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外资的思想是张之洞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中法战争前,张之洞是站在洋务派的对立面,指责洋务政策的。对于利用外资,也持反对态度。但不久却一反这种态度,大谈“讲习洋务”,“有涉于洋务,一律广募”,而且极力主张借用外资来办理一切洋务活动。甚至还主张容许外资在华设厂或中外合办企业。他思想上的这一转变是有原因的:第一,中法战争的爆发,使他开始注重于对外关系。战争期间,他借用外债,以购买或制造枪炮,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萌发了利用外资来改变中外强弱之势的思想。战后,他就先后与英、德、日等国的资本势力发生了关系。第二,由于甲午战争后的巨额赔款,使清政  相似文献   

2.
论张之洞的洋务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洋务运动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张之洞的洋务思想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张之洞在其代表作《劝学篇》中所阐发的“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思想,更成为议论的话题。褒之者说,《劝学篇》是张之洞“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富求强的纲领”,并据此认为张之洞是个“改良派人物”;贬之者则认为,张之洞是个“真洋务假维新”的投机分子,而《劝学篇》则是这个投机者以“虚伪”手段,“向顽固派‘输诚’的礼物”。两种意见,大相径庭。孰是孰非?笔者以为,颇有辨明之必要。因为这个是非,不仅涉及对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个人及其思想的评判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看待整个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问题。为此,略抒己见,以期就正于史学界同志。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大官僚。他服官40余年,几与光绪朝相始终,迭膺疆寄,海陟纶扉,“宣勤最久,勋望卓著”,在清末枢臣疆吏中鲜有与之相埒者。张之洞一生政绩斐然,但主要是致力于洋务运动。他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其活动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模之大、包罗之广、作为之多,堪与李鸿章相颉颃。由于张氏长期身居要职,他的洋务思想对清王朝的统治决策,对晚清政局,对洋务运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在学术界重新评价洋务运动的时候,有些同志从研究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思想的角度,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对洋务运动的深入探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洋务思想,已有专文论述。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左宗棠的洋务思想,虽然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其独具的特点,因此,研究左宗棠的洋务思想,探讨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丁宝桢并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领袖人物,但他的洋务思想、洋务实践与相对突出的现代化推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相较,仍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颇有功绩.  相似文献   

6.
以“清流派”健将而著称的张之洞,在一八八二年至一八八四年担任山西巡抚期间,一改以往在京供职时抨击洋务的态度,在太原创办了“山西省城洋务局”,图谋推动晋省洋务事业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他日后(一八八九年)担任湖广总督大办洋务事业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中,张之洞是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对晚清末季的历史有相当影响。由于他从政时间长,经营洋务项目多,故对其认识颇有争议。笔者前时曾对其洋务活动的经济效果作过初步探索,如从广泛的意义说,该文只能反映局部情况。为此,本文再就其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进一步作些考察,看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洋务究竟起过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认识,并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论张之洞与维新派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维新派赞助甚力又连生纠葛,二者关系扑朔迷离。以往论著多取政治视角,囿于派别成见,以洋务与维新两派的政治搏斗立论,从而抹煞了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这似乎缺乏历史感。本文着重从人际关系、心态分析和学术论争等角度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管窥蠡测,冀求批评教正。一维新派的同路人张之洞与维新派结缘有其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早在甲午战前,他就以捐赀广学会翻译出版西书而著称,更以对外主战和兴办洋务的恢弘气度赢得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景仰。讲求变法的杨锐、夏曾佑和汪康年等人相继入张之洞幕;刘光第也“时时想闻风采”。梁启超称张为“今世之大贤”,主张“力赞芗帅”(之洞别称)。甲午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洋务运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实际上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近代化的实体,如新式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作为洋务大吏,在本质上李鸿章、曾国藩和张之洞是同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又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洋务类型。李氏洋务模式旨在建立近代化的军事工艺和新式军队体系,而缺乏思想建树,曾氏洋务模式更多地是要恢复儒家的传统伦理与精神。而张氏洋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李曾之长,又有所创发,他在力图建立近代实业、新军体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近式实业教育,且提出“中体为用”的思想体系,成为实际上的洋务集大成  相似文献   

