解析作者寻找拯救社会的途径及方式,揭示诗中的意象以及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让他成为全国名流的经典诗作《乌鸦》是我们学习理解爱伦坡美学原则的最佳途径。在这篇论文中,通过从象征主义,音律,和哥特风格三个方面的分析鉴赏《乌鸦》,作者希望能够对诗歌之美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刘丹 《现代交际》2014,(11):53-54
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既是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又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大师。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从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入手,对"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等诗学理论和他的新批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进一步阐明了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在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期的诗人王建创作的《宫词百首》继承了以往宫怨诗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沿袭了七绝组诗的诗歌形式,在内容更具时代性和趣味性,使宫廷诗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被誉为宫词之祖。而他笔下的宫女也让人耳目一新,一改古代宫女在人们心中保守拘束以及被锁深宫的普遍的怨妇形象。她们虽然身不由己,越不过高高的城墙,逃不出深深地宫苑,每天被迫面对宫中的尔虞我诈,但依旧真实灵动地生活着,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热爱生活又积极向上,绝不是天天翘首以盼,等待别人赋予她们人生的意义,在泪水和怨恨中虚度青春。本文通过《宫词百首》中的体育和竞技活动、装扮和生活艺术以及心理活动等宫女的日常生活阐述诗中所描绘的中唐宫女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