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作为一个可以感知、可经验、可体验、客观存在的计算机互动娱乐软件,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新媒介文化形式,对其传播机制或文化生成机制的分析是了解当下文化生成的一个重要途经。通过对网络游戏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把关人五个传播要素的分析,建构了网络游戏的传播关系模型;而可知传播者与游戏者之间的大众传播及组织传播、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组织传播及人际传播、游戏者与类我符号之间的内向传播三个层面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网络游戏的传播关系。其传播关系既具有一般传播关系的共性,又具有基于网络游戏媒介特性所形成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体验经济和网络时代的持续发展,虚拟体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中型休闲类网络游戏为背景,进一步探究消费体验、体验价值和顾客忠诚的关系,集中研究不同体验价值维度对顾客忠诚维度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感观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以及关联体验等消费体验对体验价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感、享受乐趣、自我效能、认知好奇性以及社会归属等体验价值维度对顾客忠诚(重复体验、付费体验和口碑传播)维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角色扮演游戏(RPG)的人物特性,认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主要是通过类化形象交互方式、人物生命简化与现代流行意识的浸润三方面建构起虚拟形象的.而这种形象的塑造说明了游戏人物也有其相当的丰富性,且隐含了后现代技术背景下新艺术的文学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聊天、相互打斗、团队合作和物品交易四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对游戏玩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心灵慰藉,而且有助于玩家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与互动。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的媒介建构——以株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建立在地理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人文内涵,传媒成为信息化时代建构景观象征意义的重要工具,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严重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而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地方媒体通过强化地标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唤醒怀旧的城市集体记忆,发起对城市地理景观的媒介批评与公民维权行动,来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想象,建构城市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长江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长江大学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中,重点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模型内涵及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加以建构。并总结了保证人才质量的新措施,即建立规范机制,创新培养计划,重视实践教学,营造地方媒体圈和急用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论文要求和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消费特征及功能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功能的嬗变集中体现在制造符号、提供娱乐和创造体验3个方面.而这3个功能都与体验有关,都注重精神感受,又最终归结到了体验上来.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观的变化和媒介产品的新特征,为新经济注入了全新的营销思维、理念和方法,也为媒介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作为网络的衍生物,已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并形成了以网络游戏为核心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游戏成瘾的消费者中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这一现象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网络游戏的运营特征为基础,采取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对在校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成瘾的行为动机、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媒介的兴起对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知识分子迅速接受这一新事物,并通过媒介实践,开始向有机知识分子转化。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以及对待媒体态度的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产生了分裂。究其原因,学校与文凭造就了知识分子的等级制度,促使了知识阶层金字塔结构体系的诞生,导致了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媒介实践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建构,以互联网创作为代表的鲁迅改编融合了当代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青年文化,由此呈现出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媒介文化研究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的接合理论为理解当代大众媒介建构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学理性视角。当代大众媒介建构中的鲁迅改编在与当代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接合过程中,以解构和建构的方式,在现实和作品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从而使人们在认识、理解和阐释新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是社会转型时期的迫切需要。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各方配合与协调。本文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以及农民自身建设的角度提出建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以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语境的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将"唐慧案"置于"新社会运动"的背景下,研究媒介与社会冲突性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以党报为代表追求的主流媒体所形塑的"公平正义"框架和以市场化媒体为代表追求的"法制化"框架是媒介在国家-社会框架下发展的结果;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对"唐慧案"的报道,反映了在针对中国底层抗争政治报道中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对于专业主义理念的践行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以往的研究认为媒介在社会动员和建构集体认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关于"唐慧案"的底层抗争中,媒介的动员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媒介建构的集体认同更多的是媒介之间的自我认同。由于大众媒介的报道和介入,使得"唐慧案"具有的底层抗争政治的性质更加明显,大众媒介不仅仅是这场抗争运动的报道者,同时也参与建构并消解了这场底层抗争运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普遍应用,针对高校这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如何运用校园媒介对校园受众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成为广告主日益关注的问题。基于新媒介和校园受众的特点,应充分发展网络媒体、开展各种公关宣传等新型传播形式来推进高校商业信息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电视在体育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媒介话语权。文章以电视体育传播为例,分析了媒介话语权的两个基本层次:信息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与信息内容所能发生的现实作用,认为电视体育传播的话语权主要来源于传播变形及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传播中媒介话语权的异化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现象,从文化角度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们热衷于角色扮演和选择化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化身、自我认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个案研究,以期说明化身在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对自我认同促进作用。本研究认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成就了人们实现另一个自我的愿望,为玩家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纸媒在农村的传播一直处在发展的边缘,特别是在电视、网络发展加快的情况下,纸媒对农传播更显得贫乏无力。湖南农村受众纸媒阅读的现状就令人堪忧:农村受众阅读报刊的数量有限,希望阅读的报刊种类不足,同时还存在报刊送达时间延迟、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这与我国农村的媒介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和文化生态环境是农村纸媒阅读困境的外在原因,媒体自身系统环境是农村纸媒阅读困境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客观透明的,有时暗含话语所有者主观的意识形态。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批评话语分析正是用来探究语言及其深层的话语权力与思想意识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批评语篇分析为基础,使用费尔克劳夫三维分析模型理论对比《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的新闻报道,分别从文本实践、话语实践和语篇实践三个方面来探究两国媒体新闻语言中所隐藏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生态体验景观构建——以丹东大梨树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态体验景观不仅是生态体验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丹东大梨树村为例,构建了以乡村生活、生态环境、休闲体验活动及产业活动等行动体(者)为主的生态体验景观行动者?网络。生态体验景观网络的形成过程是与其他产业发展同步协调进行的,促进了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与休闲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能否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用,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媒介素养的高低。当前,大学生自发生成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在承载大学生成才功能上令人担忧。本次调查以邯郸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重点从媒介素养包涵的三个层次,即接触、选择、分析和传播信息的基本能力、建构批判意识的防范能力和自觉自律的改善能力来开展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中,我们试图了解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构和培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