10.
处中西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时代,清流派的文化思想很有其特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观察近代中国文化。一、“道”不变“器”各有选择就文化观来说,清流派内部部分成员赞同向西方学习,其他成员则固守传统观念、鄙弃洋务。从清流派解体后情况分析,其成员的归宿大致有四:一是转化为洋务派,如张之洞、吴大澄;二是仍倾向于洋务观,但却未能转化为洋务派,如张佩纶、陈宝琛;三是从思想保守逐渐转向接受洋务观,如李鸿藻;四是终于归类到守旧派,如邓承修  相似文献   

11.
<正> 郭沫若世界观的转变时间,究竟如何确定,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一九二四年或一九二五年(?);有的说是一九二八年;有的说是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年;我则认为“郭沫若在一九二七年前后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分歧从何而来?我想,重要问题之一,是对郭沫若世界观转变前的思想基础没有作出统一的科学分析和估价。我们认为,既不要把他世界观转变前的渐变阶段说成是思想质变的起点,也不要把他已经质变了的世界观,仍然当成是渐变阶段。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2.
王广军 《理论界》2008,1(5):134-135
晚清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形成了较系统的留学教育思想:提倡留学,力主留日,注重实用,加强管理,以培养合格的洋务人才。他以“中体西用”为主旨,去努力实践其留学教育思想,推动了留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继《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之后,陈钧先生近期又推出了他关于张之洞的“湖北新政”研究的新作——《世纪末的兴衰——张之洞的晚清湖北经济》(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9月版),从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看,陈著两书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前书注重从历史哲学意义上对张之洞的经济思想与实践进行反思,后者则更精细地叙述历史过程的同时,侧重对张之洞的“湖北新政”作文化哲学意义上的价值重估,这便是作者在导言中开宗明义所讲的“重估也许比建构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其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张之洞对“中体西用”,不仅“乐道”,而且“力行”;不仅贯彻于经济,而且更贯彻于文化教育。但这都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司马迁的立场和学派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的立场是反动的,完全是为封建地主制度服务的;有的说他是超阶级的;有的说他是反抗统治阶级的,是人民的歌手.有的说他的学派是道家;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他的中心思想是渊源于其师董仲舒;有的说他是儒、道、法兼容并蓄,等等.我则认为,司马迁实际上是倾向墨家任侠的,是比较进步的,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和法家.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一生都在致力于国民教育,为培养既能精通洋务又能恪守古训,既知"新"也知"本"的"中体西用"式人才而努力。他一方面积极倡导变革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大力倡导尊经。张之洞试图通过废除科举制度来对传统社会体制进行自我调节,不可能在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藩篱,这是张之洞本人的历史局限和阶级局限。  相似文献   

17.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他在清末以宣传洋务和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而闻名于世,虽然他曾被誉为“当世所识英豪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为最。”(《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8)但实际上,他的洋务思想却远非当时洋务派代表人物所能及。他的中西体用观已突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同时也比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高出一筹,并为后来维新派所继承。本文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假维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值得认真探索而又尚未被深究的课题。以往论著虽不乏论列,但大多囿于成说,或说他“代表顽固势力反抗新潮流”,是“改头换面的顽固派”;或视其投机“装扮成维新大员”,是“假维新的主要代表人”。前一种观点因缺乏证据,和者已寡,可姑置勿论;后一种观点则颇为流行,至今令人扑朔迷离。其实此乃附会揣测之论。新近已有人在论著中对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假”提出了异议,但尚乏深入探究。本文拟就此作些辨析,以期还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本来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论诗,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说。这一主张为历代论者所反复征引,重诗歌艺术特征者,对此尤为推许。在他之前,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不同程度论述,有的还可能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主要渊源,如戴叔伦关于诗境的见解;有的则已经相当接近于他的提法,如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说。但是,就其表述的完美与确切而言,则无疑司空图此说是一个创造、一个贡献。他的这一主张,表现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曾讲到:提起中国的近代工业,不可能不想到张之洞①。无疑,这给我们研究评价张之洞所办的洋务企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一张之洞办洋务企业是着眼于国防的需要、从军事工业开始的。他在任两广总督时,看到"广东地方,边防海防至关重要,枪炮一项最为急需"②,便着手建立枪弹厂,筹建枪炮厂,委托驻英公使刘瑞芬等人向英、德等国购买机器设备。1889年底调任湖广总督后,便将原拟在广东建立的枪炮厂改建于汉阳龟山北麓,1904年,又易名为湖北兵工厂。湖北枪炮厂在当时中国十几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设备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