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版权问题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著作已开创了署名权的先河 ,标志着我国版权观念的萌芽。但完整意义上的版权问题是商业性出版业发展的产物 ,宋代印刷出版业的发达和盗版现象的严重 ,促进了版权意识的觉醒和版权保护的出现。宋代的版权意识和版权保护尽管还处于雏形阶段 ,但却标志着我国版权发展的进步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在使人们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版权问题.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的部分之一,所牵涉的不单单是法律本身,更需要从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新媒体版权独有的开放性、综合性、多元性无疑是对于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更大的挑战.本文拟通过对新媒体版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提出些许肤浅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版权制度的完善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自然垄断与国有经济的关系——国际比较及中国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使自然垄断行业与国有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切勿走入简单私有化的误区 ,规制重构与剥离竞争性业务是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6.
博客是一种与传统作品传播方式不同的新型的网络作品传播方式,我们在使用它的同时,对于它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理应有所了解。博客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若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属于哪种作品形式,实在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博客作品的作品形式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7.
关贸总协定与海峡两岸版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关贸总协定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个特殊的单项作出规定的原因,就其中有关版权保护的客体条款以及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等条款与海峡两岸现行版权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三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及存在的差距,以及我国“复关”及台湾地区“入关”后,关贸总协定将对两岸版权制度发生怎样的影响,并对中国大陆一方如何改进其版权制度以便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版权制度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一直具有争议。基于中国电影版权制度史的分析,版权制度演进与文化产业变革之间形成了映射与反哺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电影版权的演变是产业模式发展成熟后的法律映射;另一方面,法律制度的有效设计将反哺电影产业的发展。根据该关系模型,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从界定产权主体、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权利配置三个维度,有效地促进了产业效益最大化。在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电影产业模式正在发生新一轮变革,仍待新法律关系的映射。由此,新版权规则下,电影产业政策应从全域视野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电影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为实践中的私立著作权规则保留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CISG为视角,对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已成功地实现了防止或减少挑选法院这一目标提出质疑,认为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缔结与生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或减少挑选法院的可能性或潜在势能,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其产生;指出国际统一私法公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制造了大量的挑选法院现象,减损并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强调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对防止或减少挑选法院所设置的障碍并非完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障碍可以通过对其有关规则和制度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来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引发了颇多非议.针对大众文化的身份及地位问题,各路学者从未停止过探索与论争.大众文化理解上的多义性与暧昧性缘何而来?这一问题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力从如下三个方面对此作出解答:首先,时代语境的更迭变迁导致大众文化生存境遇出现反差;其次,大众文化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相关理论格局的多元共生;再次,知识分子角色转换、大众参与意识觉醒引发文化资本的重新分割,亦影响了社会舆论导向.基于上述诸种缘由,形形色色的文化实践汇聚在大众文化周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1.
版权贸易日益频繁,使得国际版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倍受法学界的关注。面对版权的法律冲突,国际版权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属地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充满了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平衡各国的贸易利益,我国和国际立法大多采用了以“分割论”为基础的法律适用模式。此外,在关注传统的版权保护法律适用问题时,规制“版权滥用”的法律适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融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融资突破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瓶颈,但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和银行经营风险。针对版权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路径,如建立版权公示制度,完善现代担保物权法律体系,实施动态组合担保,建立完善的版权价值评估制度和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担保基金,引入保险机制,化解版权交易风险,建立完善的流转体系,为质押权的实现提供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宗旨是推动私法的国际统一,从而促进国际民事、商事交往。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对于这一宗旨的实现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而不同类型的保留所起作用则大不相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所通过的诸多立法,研究其中关于保留问题的各种规定,探讨我国在参加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及声明保留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地适用我国所加入的国际统一私法公约以及公约保留制度,实现既要扩大对外交往、又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标,应当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刘剑锋 《船山学刊》2005,(4):112-114
由于文献不足及史料真伪莫辨、表述不清等种种原因,有关葛洪生卒年的问题一直是葛洪研究中的难点。本文主要对葛洪的生卒年重新进行了考辨,认为葛洪生于283年,卒于343年,享年61岁;进而对涉及到的作品《神仙传》作了检讨。  相似文献   

15.
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备行政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不能产生行政主体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无效行政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撤销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废止及行政行为的不成立具有本质区别。对于无效行政行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监护的性质及若干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法学界,对监护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岐.在传统的民法理论中,监护被公认为一项民事权利.属于身份权.而有的学者认为,监护是不是权利,应当以监护人在监护活动中能否获得利益来判断;监护制度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使监护人从中取得什么利益,监护不可能是权利.另有学者认为,以利益区分权利义务是不科学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统一体,监护人在监护活动中的监护行为既是权利亦是义务.有人进一步说明,监护也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有其特殊性,即法律赋予监护人享有监督保护被监护人的特定权利.本文认为,把监护单纯看作一项民事法律制度是不全面的,是难以解释以义务为本位的监护关系中监护人何以具有所谓的“监护权”,难以解释监护人疏于监护的责任以及监护人为何要受到一定的监督和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环境保护的新潮流与国际环境法的新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全球环境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环境法这一新兴的国际法律体系迅速成长发展起来,以国际环境法律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环境法律秩序正在形成。各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达成共识,并且努力协调行动,共同扭转人类环境恶化的趋势。某些环境保护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效果,如,引起臭氧层破坏的气体被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公约限期停止生产和使用。但是,现有的国际法远远不能满足国际社会对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评估指标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体系应由全球市场体系、全球管理体系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部分组成,可依此之维度作为考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程度和范围的指标,进而运用这些指标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及其特点.目前,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呈全面迅速的基本态势,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在不同领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不同,发展不平衡;今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进程还将持续,并面临社会层面对接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论生死学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死学是一门古老的新学科,作为学科群,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个体及群体在生物、社会、心理方面的解构与重组,它研究死亡过程、死亡时刻、死亡状态及人文关怀。生死学又是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文章着重分析生死学的逻辑起点、认识论、悖论及两难问题以至三难问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的灵学与科学分歧;优生与优死,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以及生命价值论的矛盾。上述三论与公益论的矛盾,争议不一,莫衷一是,只能通过价值分析解决。价值分析包括代价/效应分析、代价/效益分析和风险/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战争的阶段性及相关诸问题田昌五中国封建社会并不是如某些人士所说,是什么长期停滞、长期延续或缓慢发展的。这种观点来自于东方亚细亚社会长期停滞说,不足以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封建社会的规律是曲折性、反复性和长期性,而其长期性即体现为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