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胡适这一生,似乎有两次可以当总统的机会,终于没有当上。我想,假设胡适当了总统,那也是书生总统。书生总统,那肯定要误国的,甚而至于要害国。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3.
刘东岩 《决策与信息》2011,(10):135-136
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虽然为早期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先进的声音,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种先进的思想已经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但对于现今的中国社会,当时不具备不成熟的社会条件已日趋完备,胡适的思想对现在社会的改革也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主旨,以这种思想背后的社会环境和制约因素,从而为当代社会的改革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水梦云 《决策探索》2003,(11):59-59
当年胡适留学归来,青春少年,声名远播,更兼风度翩翩,对女士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十足.他讲课的时候,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他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把窗户关上.与女孩子们在一起,他总是有说有笑,温厚机敏,幽默风趣.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女孩子苦苦追求他,写来许多神魂颠倒的情书.1926年,汤尔和赠给胡适一首诗,描写的就是当年胡适周旋于红袖之间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1938年9月,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胡适就任驻美大使。不久,他作了一首白话小诗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  相似文献   

6.
1960年,胡适应邀去台南成功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的讲演。其中的“三味药”之说虽有他10年前的主张的旧影,但时至今日,我们回味咀嚼,仍觉满口余香。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选择     
萧三匝 《领导文萃》2013,(14):77-78
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拥抱还是抵制?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专制社会,知识分子只能是依附者;在民主社会,知识分子已经走下圣坛,拥抱还是抵制权力成了一个可以被取消的问题。最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转型社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和苗苗 《决策探索》2009,(18):78-78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宋朝也是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然而宋朝也是非常动荡不安的年代,北宋中叶以后,王朝内部的各种危机逐渐明显起来,各种政治斗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奢侈腐朽,外族人不断入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许多文人也经历了人生的剧烈沉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知识阶层已经由传统的"士"转化为现代的知识分子,后者在政治上虽居于边缘化的地位,但仍"往往以边缘的身份念念不忘于中心的任务"。作为主要受欧美影响成长起来的现代知识精英,他们所念兹在兹的"中心的任务"是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实现。为了  相似文献   

10.
史荣听  蒋焱兰 《领导文萃》2010,(11):100-102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11-11
据史料记载,苏州文庙的“廉石”来自三国时期的苏州名人陆绩。陆绩在广西为官,两袖清风,回乡时船上无物可载,只好装了一块大石头压船,后人敬仰其清廉,将这块石头刻上“廉石”二字以为纪念。如何使“廉石”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廉石”品牌效应,形成廉洁文化动力,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2.
山旭 《领导文萃》2009,(21):100-104
直到死后46年,他对创建这个国家所做的真正贡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相似文献   

13.
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么多年来,新加坡是唯一的中国领导人点名学习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过心悦诚服地向一个国家学习了这么多年、至今还方兴未艾的先例。  相似文献   

15.
戚厚杰 《领导文萃》2009,(20):55-57
1948年10月前后,面对日益紧张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蒋介石于9月29日、10月28日两次约胡适、傅斯年吃饭,就国家形势“垂询”。10月28日,胡适就此向蒋介石提出了“十大进言”,蒋“很和气的听受”。  相似文献   

16.
沧浪 《领导文萃》2008,(13):112-114
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十四岁就嫁给杨坚,发誓生死同一。独孤氏聪明仁爱,识达古今,为史上少有的政治天才,在帮助杨坚夺得皇位的过程中建立了功勋.与杨坚一起被称为“二圣”。然而她天性奇妒.却也为历史上少有。叛臣尉迟迥有个孙女非常漂亮,杨坚偷偷临幸.独孤氏乘皇帝上朝,派人一刀杀了这个美貌女孩。  相似文献   

17.
洪振快 《决策探索》2014,(20):82-82
在行政领域,中国古代的确存在"不上班但是可以领工资"的现象,但并没有类似同心县那样严重的情况。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代,地方财政的管理极为严格,其整饬有序超出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论“剥削”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夺剥夺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论证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与原始社会以来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别之一,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剥削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当以千数,但称得上贤相者为数并不多,堪称"圣相"者更是凤毛麟角。李沆在这凤毛麟角中占有一席之地。李沆(947—1004),字太初,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宋太宗朝举进士甲科,步入仕途,真宗朝任宰相,以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宅心仁厚被时人称为"圣相"。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0-21
开封市是七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城市格局形成较早,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自2008年开封市政府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设立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以来,园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率运营,以宋文化鲜明的优势和发达的产业形态,大力发展宋文化,努力打造开封的宋文化、西安的汉唐文化、北京的清明文化三足鼎立的中国历史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